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演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原始社会服饰起源原始人的衣服材料:兽皮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旧石器时代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右衽窄袖。周代始创深衣制。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又称长衣、麻衣、中衣。为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通常作为礼服穿着。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和直裾袍之分。直裾单衣战国曲裾深衣曲裾礼服用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制做了冕(政物礼服)。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帔宽袖对襟女衫、长裙对襟子衫、花纹长裙魏晋南北朝男子衣着圆领袍衫,文官衣长至足裸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隋唐时期短襦、长裙、披帛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隋唐时期襕衫: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有一横接口,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衣服此时已有纽扣的使用。展脚幞头、大袖襕袍。宋代宋代襕衫宋代褙子:直领对襟,前襟不施纽袢,袖有宽窄二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膝下、齐裙至脚几种。元代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明代出现了纽扣以代替系带,在袖口上已不同与前朝冕制袖口宽大,略小一些,而袖筒也变的不垂且短而弧,是中国帝王服饰的第一个转折点),服饰纹样配色浓重。明代汉服袄裙明代清代出现了马蹄袖,以表示满族的特点(在袖口上已不同与前朝汉族冕制袖口宽大,变为收口马蹄袖,而袖筒也变的不垂且收于腋下,在中国帝王服饰的第二个转折点)。马褂:清代在长衣外袍衫外,上身都另穿一件马褂。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民国时期20年代,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袍身逐渐收窄。吸收西方服装立体造型原理,增加了腰省、胸省,并运用了肩缝与装袖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这时的旗袍经过彻底的改良,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式样,其款式经过了民族融合、中西合璧而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女装样式。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中山装是学生装和军装改进而成的一款服装,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导和率先穿着,因而得名为“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是告别旧时代,进入新世纪的标志,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款式吸收了西方服式的优点,改革了传统中装宽松的结构,造型呈方形轮廓,贴身适体,领下等距离排列的纽扣,顺垂衣襟而下,呈中轴线。对称式四袋设计,实用,稳妥。与西服相比,改敞开的领型为封闭的立领,自然庄重,具有东方人的气质与风度。中山装的出现对中国现代服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被称为“国服”。50年代布拉吉是苏联版的“连衣裙”,短袖、束腰、褶皱裙摆,主要以碎花、格子、条纹布料制成,1954年,前苏联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政府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号召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布拉吉”即连衣裙成为年轻女性们的首选。列宁装的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衣服的颜色并不多,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蓝、灰、黑。这种双排扣的西式上衣本是苏联、东欧男性日常穿的上衣款式,因为革命领袖列宁所钟爱,所以被称为“列宁装”。在以裙装为主的苏联东欧的女性中,很少有人穿着这样的男装上衣,而到中国后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了女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就曾经流行过。60年代上世纪60年代军装盛行。中国真正进入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布拉吉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奇装异服”,统统被批判。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3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当时很流行的一段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绿色军装(夏天军便装,冬天军大衣)劳动布:劳动布是劳动人民的象征。那灰不溜秋的颜色,意味着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假领子的诞生是一项爱美讲体面的上海人,看重零碎的布头不需要凭票供应,精明的人们就拿它们制成“节约领”,就相当于衬衣少了袖子喝胸部以下部分。这一发明让老百姓有限的行头顿时可以翻出花样。的确良:当时极少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因其比棉布及府绸更为轻薄,曾一度被写作“的确凉”。它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泡泡纱”等布料做成的服装一起风靡全国。70年代物资的匮乏使人们不得不放弃对服装美的追求,款式单一,色调沉闷是其服饰特点。1975年流行穿家制的卡其喇叭裤,1978年时兴穿蒙着尼龙布衫内衬定型棉的外套。因为压抑太久的心里早已渴望服饰的改变,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奇装异服”,人们感到了惊喜,意外的惊喜。思想开放的女孩子则脱去暗淡灰色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留住美丽。任恩的服饰也开始从单调统一到绚丽多彩转变。灰色调几乎笼罩着全中国走出灰色也是人们追求美的意识逐渐苏醒的体现,中国即将走出那个“灰蓝黑绿”的时代,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80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流,勇于追求时髦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所谓喇叭裤,因裤子形状似喇叭而得名。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90年代随着革命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逐渐开放,对服装的要求追求“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90年代,人们对着装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变化,开始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天然性90年代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行最早有人穿着破着大窟窿的牛仔裤和牛仔服招摇过市时,很多人都以为是穷的没钱买衣服,随后,一种很不适合东方人过于矮小身材穿着搭配方式像寒流一样瞬间席卷中国,而这股潮流后来恰好叫“韩流”。21世纪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