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一个月如何高效复习物理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是高三迎考的冲刺阶段,是备考的最关健时期.但是随着高考的气息纷至杳来,往往越临近高考,考生的心情越焦燥.甚至有些考生认为木已成舟,只是消极盲目地等待高考的到来.要知道在这关健时期,在别人较难进入高效复习状态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咬紧牙关、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复习,就会迅速提升你的实力.那么,如何安排好这一阶段的迎考复习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考生提出以下建议:一、复习策略1.立足考纲、分析近三年的真题,把握新高考命题脉络。最后这段时间的备考,首先要求考生对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从整体上再梳理一遍,把握考试内容,明确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把《考试大纲》与历年较为典型的高考试题(真题)、物理教材结合起来分析,重在明确高考的必考点和重点,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物理试题的取材仍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以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为主,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津、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强电场、电势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和磁场中的运动等核心内容,高考命题突出对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的分析,突出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突出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突出对考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除了要重视知识的联系和深层次理解,加强各单元知识间的交融,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外,还要重视向学科本质及“变与不变”、“宏观与徽观”、“极限”等物理思想的渗透,特别要注意数学思维方法在解物理问题时的运用.对物理学习来说,数学水平及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知识层面越高,对这种能力要求就越高.高中物理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物理规律很多必须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和处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都离不开数学.在临近高考这段时间的复习中,要把自己的错题集再做一遍,同时还要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不宜选择难题、偏题和怪题进行练习,其次,建议考生认真、规范、定时做几套完整的高考真题或仿真题,找到高考的感觉,抓住高考命题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做完卷之后的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减少高考时的失误.2、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2第一轮复习是按章节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线状的联系,第二轮复习是按专题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块状的联系,我们目前缺少的是以全局角度对高中物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要带着这样一个目的,梳理概念规律,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1)抓纲靠本,按《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考点,将各考点看一遍.自己要通过查课本,将其准确含义写在笔记本上,过几天再将这些考点回忆一遍,直到记住为止.对《考试大纲》考点中提到的物理概念最好能够背下来,至少也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而且不仅要知道知识的内涵,还要知道其外延,这样求解考查概念的选择题时,就不会感觉模棱两可.只有熟记于心,才能灵活应用.考点(知识点)是有限的,而习题是无限的,应当把有限的时间,先投人到有限的知识点中.(2)构建网络,自己总结知识网络时,刚开始不要求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完美,最简单的做法是把主要知识点列出来,然后再逐步将能体现出某一种联系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当然,能总结多少就总结多少,这样知识点就联系起来了,就像用线穿起的珠子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知识就不会遗忘而且便于从大脑中提取,还要不断地更新补充,使总结出的知识网络更全面.下面举例说明:a、将高中物理主干知识总结出如下网络:力的平衡自由落体场中的运动运动和力---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主干知识变加速运动—圆周运动(含天体运动)功能关系---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闭合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场描述电场的强度与电势---描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场和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右手定则---楞次定律b.将运动按加速度a变与不变,可总结出如下的网络:匀变速运动(a不变)直线: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加速运动曲线:如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3变加速运动(a变)如: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等。c.将力学规律列表格对比规律适用条件表达式牛顿定律宏观低速F合=ma动能定理宏观低速W合=Ek2-Ek1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弹力做功ΔE增=ΔE减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宏观、微观物体ΔE增=ΔE减d.将本质相同的规律总结在一起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G=EP1-EP2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要认识到各种功和对应势能变化的关系,都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相同,如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3.总结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1)掌握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解物理题的实质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物理、数学知识求解。(2)学会用分析法解题,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列出方程后,联立求解即可。(3)求解物理量的范围题、极值题往往采用临界法,利用临界条件进行求解。如物体“刚好脱离”的临界条件是:接触但弹力为零;物体“刚要滑动”(要动还未动的状态)的临界条件是:受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时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有支撑时(如杆与球连接)是零;无支撑时(如绳与球连接)按重力提供向心力求.同学们还可自己总结出其他解答物理问题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等效法……4.掌握解答物理题的正确步骤(l)审题.审题的关键是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如“缓慢”表示物体受力平衡或动能不增加,“光滑”表示无摩擦等.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先不要动手解题,读题时要心无旁鹜,并且要4边读题边画图,随时将已知量和所求量在图中标出来,做到图文呼应.对某一研究对象要用铅笔画出规范的受力图(要注意受力分析的目的是求合力)和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有时需要从图形中挖掘几何条件。