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是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第二课,该单元分别从经济和社会生活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系列变化,本课侧重于以新式交通工具,大众传媒,西方娱乐方式,社会习俗等为代表,说明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在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变化。本册教材的一条主线索是中国社会被动地,踉踉跄跄地迈入近代化的过程,本课是讲述生活中的近代化,与第一课是并列关系,本课各子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中国近代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被动地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尽管艰难,但势不可挡。这是历史的进步。二、说目标在反复阅读教材、认真钻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与能力: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情况;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简述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同时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在社会的转型期,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性产物,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主要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2、教学难点:从文明史观来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原因和评价,需要对政治史的基本知识较准确的掌握,对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的难点确定为: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特点、原因、评价。三、说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新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演示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四、说学法由于历史课分值较少,课时不多,学生普遍不是太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对于近代史的内容了解较少且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根据对一中八年级的学生的了解,学生心理素质较好,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强烈。且家庭教育条件相对较为优越,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所以,本课采用的学法有: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2分钟)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我穿着事先找到的旧式中山装走进教室,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我身上,然后问:你们没见过这样的衣服吧?知道这种款式的衣服叫什么吗?想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课题: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了解一下,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究竟与古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跟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又有着怎样的不同。2、讲授新课:(约20分钟)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后,我紧接着抛出问题:近代社会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走进那段历史,进行一场社会调查,探寻一下,跟古代社会相比,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迁。全班分成4组,分别从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四个方面来探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请其将新旧事物进行对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着,每组派两名学生,其中一人介绍近代之前的社会生活某个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则介绍近代以来该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其他人可以及时进行补充或者纠正,教师则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加以演示。这样,使学生的身心都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一一指出。如下:第一组:交通工具——近代之前有:马车、木船、轿子等。近代有:火车、轮船、汽车、电车。在此,我请所有学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在动力方面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机或内燃机、电力为动力,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风力、人力等自然力。这样,学生就明白为何西方文明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无不充满好奇”了。第二组:通讯工具——近代之前: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号旗、信鸽等。近代有:电报、电话。在此,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新式通讯方式有何优点,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是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其社会进步观。第三组:文化生活——近代之前有:画像、舞台剧、皮影戏等。近代有:照相、电影、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在此处,我以《申报》不同版面的内容为例,请学生评价近代报刊起到的作用,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其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在介绍近代书籍出版业时,我展示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图片,因为这是学生必备的工具书。至于中华书局则强调我们的历史教材就是中华书局版的教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组:社会习俗——由于该方面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故将社会习俗进行对比的时间界限划为“辛亥革命”前后,与前三组有所不同。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辫子、长袍马褂、跪拜礼、女子缠足等。辛亥革命之后:剪辫、易服、改称呼、变礼仪等。在第四小组的学生介绍社会习俗的变化之后,教师展示一些众所周知的明星(如张国立、李连杰、陈好等)在影视作品中的相关照片。然后介绍“三寸金莲”的来历。明星、故事这两大元素可以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将本节课推向高潮。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环节,请学生为剧本纠错,剧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声音很大。突然有人进来说,从南京来电报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很快去做了,还照了一张照片做留恋,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他说:“你见到了本总统还不下跪?”3、合作探究:(约15分钟)(1)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有什么特点?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变化的特点。“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车、灯塔、信号旗、舞台剧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现在依然存在?这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什么特点?”“中山装的来历又说明了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们讨论回答之后,我总结其特点为:中西并存、土洋结合。(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采用讲解法突破此教学难点,火车、轮船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有线电报、电话、照相和电影等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些变化都是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而出现的;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变化的原因为: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②辛亥革命的冲击。(3)如何评价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之前和近代社会生活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这些变化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这是其进步性。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我节选了老舍先生《茶馆》的一段文字: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①变化有限,且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②这些变化却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本探究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4、课堂总结:(约3分钟)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再次指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板书设计为结构式,目的在于力求思路清晰,使板书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5、课堂练习(5分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夯实基础,巩固重难点,拓展思维能力,并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六、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