论文题目:情绪理论的发展班级:11级心理1班姓名:陈喜梅日期:2011年4月23日摘要文章根据《普通心理学》课本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对情绪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单评价。1.情绪理论发展脉络1.1古代哲学的情绪观自古以来,思想家和科学家已经注意和着手探讨情绪的奥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古典哲学唯智主义者把情绪看做粗糙的、混沌的、非理性的现象。然而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情绪的看法也曾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尽管那些看法充满了臆测的成分。文艺复兴以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如霍布斯(T.Hobbes,1588—1679),把知识的获得和神经、脑的活动联系了起来。洛克(J.Locke,1632—1704)认为,人的全部观念均通过感官达到知觉和意念而产生。二元论者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在《笛卡儿的哲学著作》(英文版,1970)一书中提出了“反射”的概念,却把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归结为“灵魂”活动。笛卡儿尤其对情绪的论述持有比前人更为具体的看法。他把情绪看做人体内动物精神流的活动,是环境对象经过感官和神经,在松果体中建立的一种现象。动物精神流在松果体中活动,使已有的感觉变成激情或欲望。他认为,有六种原始情绪:赞美、爱、恨、欲望、快乐和悲伤,这些情绪合并而产生内省的情感。他强调情绪的体验方面,并把情绪看做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能引起同理智对立的行为反应。1.2早期情绪理论及其发展1.2.1达尔文学说的启蒙作用达尔文在阐述物种起源和人类进化是适应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时指出,情感、智慧等心理官能时通过进化阶梯获得的,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描述了表情在生物生存和进化中的适用价值和有用性,指出情绪时进化的高级阶段的适应工具。1.2.2詹姆斯-兰格外周情绪理论(1)理论: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指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又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变化,乃是激丨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怖。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2)评价: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中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1927)首先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大脑皮层D大脑放放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图解(3)应用:消化系统的活动强弱变化。愉快的情绪能促进人们的胃液、唾液、胆汁等分泌;当消极情绪发生时,多种消化腺活动受到阻抑,食欲减退。内分泌系统活动变化。在激烈紧张状态下,人们的肾上腺分泌增加导致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在焦虑不安状态下,抗利尿激素减少或停止,引起尿急或尿频等。1.2.3坎农—巴德学说(1)理论: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如肾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过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其一,认为老虎是驯养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生理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其二,认为老虎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恐惧情绪体验也加强了。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学说为坎巴情绪学说。(2)评价: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坎农-巴德情绪理论的根据是去大脑皮质的动物的情绪反应亢进,但也有否定的证据,即损毁丘脑后动物仍有情绪反应,损毁下丘脑则可清除动物的情绪反应。看来发动情绪的位置不完全在丘脑。这是坎农-巴德理论的不足之处。坎农的情绪论比詹姆斯-兰格的情绪论确实前进了一步,他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是正确的。但是,他只看到丘脑的作用而忽视其他中枢部位,尤其对大脑的作用估计不足。因此,这一理论也不能全面地解释情绪活动。总的来说,坎农-巴德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丘脑的重要性的注意。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反对詹姆斯理论的论点,虽然这些论点后来受到了严肃的质疑,但至少引起了人们对情绪的神经生理方面的注意,并因此而成为这方面理论研究工作的先驱。内脏感受器骨骼肌1.2.4帕佩兹学说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帕佩兹(Papez,1937)总结了情绪生理学的全部文献,第一次描述了情绪的边缘系统机制,称为“帕佩兹环路”。按照帕佩兹和以后麦克莱恩(MacLean,1949)的研究结果,整个位于前脑底部、重叠在下丘脑之上、环绕着脑干的皮质内边缘系统等部位,调整着有机体的内部过程。神经兴奋通过边缘系统激活大脑皮质,情绪的特有色彩就附加在意识体验上。这个环路的机能整合作用,涉及情绪反应和情绪体验两方面。帕佩兹和麦莱恩所涉及的情绪结构范围,比以前了解的更为广泛。因此可以说,从30年代到70年代,对情绪机制的了解包括了丘脑—下丘脑结构、边缘系统、内分泌机制、神经生物化学等的研究,为以后情绪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重要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统一系统,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上。内分泌腺又通过激素分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发现的重要性在于,作为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下丘脑,不仅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它本身也是内分泌器官,它能分泌多种激素,直接控制着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而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水平,形成了一个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调节系统。当人受到环境刺激的威胁时,神经兴奋通过脑中枢,激活这个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调节系统,就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影响有机体各器官的活动,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这时就能观察到情绪的外部表现。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内分泌素还作为神经元的传递物,作为神经介质,在神经元之间,直接影响神经信息的传递而起作用。其作用就更直接、更迅速。例如,去甲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的内分泌素,同时又是交感系统的神经介质。作为内分泌素,它明显地支持交感系统的活动。这一点说明为什么肾上腺分泌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而内分泌化学物质的变化就是情绪所特有的激动色彩的重要来源。正是由于皮质下部位提供信息能量来源,皮质下多层次的整合,以及化学物质的变化,构成脑和有机体的某种特殊状态的模式,而这些就是情绪所特有的生理、生化复合机制。近十余年来,神经生物化学的极大发展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启发我们去认识情绪体验的机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1.2.5普里布拉姆情绪的“不协调”理论20世纪中叶,生理心理学家普里布拉姆(R.Pribram)和扬(P.Young)总结了大量的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资料,提出了情绪的“不协调”观点。扬把情绪总结为:起源于心理状况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等身体变化的感情过程或状态的激烈干扰。普里布拉姆在1967~1968年把情绪概括为:情绪在脑内是以一种有组织的神经稳定状态为基线,在这个基线之上,不适宜的输入可导致扰乱。这个稳定基线,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脑内过程的正常工作,它使有机体处于一种适宜状态。而当环境信息使有机体处于某种不协调状态时,人们就体验到情绪。普里布拉姆和扬的观点似乎表达这样一个思想:情绪是脑正常进行着的过程的破坏和中断,而这种现象正是脑的正常工作的属性之一。普里布拉姆还认为,来自边缘输入的调节,存在着中枢控制,这一点暗示了大脑皮质对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的发生,涉及刺激情境和过去经验,关系到脑中正在进行着的计划和程序。这就把动机、愿望、评估与情绪联系了起来。普里布拉姆和扬强调情绪起源于心理学,就是强调情绪与知觉、记忆和经验等心理活动相联系。也就是说,人们的恐惧、愤怒、眷恋等情绪,起源于环境事件,以及对环境事件的理解、态度和动机。当人们在经验中建立起的认知模式受到破坏,预计的事件或行动遭到失败,预料到意外事件无力应付或无法避免时,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意外的成功或挫折,会引起欣喜或愤怒这两种意义相反的情绪,它们都是对原有的内部模式的破坏和扰乱;它们在强度、紧张度和激动度的某一个或全部维量上,可能是相同的、无特异性的,而情绪的不同,则决定于环境事件以及对环境事件的认知。上述观点超过了詹姆斯—兰格的边缘学说和坎农的丘脑学说,以及帕佩兹和麦克莱恩的“边缘系统”和“内脏脑”的神经心理学说。普里布拉姆的观点,把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认识活动与在进化中获得的、与生存密切联系的情绪联系起来,代表了情绪理论的合乎逻辑的进步。1.3情绪的认知理论1.3.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1)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R.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丨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丨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丨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丨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和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