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产业观察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年9月上摘 要: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是今天的“风口”,那么我想,新能源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便是“大气环流”,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是历史的,是必然的。关键词:民营企业;新能源;发展关于化石燃料的透支和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恶化,我们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边是其终究不够用,一边是其产生的副作用。大自然母亲慷慨地在数亿年前把煤炭和石油为我们准备好,让我们从采集和狩猎文明完成了向农业、工业一次次革命,直到今天,人类初长成,建立了了相对秩序化、体系化的文明。由小见大,企业发展初期的启动资金怎么可能维持其持续发展,当传统能源储备日趋减少,生态环境急需改善,发掘创造新式能源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新能源来了。新能源,即可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海洋能及核聚变能等。其中,太阳能、风能与生物能目前有着相对而言成熟的开发技术和市场运营体系,在新能源产业中利用率占比较大。然而直至今天,煤炭与石油等一次能源在我国的消费比重仍达到90%,新能源的利用率仍旧很低,当然,这同时也为新能源的未来提供了庞大的想象空间。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清洁环保等特点,但由于技术瓶颈,也存在着储能及运输体系不完善、使用效率低、能源供应持续性差等弊端。虽然新能源产业不会在较短时间完成世界能源的转型工作,但让人欣慰的是,来自由民营企业主导的市场经济已经向新能源产业发出了肯定的声音:汉能集团,业务涉及太阳能薄膜发电、水电及风电等,是一家高科技能源企业,其董事长李河君先生一度成为我国内地首富。相比财富传奇,更重要的是,汉能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信心,提升了行业内的民营企业对行业的认可度,也让更多的创业者关注到了新能源领域,使其广泛进入公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巴菲特、李嘉诚等一流投资人也在新能源领域频繁动作。虽然举知名投资人的例子来说明新能源的前景之光明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但我相信市场经济的选择是说明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自然功不可没,用事实证明了市场经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我们都知道,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背景下,军工、能源、通信、铁路、基建等大型设施建造领域向来不是民营企业的主要阵地。一面是在固有制度下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的担忧,一面是朝阳产业中先行者优异成绩的激励及大势所趋。那么,请问,在新能源产业中,民营企业是否还有充足的空间?如果有,民营企业又该以一个怎样的角色出现?我们不妨看一下新能源发展趋势下能源行业的变革。首先,行业性质发生改变。传统能源行业如煤炭和石油是资源导向型行业,即政府部门指定相关企业拥有开采生产的资格,大型国企拥有绝对主导优势。但新能源正将能源行业由资源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逐渐转变,广泛的风能、广泛的阳光,如何利用科技提升能源转化效率是关键,如何扩大产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是关键,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方式、加工工艺是关键。总之,资源导向向技术导向的变化,至少让民营企业涉足能源领域成为可能。其次,产品结构发生改变。比如,太阳能产品以家庭为单位直接完成能源的转化;新能源汽车让充电桩安入用户家中,车企推出各种各样的新能源车型;移动太阳能充电包让每一个背着它行人都成为一个发电站。行业产品的多元化让新能源的使用更直接的联系消费者,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一改能源行业“高贵冷艳”的形象,使能源的使用更加市场化商业化,注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智能生活等元素,让原本刻板无生机的“刚需”变得生动起来,接近消费者。因此,丰富新兴的市场化的运作,是民营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一个切入点。与此同时,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也让新能源行业产生了细分领域。不同于大型国企全盘垄断市场的局面,民营企业可以以一细分市场进入,在某一方面做出专长,专注行业上下游中某一具体领域。企业间再彼此互补,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国有经济的参与也是必然的)。综上两点,行业特质及产品结构的改变为民营企业在新能源行业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以其独有的市场经济环境又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其一,竞争。传统能源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注定其缺少竞争,结果就是缺少创新动力,鲜有行业内突破性的创举。但竞争本来就是市场中一大特性,民营企业既合作又竞争,在一次次比拼中不断推出更有效率的技术和价格更低的产品,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活力,最终让市场选择出最优秀的企业,为消费者和上下游机构带来最佳的新能源产品和服务。其二,利益。很容易理解。企业对盈利从来不陌生,当绿色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理想遇到朝阳产业中企业的股权制度,新能源人的动力便既来自使命,又来自市场丰厚的回报。激励增强活力,推动行业进步。相比于优势,客观地认清自己的不足以及面对它们应采取的措施是民营企业家们更应了解的事情:首先是技术门槛。企业家需认清民企是否已经有创新的、有竞争力的实用技术,并且是否有更新技术、不断适应新变化的研发能力。技术之争,实为人才之争。国家往往有着较强的资源调配能力,在中科院、各类高校、研究院等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供其利用,这时民企要学会找到企业自身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需求的契合点,积极吸纳人才、培养人才,也可以从海外引进人才和技术。长远看,对核心竞争力——技术的投资,总是值得的。其次是资金门槛。互联网热的原因之一便是其门槛相对较低,很多草根有点子便可以加入进来,随之带动风投的兴起。作为实业的新能源行业涉及工程、制造,资金需求量较大,门槛较高。这时融资就显得尤为必要,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做出一定成绩,作为证明吸引投资者的加入。特别要说的是,高新科技产品存在研发时间,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企业必须保证过程中资金链的持续完整,防止产生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瘫痪的后果。然后是政府资源,新能源行业往往涉及大型工程的建设,同时能源本身就是国家总体把控管理范围内的行业,因此,行业必定脱离不开与政府的关系,民企应正视这一点。总的来看,企业家要时时关注行业动态,关注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的指导建议和指示,这对于企业战略调整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具体的,工程项目是否被允许修建,产生电力是否可以入网,相关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等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这就要求民企建立正确的政商关系,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持续健康的发展。总结:民营企业,在新能源行业中,扮演的不仅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更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而与其说是主导者,不如暂时说成是先行者,他们敏锐地察觉大气候,紧接着在高效率的市场经济中迅速反应,一步步建立起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雏形。