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第一章概论认识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从民俗学的角度本章主要内容一、引言:初步认识和了解民俗及民俗学二、民俗学的历史及其研究现状三、民俗一、引言:初步认识和了解民俗及民俗学民俗——生而濡染(用筷子不用刀叉)自觉性(习以为常)法律——人为制定(文化产物)强制性(必须选择)道德——精神追求(灵魂扣问)内在性(纯真善美)先天自然——后天教育继承法和“摔瓦盆”“摔瓦盆”在民间可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情,因为它和继承权相关。一般要由死者的长子来摔。死者如果没有儿子,又有一份可观的家业,生前又没有正式过房明确继承人,这个“摔瓦盆”的差事就变得炙手可热,同姓中按亲疏关系,争夺“摔瓦盆”。摔瓦盆挣家业,谁最后争得了“摔瓦盆”权,出殡时为死者摔了瓦盆,谁就名正言顺地挣得了死者的全部家业。得到家业后,品行特恶者,全部拿走,连死者的遗孀都无存身之地。死者假若穷得丁当响,又没有子嗣,瓦盆就分文不值了,只好求一个好心人将瓦盆一脚踹碎了事。瓦盆里面是纸灰,是放在死者灵前用来烧纸钱的,出殡那天一定要摔碎了才能抬棺走的。)又例:北京一白领结婚日庆典,饭店让穿孝服戴黑纱的进入,后经调解,丧方撤出。宴席后,新郎掀翻桌子大闹抗议,且拒绝付款,新娘家老人伤心去世,新郎精神受刺激,新娘欲离婚,认为不吉利,婚姻不会长久……后诉讼,判决饭店赔偿精神补偿费2000元,新郎要付饭钱。又例:情人节和七夕。2006年08月30日,是今年的第二个七夕。据介绍,这是36年来第一次一年有两个七夕。闰七月。一般人认为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专家认为七夕不是中国情人节。西方情人节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引进我国,立即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进而七夕也被约定俗成了“中国情人节”,但把七夕叫做中国情人节是不准确的。由于东西方人认知的不同,西方人过情人节的方式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反过来说,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虽然他们每年只有一次相聚的机会,但彼此都不离不弃,七夕倡导的是忠贞的爱情。所以如果硬把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和七夕所蕴含的东西是完全相悖的。牛郎和织女在传说当中不仅仅是夫妻,而且已经生儿育女,所以称他们是情人关系显然不合适。七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中国历史上,历来把七夕看成是“乞巧节”,这才是七夕真正的文化内涵,更准确一点说,这一天是“男乞文、女乞巧”。男子一般在这个时候对对子、习文、练书法等等,祈求第二年能取得功名,女孩子在这一天,对月穿针,祈求巧技,将来找个好丈夫。七夕应该叫“姻缘节”,或者叫爱情节才更贴切。如果把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是用西方文化诠释华夏文化,这样显然是不妥当的。又例:中秋节吃月饼。中秋月饼的神奇传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个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直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柚子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又例:流行时俗。通俗地说就是赶时髦。作为一种社会民俗和文化心理现象,它仿佛象一阵风,一场文化感冒,风行之时,趋之若鹜;风行过后,逐渐式微,接着又会有新的内容流行,如此循环不已。从生活角度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民俗的一种生成现象,它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文化型的生活。民俗是日常的、平凡的、可重复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轨迹。民俗的特点是约定俗成的。每种民俗必须经过几代或者多代的传承方可称为民俗。民俗又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没有人能脱离民俗生活,民俗不是法律,但在流行中对信奉者具有法一般的约束力。人来到人世间,世俗有各种行为的民俗模式,对人生的言行和成长,具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影响。所以说民俗具有法约性,由民俗的信息压力、规范压力、惯性压力和民俗制度的合力共同形成。在民俗圈内对民俗的承受者的言行具有巨大的约束力。当代社会是传统社会的延续发展,民俗的传承和相应的法约力,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诸多方面具有规范和制约力。民俗对社会的推动力,对社会的影响,如马克思在晚年所说:“人类的几十万年实际上不是靠阶级斗争,它主要是靠一个社会群体的习惯和风俗,来规范这个社会群体的行为。”(二)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民俗学中许多口耳相传、世代相因的民族民间文化与习俗,属于这个抢救的范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加入WTO,许多属于民族特质的宝贵的文化品类将受到猛烈的冲击,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所各自独具的文化,又恰恰在这样的情势下显示出顽强的甚至是不可战胜的生命力,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才会更深切地感到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丰采奕奕。例:2005年11月25日下午,巴黎传来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各大网络论坛上马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评论,大多数网友对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难以接受。民俗学家则表示,韩国“申遗”成功,不会影响我国端午节“申遗”。两国“申遗”之争属盲目炒作,我国建立传统文化保护机制才是根本。金向相是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韩国人。他说,韩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孔孟文化在韩国相当流行。韩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相当于副总统级别,由此可见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现在中国人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反应是正常的,这与此前韩国人对日本将韩国特产泡菜出口到全世界的反应很类似。泡菜是韩国特产,但世界上第一个将泡菜出口的国家却是日本。当时韩国民众非常气愤,但韩国人还是理智地吸取教训,开始重视韩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中国人也应理智看待这一问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博士表示,反对将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看作是文化掠夺。