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回顾: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三个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对象认识相符合真理不符合谬误(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立场不同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企业为什么会增效这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猜猜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探究:思考1: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思考2:针对“下雨、企业增效”这些事件,正确的认识能有多少个?错误的认识会有多少个?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而错误的认识可能有许多。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真理的含义: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2、真理的根本属性:客观性归纳总结:你理解了吗?1、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说明()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2、“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C.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即真理”1)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2)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不一定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3)“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吗?乌鸦喝水【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课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吗?实验结果让所有人惊呆:四个瓶子中,乌鸦只能喝到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另外三个瓶子,不管你往瓶子里扔多少石头,乌鸦都喝不到水!说明:真理有自己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任何情况下三角形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吗?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说明:真理有自己的适应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之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不断总结经验→得出正确的认识3、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区别: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2)联系:真理和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①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结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而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说盛行……探究三: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具体实践水平限制月球的复杂多变知识水平有限立场观点1958年9月23日,前苏联发射首枚月球探测器,拉开人类探月序幕。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火灾。图为遇难人员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思考: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的过程?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原因)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含义)1.认识具有反复性嫦娥二号要获取更加清晰和更多的月球数据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然后再得到月球表面的立体影像。思考:我们对月球的认识由无知、到知道的比较少、再到知道的比较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嫦娥三号,拍照和绕行,实现了软着陆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无限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虽然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但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3、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1)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1)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2)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真理永远不会停止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的向前发展。(3)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的定义基本属性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课小结判断: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终极真理。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结论: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不止步,不断向前发展×习题:1.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2.“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A.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D.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1、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B2、实践是()A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B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C客观的活动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3、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A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A5、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句话说明()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C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A认识来源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