当时间推进,“气候显著”,新能源愈发开始主导下一个能源时代时,当时的先行者自然成为行业的主导者。我想,未来的新能源业态,应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谐共生的,一方拥有前沿的技(下转第167页)中国民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发展前景展望林则润(北京一零一中,北京100091)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15.4807167企业文化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年9月上党群工作发展做出不断努力。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在考虑问题时,尤其是在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对党和民众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有效地党群互动加大企业管理机制尤其是党群工作机制建设,夯实党建、党群工作的基础。此外,企业管理者还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以解决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党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严格执行相关的党务制度,切实履行相关职能,与企业党组织尤其是党委书记做好配合工作,加大党群工作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党群工作岗位级别和待遇,将企业党群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带领广大领导干部参与到党群工作中来,以推动企业党群工作的不断发展。2.创新党群工作机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想解决企业党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党组织必须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党群工作机制。具体来说,企业党委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尽快完善企业党群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党委工作章程,规范党组织生活、党员培养等问题,将企业党组织领导、组织、生活制度等纳入到党群工作制度建设中去,同时完善党组委学习制度、党组织集中学习制度、党员在职自学制度,确保企业党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则,企业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党组织会议制度、生活会制度、党员考学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做群众楷模;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员考评机制,对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述职述廉内容中去,将干部升迁大权交到群众手中;将党务与党群工作结合起来,安排专人负责党群工作督导、检察事务,形成为民负责的利益导向机制,这样,为群众办事的党员干部才会越来越多,才能有效消除党群隔阂。在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企业党组织还要狠抓制度落实,严格落实党委“月评、季查、年考”工作要求,及时组织群众开展评议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企业党委、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舵手”和“推手”作用。3.消除企业主要矛盾,争取群众对党务工作的支持在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党务工作要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企业党群机构合并和利益调整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联系党群联系,正确引导群众。鉴于此,企业党组织在党群工作队伍不断缩减的情况下,要重视党群人员培养,同时通过党群工作人员替补、交换和配合等手法,解决人手短缺、效益低下等问题。其次,企业党委要坚持发展主线,进一步协调好与企业管理层、行政部门的关系,与企业领导层一起齐心协力促发展,争取将企业利润蛋糕做大做好,以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和用户,夯实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再次,企业党组织还要以利益关系协调为引子,有效协调企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方面,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劳资矛盾。在转制方案制定和改制分流操作中,坚持民主原则,杜绝暗箱操作,增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透明度;针对企业劳动合同短期化等问题,加大督改指导,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争取群众对党务工作的支持。4.改进党群工作方式,提高党群工作的实效性企业党组织只有将党群工作植根于企业中心任务的土壤中,才能确保党群工作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企业党务工作者必须从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以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为企业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切入点,将党群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将民主集中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确保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在经济领域的发挥。其次,企业党组织要大胆创新,改进企业党群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增强企业党群工作的吸引力。如企业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党群工作如何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问题,不断探索企业党群工作的内在规律,变原来那种以导向、协调为主的政治性工作方式为激励式人文性工作方式,突出党群工作的生命力;创新党群活动内容,结合市场经济对人的素质的全面要求来谋划党群工作,以提高广大职工、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为主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党群教育活动、组织活动;在坚持用企业网站、内刊、宣传栏等沟通渠道加强党群交流和沟通的同时,抓住企业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契机,构建企业内部网络交流平台,以传播党务工作信息,广泛搜集群众信息,改变企业单向管理、内部交流不畅的缺陷。5.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综合素质,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关键,也是解决企业党群工作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完善企业党务干部招录、培训考核机制,严格党员干部选拔标准,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并通过组织委派、轮岗锻炼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其次,企业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狠抓党员干部教育、学习工作,下好党员干部“素质棋”,加强干部组织培训,要求党员干部将学习当做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正确度群众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群众服务能力。再次,企业党组织要立足于完善的管理制度,狠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