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美古代官制宗法礼仪姓名称谓文化典籍科举制度天文地理目录第一讲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知识讲解·中央:行政、军事、监察·地方:主政长官、僚佐·范围:历年真题、教材涉及秦三公九卿·郡县制皇帝太尉(军事)丞相(行政)御使大夫(监察)奉常(宗庙礼仪)郎中令(宫殿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太仆(马政)廷尉(司法审判)典客(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租税钱谷财政收支)少府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地方官制郡县制尉监御史尉令丞守郡县汉汉承秦制皇帝太尉(军事)丞相(行政)御使大夫(监察)少府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太常(宗庙礼仪)光禄勋(宫殿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太仆(马政)廷尉(司法审判)大鸿胪(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皇族、宗室事务)大司农(租税钱谷财政收支)地方官制郡县郡国制刺史王国都尉太守丞尉令丞州秦汉三公・丞相:秦代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长官,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改称相国,后改丞相,西汉末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御史大去: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后改称大司空、司空,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太尉:秦汉时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御史中丞: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光武帝时,与尚书令、司隶校尉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奉常(太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光禄勋),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太仆,掌马・廷尉,掌刑辟・典客(大鸿胪),掌诸归义蛮夷・宗正,掌亲属;・治粟内史(大司农),掌谷货;・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秦汉九卿・刺史:汉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翼刺一人,属官有别驾、治中。本为监察性质,后掌握一州军政大权。・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太守:一郡的最高长官。・都尉:辅佐郡守并掌握全郡的军事。・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县今秩六百石至千石不等,县长是三百石至五百石不等。・县尉:掌一县的军事。・县丞:辅佐县令,典文书及仓狱。・乡官: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缴循禁贼盗。・亭长:汉代每十里设一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地方官・中郎将:秦置、王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东汉以宦官充之。魏、晋以下的散骑常待,均由士人充当。・侍中: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由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待郎。・驸马都尉:皇帝出行时自己乘坐的车驾为正车,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正车由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由驸马都尉掌管。・太史令:也称太史。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教材出现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尚书省中书省御使台刑部兵部工部吏部礼部户部门下省地方官制按察使县令刺史州县道三省・尚书省: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门下省:东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待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中书省: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ー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中堂,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补阙: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职务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员。・拾遗:武则天垂拱元年置,左右拾遺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オ。六部・节度使:唐睿宗时(710-711)始置。玄宗天宝初,于沿边重地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总揽辖区内军、民、财政。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节度使,辖二、三州至十余州不等。五代沿设,废置不常。北宋初,中央收兵权,节度使成为将相、勋戚和宗室的荣衔,无实权。辽、金设此官,元代废止。・长史: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非常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都护:汉宣帝置西城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晋宋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汉制异。唐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权任与汉同,且为实职。地方官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宋皇帝三司使枢密院政事堂枢密使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户部度支盐铁尚书省门下省地方制度转运使县令知州府州监军县路通判・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分三司(盐铁、户部、度支),总管国家财政。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宋时枢密使作为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实则以宰相主政,枢密主兵。枢密院长官有时为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宋代简称中书。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中央机构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端明殿学士”是职名,相当于皇帝的高级顾问;・“翰林侍读学士”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如果前面加有“知制诰”三个字(王安石的官衔里曾经加过这三个字),表示必须待在皇帝身边,负责出谋划策和起草圣旨,如果不加“知制诰”,就说明正在休假或者已经退休;・“太中大夫”是表明品级的官街,北宋前期公务员共分二十九个等级,太中大夫属于第11级;・“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属于“祠禄官”,它是朝廷拿来养官的一种虚衔,不用去上班,但是却有工资可拿・“上柱国”是最高一等的功劳头衔,表明司马光功劳极大;“河内郡开国公”是第六等爵位,表明司马光属于公爵・“食邑二千六百户”属于名誉上的特权,朝廷拨给他两千六百户农民供他使唤,实际上他连一户也不能使唤・“食实封一千户”表明实际上的福利(每户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计算,可以算出司马光每月能领补贴两万五千文)・“赐紫金鱼袋”表明装等級,说明他上朝的时候腰侧可以挂一只绣着金鱼的紫色小包——这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事受到的特殊待遇。・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后又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成为居府州之上的行政官职。・提举:宋代以后设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即以“提举”命名。有“提举常平”、“提举市舶”、“提举学事”等官号,其官署称“司”。宋代另有“提举宫观”之名,为安置老病无能的大臣及高级冗官闲员而设,坐食俸禄而不管事,称为“祠禄之官”。方控辞,以言罢,提举太平兴国宫,寻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宋史·韩彦直传》宋代地方官制・太尉:宋代太尉为加官、无实权,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其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称,而不闻其官职大小。元以后废。・教头: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有教头、都教头之别。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都教头也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虞候: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也称虞候。・团练副使:专门用来安置被贬的官员,不掌实权。・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提点刑狱公事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元皇帝宣政院枢密院御史台行院中书省行省六部殿中司行台・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宣政院: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行: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接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地方制度丞相县尹路府总管州/府县路州尹/知州元代地方官制行省・行省:元代除京师附近山东、河北、山西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中央官制皇帝殿阁大学士锦衣卫通政使司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大理寺明代中央官制・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原是护卫皇宫、掌皇帝出入仪仗的亲军。明太祖特令其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明中叶后成为与东西厂并称的特务组织。・五军都督府:明太祖初设大都督府,后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別统管京师和外地各卫所。其职责是管理、训练军队。军令权属兵部。・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殿阁大学士:明初废承相,大学士成为皇帝顾问,参预机要,后为内阁长官,权限与宰相相当。・都察院:明清时的监察机构。1382年明太祖废汉以来的御史台,设都察院。专司巡按州县,考察官吏,整饬风纪。1723年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合称科道。・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代刑部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成为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司礼监: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宮内事务的“十ニ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