他认为,这种说法一是误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目的,二是把“申遗”和注册商标混为一谈,“申遗”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来,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这与商标注册是两码事,不是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中国人再过端午节就要交费了。“文化是大家可以共享的,不像面包,你要是多咬了一口,我就会少咬一口。千万不能拿看待面包的眼光来看待文化遗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的东西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在我国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化遗产。(四)民俗与民俗学科“古老的民俗,新兴的学科”。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众传承性生活模式文化的国际性人文学科。民俗学是一个涵盖面巨大、文化内涵深厚、民族特质鲜明、开发前景广阔的一个历代相传、资料丰富却又为近现代所初步构建(这主要归功于民俗学科的创建者钟敬文先生)和需要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的一个新兴学科。二、民俗学的历史及其研究现状民俗学作为一门学问,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究竟始于何时,说法不一。许多国家很早以前就有了关于民俗材料的记载,甚至零星的或个别的议论,如果据此断定民俗学的发端,是比较难的。但民俗学研究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学术运动,其历史渊源却是比较清楚的。一门学科的建立,往往和语言、概念的介入确立有关。学术概念是标志。(一)国外1、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于公元1846年,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而为一创造“Folklore”(“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这个新名词;1878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组织——英国民俗学会,并创办了第一本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FolkloreRecord》)。“Folklore”一词慢慢为国际上所承认和使用,并由开始时的“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逐渐成为既指民俗事象,也指研究民俗事象的科学了,国际上主张民俗学运动发端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至今民俗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鉴于“Folklore”一词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容易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一词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以便区别。在日本,则将研究对象称为“民间传承”。2、西方民俗学的诞生,有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一方面适应了欧洲大陆长期神权统治的崩溃,人权得到尊重和张扬,浪漫主义思潮狂飙突起等政治、宗教、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又适应了欧洲殖民主义海外扩张的霸权政策改变的需要。详细论述见顾希佳《社会民俗学》刘锡诚总序P1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二)国内中国“民俗学”概念由年周作人从日本引入。1913年周作人在绍兴县教育会月刊上发表《儿歌之研究》一文,使用民俗学一词,特别是1922年12月17日他为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使用后,“民俗学”这一术语便逐渐在国内流传开来了。一般共识认为,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引入中国,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肇始于1918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歌谣征集活动。19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由刘半农拟写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宣布由“沈尹默主任一并编辑‘选粹’;刘复担任来稿之初次审计,并编辑‘汇编’;钱玄同、沈兼士考订方言。”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俗学的序幕。1920年冬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1922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创办《歌谣周刊》,在其创刊词中更明确提出了民俗学的学术目的:“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以不各尽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11月。)(三)民俗的分类物质民俗——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社会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俗语、谚语、谜语等)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钟敬文认为可以区分为:(一)生产习俗:包括渔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二)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医、用、语言、产育、婚姻、丧葬、寿诞、礼仪、节目等方面的习俗;(三)文化习俗:包括民间之口头文学、民间美术、舞蹈、音乐、游艺、竞技等方面的习俗;(四)组织制度:包括村落、家族、社团的组织、制度,以及姓氏等方面的习俗;(五)信仰与迷信:包括图腾崇拜、神灵信仰、诅咒、禁忌、预兆和占卜等反面的习俗。《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见《民间文学论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钟敬文认为可以区分为:(一)生产习俗:包括渔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二)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医、用、语言、产育、婚姻、丧葬、寿诞、礼仪、节目等方面的习俗;(三)文化习俗:包括民间之口头文学、民间美术、舞蹈、音乐、游艺、竞技等方面的习俗;(四)组织制度:包括村落、家族、社团的组织、制度,以及姓氏等方面的习俗;(五)信仰与迷信:包括图腾崇拜、神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