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作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3.外部性:外部性是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4.纯公共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6.资源配置职能:指财政通过参与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智能。7.收入分配职能: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8.经济稳定:指通过从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已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项目。9.财政职能: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10.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支出(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B)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B.传染性疾病流行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2.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A.成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产品之间的差别D.行业内的厂商很少3.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A.财政分配B.信贷分配C.价格分配D.工资分配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A.家庭B.社会团体与组织C.政府D.企业5.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C.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分配具有历史性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7.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A.国家分配B.价值分配论C.国家资金运动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8.财政是一个A,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社会范畴D.法律范畴9.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B)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C.物价稳定D.经济稳定和发展10.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消除外部性D.控制货币供应量(三)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T)2.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基尼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F)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T)5.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T)6.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企业。(F)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计划方式。(F)8.充分就业是指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百分之百就业。(F)9.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直接执行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F)10.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T)(四)简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2.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产量受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2、垄断行业由于追求并事实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3、垄断阻碍技术进步;4、垄断者追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照成资源浪费。3.简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答: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两者关系是: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3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4.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答: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5.为什么政府必须介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答: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问题,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6.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7.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8.为什么财政要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答:1、一些稀缺的自然资源存在着垄断性,且不同的地区的资源条件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垄断性的级差收入;2、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通常表现为经济公平,但往往会损害社会公平。9.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是什么?答: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0.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税收、投资和补贴政策的安排;财政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五)论述题1.简述中国财政制度的发展。答:1、新中国成立初的财政理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引自苏联的财政理论。代表性的是货币关系论。2、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理论,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确立至1978年。代表性的是国家分配论。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财政理论。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财政学界围绕着财政本质、财政职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面,国家分配论最终形成;另一方面,各种新理论不断提出,其中最大的是社会共同需要论。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财政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学界发生了关于财政模式问题的争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共财政理论。2.如何理解政府与私人之间的资源配置?答:0X2X1MAB私人产品与服务政府产品与服务G1G2C4由上图可表示政府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图上A点,个人放弃MX1单位的私人产品和服务,那么政府可以供给OG1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政府每年供给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由OG1增至OG2,这要求减少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在图中,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点移至B点,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由OX1降至OX2。3.试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答: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调节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调整存量结构和投资结构来实现;调整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4.试分析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答;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之一,政府有责任为企业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2、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由于个人的禀赋和掌握的资产存在差异,必然形成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的差异,因而需要财政对其进行调节,实现社会公平。5.试分析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答:1、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两者并举。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两者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2、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的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种自动稳定器的机制和作用效果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机器运行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3、税收、投资和补贴政策安排。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需要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六)应用训练与测试假设中国政府将开展一场针对艾滋病、吸毒和其它健康问题的大规模施政活动。政府医疗支出的增长要求大规模增加税收。假设资源和技术不变,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政府健康服务增加后的成本。答:由图可知,当政府大规模增加税收时,个人的生产活动必受影响。政府的服务增加,若由OG1增至OG2,这必然要求减少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在图中,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点移至B点,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由OX1降至OX2。0X2X1MG1G2CBA5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一)名词解释1.私人需求:是指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2.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3.私人产品:适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4.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供给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5.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讲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6.受益的非竞争性:指一旦公共产品被供给,任何人都不必通过竞争出价就可以获得对产品的消费。7.纯公共产品:如果某种产品同时具备消费的丰排他性和受益的非竞争性,并且又是公共部门供给的,这种产品就是纯公共产品。8.全球性公共产品:指多国公民同时享用并从中获益的产品,其收获能外溢到其他国家。9.全国性公共产品: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公民能不需要支付额外成本就能享用的公共产品。10.区域性公共产品: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共同享用的公共产品。11.地方性公共产品:指某一地方(如城镇、街道)的居民可以享用的公共产品。12.公共部门:指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由选举产生的以及接受选举产生的人委托而运行公共机构的私人或组织。13.第三部门:指国际范围内从事非盈利性的活动的政府以外的所有组织,其中包括各种慈善机构、援助机构、青少年团体、学会、合作协会、经营者协会等。14.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换而言之,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15.科斯定理: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因此,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16.庇古税:征税是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边际私人成本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这种税收必须等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实际上,征税就像对排污收费。它是通过时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17.政府管制:指政府通过适当的管制机构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违法者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其基本要义是标准必须由政府立法制定,一旦制定后企业和个人一致遵守。(二)单项选择题1.教育需求属于一种(C)A.私人需求B.集体需求C.公共需求D.俱乐部需求2.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A)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下列那一个属于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B)A.拥挤的桥梁B.教育C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