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畜解剖学课程一、基本概念1.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大体解剖学是借助解剖器械,采用分离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包括放大镜和解剖镜)观察研究动物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的学科;显微解剖学又称组织学。2.细胞: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核构成,是构成动物体形态结构和执行各种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分化的形态基础,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组织:起源相同、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借助于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4.器官:几种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即构成器官。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接。6.关节:骨的间接连接,骨与骨不直接连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进行灵活运动7.肌腹:位于肌器官中间,由许多骨骼肌纤维借结缔组织按一定方向排列结合而成,具有收缩能力,肌器官的主要部分8.肌腱: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腱纤维借肌内膜直接连接肌纤维的两端或贯穿于肌腹中,不能收缩,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张力,其纤维伸入到骨膜和骨质中,使肌肉牢固附着于骨上。9.肌肉的起点与止点:肌肉的不动附着点称起点,活动附着点称止点,随着运动条件的改变可以相互转化。10.筋膜:覆盖在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膜,分深筋膜和浅筋膜。11.腱鞘:呈管状,多位于腱通过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处,腱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12.内脏:直接参与动物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正常活动和繁育后代的各器官称为内脏。13.浆膜与浆膜腔:浆膜为衬在体腔壁和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叫做浆膜腔。14.体腔:体腔为体内容纳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腔隙,可分为胸腔、腹腔和骨盆腔三部分15.消化管:消化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16.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壁内腺和壁外腺体。17.壁内腺与壁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的消化腺称壁内腺,如胃腺和肠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外的消化腺称壁外腺,如大唾液腺、肝和胰,其分泌物通过腺管输入消化管。18.舌乳头:舌粘膜为高度角质化复层扁平上皮,形成许多形态和大小不同的小突起,称舌乳头。19.齿式:齿式是用来描写哺乳动物一侧上下牙齿的数目,从左至右半侧的门齿、犬齿、小臼齿和大臼齿的数目即所谓齿式。20.软腭:为含肌组织和腺体的粘膜褶,位于鼻咽部和口咽部之间,前缘附于腭骨水平部上,后缘游离。21.反刍:反刍动物吞咽食物后经过瘤胃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进行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吞咽进入瘤胃行再消化的过程。22.胃盲囊:马胃左端向后上方膨大形成胃盲囊。23胃憩室:猪胃左端大而圆,近贲门处有一扁平的锥形突起,突向左后方称胃憩室24.大网膜:哺乳类胃背部肠系膜(胃系膜)从胃与肠之间向前膨出,在肠的前方下垂形成皱襞,称为大网膜,分深浅两层,兜着大部分肠管大网膜组织内含有吞噬细胞,有重要的防御功能25.小网膜:较小,起自肝的脏面,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前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26.结肠盘:牛羊等反刍动物升结肠旋袢在瘤胃右侧由离心回和向心回盘曲成一平面的圆盘状结构。27.结肠圆锥:猪升结肠在肠系膜中由离心回和向心回盘曲形成结肠旋袢(结肠圆锥),位于胃的后方,偏于腹腔外侧区,锥底宽,朝向背侧,锥顶向下向左与腹腔底壁接触。28.肝门:肝脏面正中有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正中,有肝左、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29.呼吸:有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呼吸,动物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30.外呼吸与内呼吸:外呼吸为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内呼吸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31.鼻前庭:为鼻腔前部衬有皮肤的部分,相当于鼻翼所围成的空间,表面有色素沉着,并长有短毛。32.固有鼻腔:固有鼻腔位于鼻前庭之后,由骨性鼻腔覆以黏膜构成。33.副鼻窦(鼻旁窦):鼻旁窦为鼻腔周围头骨内的含气空腔,共四对:上颌窦、额窦、蝶额窦和筛窦。均之间或间接与鼻腔相通,内面衬有黏膜。34.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35.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36.肺脏导管部:为支气管进入肺后的树枝状反复分支,包括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通称为支气管树,为气体在肺内流通的管道37.肺脏呼吸部:肺的呼吸部由终末细支气管的逐级分支组成,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其作用是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38.胸膜: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和衬贴于腹腔壁内的一层浆膜。39.纵隔:位于左右胸膜腔之间,由两侧的纵膈胸膜及夹于其中的心脏、心包、食管、气管、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除后腔静脉外)、神经、胸导管、淋巴结和结缔组织等构成。40.肾门:肾门为肾的内侧缘的一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神经和淋巴2管出入的地方。41.肾窦:肾门内的空隙称肾窦,内有肾盂、肾盏、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等42.肾脏皮质:肾皮质属于肾叶外部主要由肾小体和大部分肾小管构成,富含血管。43.肾脏髓质:位于皮质的内部,为肾叶的内部,血管较少,由若干肾椎体构成。44.肾椎体:肾叶的髓质部分称圆锥形,称肾椎体,其底部较宽大,与皮质相连但分界不明显。45.肾盏(肾小盏、肾大盏):在肾窦内有若干个个呈漏斗状的组织,为集收管分支的膨大部,称之为肾小盏,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46.肾盂:肾大盏汇合成一个前后扁平的、漏斗状的肾盂。47.卵巢门:卵巢系膜中部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此处称为卵巢门。48.黄体和白体:黄体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细胞成多边形,胞质内有黄色颗粒和脂滴,呈黄色,故称黄体;卵受精后黄体退化后变成白色的结缔组织瘢痕,叫白体。49.