例如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或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画出粒子的轨迹图,从图中的几何关系找出轨迹半径等.若习题涉及的过程复杂,需用的规律较多,这时就应当将过程化成几个子过程,就每个子过程进行分析求解.(2)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列出方程,而后对各方程联立求解.解题选用物理规律的一般顺序是先考虑能否用守恒定律解题;再考虑用动能定理解题;最后才考虑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题.解选择题要用概念分析推理,不能仅凭生活常识或经验作答.(3)对解出的答案进行反思,看看答案是否合理.5.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1)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a、解答中涉及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的一定要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b、物理量要用题中的符号.c、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分析出来后,要加以说明.d、要指明正方向、零位置。e、列方程时要做到:一是明确对谁在什么过程(或什么状态)、用到什么规律。二是要根据公式和已知量符号、未知量符号列出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移项变形后的公式。三是要依次求解或联立求解,而不要写连等式或综合式子,否则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f、求得的结果应有代数式和代入题给数据的算式最后结果应有准确的数值和单位等.(2)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一是运算时要专心,要按题号在草稿纸上写出演算过程,以便后来检查;二是将运算过程分步进行,因为涉及的量越少越不容易出现问题。(3)最后给出的结果也要规范.5a、对题中要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答案(尽量写在显眼处);b、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凡是题中没有给出的都是未知量,不能随便把g取值代人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不能写单位;c、如果题给物理数据都是用有效数字表示的,那么答案中一般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结果是具体数据的一定要带单位,没有特别要求时,一般最终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要和题给物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位数保持一致,或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d、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其方向.二、考前一个月的心理调试高考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既考实力又考心理.“十二载寒窗比勤奋,两天高考比心态”这句话一语中的,高考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就是调整个人的应试状态,做好心理调试.高考前的心理调试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1、正确看待压力对高三考生来说,随着高考的临近,来之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面临重要任务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它源自个体正常、成熟的自我意识,提醒自己要加强对当前事物的注意力.激发身体潜能,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因此考生在高考前难免兴奋和不由自主地紧张,这是正常的,不必过分在意.虽然适度的紧张会让我们感到时间的紧迫,心绪难平,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兴奋和饱满的精力,更利于同学们的复习备考.2、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高考的重要性决定了家长对它的关注程度.高考前,许多家长存在在生活上对高考考生过度关心的问题,作为考生更要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要时时处处表现出更加成熟,使家长感觉到你心态良好,乐观向上.要表现出更加自信,使家长感觉到你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学习方面,要分析自己的弱项和强项,力争在保证强项的同时,提升弱项,提升自己的实力,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高考成绩.要暗示自已要不辜负家长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一定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3、降低期望值,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试目标作为寒窗苦读十二年的考生,都希望成为高考状元,都希望进入名牌大学深造.但是,名牌大学招生名额毕竟有限,作为考生要制定合理的高考目标,适当降低期望值,增强信心,很多考生出现焦虑症状主要原因是期望值过高.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目标不要过高,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只能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当然,目标也不能过低,否则,激不起斗志和潜能来,心理学实验证明,抱负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学习效率降低,只有中等强度的抱负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64.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好的硬件条件,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时心态的平衡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高考前的一个月每天写一句鼓励或自律的话,以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下面的话,你不妨试一试:成功就在小小的“马虎”对面,只要我去掉“马虎”就可成功。“我已经是一个人才了,再每提高一步都是我的额外收获,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把自信挂在嘴上的人不是真的自信,默默学习忘掉自信的人才是真的自信.”,“其实成功就在低头仰头之间,当你低下头的时候,脚下那较渺小的沙子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当你仰起头的时候,眼前那座大山就是一座渺小的沙子”。5、放松自我,规律作息,形成良好的生物钟(1)、考前要学会自我放松,积极进行减压.从考前一个月开始,考生就应该学习自我放松的技巧,特别是那些有考试焦虑症的同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a、饮食减压法.研究表明有些食物有直接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使思维敏捷、精力集中,如草莓、洋葱头、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胡萝卜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海产品可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另外,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b、运动减压法.科学地安排生活.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课余时间考生可以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傍晚锻炼比早晨锻炼更有利于消除疲劳。c、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考生要学会自我调适,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体育活动,放学后泡热水澡,与家长、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等。d、环境减压法.高考临近,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相当压抑和紧张,在家庭环境方面,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积极地与父母进行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