双角子宫:牛羊等动物的子宫角前部分开成左右两个子宫角,称双角子宫。50.排卵窝:马属动物卵巢腹外侧的游离缘上有一凹陷,称排卵窝。51.尿道下憩室:牛的尿道外口腹侧有一盲囊,转向前下方,称尿道下憩室。52.睾丸下降:在胚胎时期睾丸位于腹腔内,出生前后,睾丸和附睾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的过程。53.单睾和隐睾:动物出生后,如果有一侧或两侧睾丸仍留在腹腔中,称为单睾或隐睾,这种动物一般生育力差或者没有生育力。54.睾丸纵隔:睾丸间质固有鞘膜下的白膜结缔组织从睾丸头沿睾丸长轴深入睾丸实质至睾丸尾,形成睾丸纵膈。55.睾丸小隔:睾丸小隔是从睾丸纵膈分出的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结构,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睾丸小叶。56.睾丸小叶:在睾丸内,由睾丸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隔,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锥体形的小叶。57.精曲小管与精直小管:每个小叶内有1~4条蟠曲的精曲小管,管壁的上皮能产生精子,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分泌雄性激素;精曲小管伸至纵膈附近变直,延为精直小管。58.睾丸网:精直小管在纵膈中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59.输精管壶腹:输精管进入尿生殖褶后逐渐变粗形成输精管壶腹,其黏膜内有腺体,分泌物有稀释、营养精子的作用。60.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扁圆锥体形索状结构,其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为睾丸、附睾、输精管提供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61.副性腺:位于尿道盆部的一些腺体,处输精管壶腹外,由前向后一般有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结构属分支管泡状腺。62.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动脉是导血液出心的血管,自心开始,将血液输送到肺和全身各部的血管,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互相连接成网状,几乎遍布全身各部,是血液和组织液交换物质的场所。静脉是收集血液回心的血管,从毛细血管起,逐渐汇成小、中、大静脉,汇注入心。63.心包:心包是包绕心周围的锥体形纤维浆膜囊。分内、外两层,外层称纤维心包,内层称浆膜心包。64.心基与心尖:心呈倒圆锥形,为中空的肌质器官,心的上部大称为心基,与大血管相连,位置较固定,下部小而游离,称为心尖。65.三尖瓣与二尖瓣:心脏右房室口由纤维环围绕而成,在纤维环上附着又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为右房室瓣或三尖瓣。心脏的做房室口也由纤维环围绕而成,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为左房室瓣或二尖瓣。66.冠状循环:供应心脏的血液系统,其主干走行于心脏表面,分支垂直于心肌,血流易受心脏运动的影响。67.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所构成,能自动地发放和传导兴奋,使心肌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室结及普肯野氏纤维丛组成。69.肺循环:当心室舒张时,从全身回流到右心房的静脉血,通过右房室口进入右心室。当心室收缩时,静脉血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并经肺动脉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此过程即为肺循环,又称小循环。69.体循环:当心室舒张时,肺静脉中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心室收缩时,动脉血由左心室经主动脉口进入主动脉,并反复分支到全身各处,形成毛细血管网,与周围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二氧化碳丰富的静脉血,再逐渐汇集成静脉,最后汇入前、后腔静脉,流回右心房,此过程即为体循环,又称大循环70.颈动脉球:颈总动脉末段分叉处的膨大部,窦壁外膜下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为血液的压力感受器。71.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段分叉处或附近不甚明显的小体,有结缔组织与颈总动脉相连,为血液的化学感受器。72.门脉循环:来自胃、脾、胰、小肠、大肠(直肠后段除外)的静脉血由门静脉回流,经肝门入肝后反复分支至窦状隙,然后再汇集成数条肝静脉注入后腔静脉,因此,门静脉与一般静脉不同,其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此种循环方式称为门脉循环;其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此种循环方式称为门脉循环。73.胎盘: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交换物质的特有器官,借脐带和胎儿连接起来。74.淋巴:淋巴为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75.淋巴管:淋巴管是输送淋巴入静脉的通道。一般认为淋巴管在注入静脉前,至少要通过一个淋巴结。76.淋巴结:淋巴结为动物体内淋巴回流通路中的次级淋巴器官。77.淋巴中心:各种家畜同名淋巴结或淋巴结群常位于身体的同一部位,并汇集几乎相同区域的淋巴,这个淋巴结或淋巴结群就是这个区域的淋巴中心。78.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元。79.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周围突外面通常包有髓鞘和神经膜,称为神经3纤维。但有的神经没有髓鞘包被,故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80.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与一些特殊装置一起构成感受器。81.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与一些特殊装置一起构成效应器。82.反射与反射弧: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即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作出适宜的反应。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83.灰质:由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所构成,富有血管,在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故称灰质。84.白质:又各种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聚集而成,由于髓鞘表面含各类脂质,色泽亮而且白,故称白质。85.神经核:位于脑各部内部形态相似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86.神经束:位于脑、脊髓内,由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神经纤维组成。87.网状结构:灰质和白质混杂一起,神经纤维交错成网,神经元胞体散在其中,形成网状结构。88.神经:周围神经系神经纤维聚集一起构成神经。89.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合在一起形成的结节状结构,90.脑干:脑的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可区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大脑和小脑。通常将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为脑干。91.小脑脚:小脑的白质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