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2)介绍王秉纲2012.6北戴河前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需要。根据交通部《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378号)要求进行了修订工作。交通部2007年下达任务,中交公路规划院承担修编工作。成立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和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为参编单位成立编写组。历经三年多时间完成修编工作。1修订规范总体评价(1)重点修订内容及成熟程度修订后的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设计、接缝设计、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和加铺层结构设计等。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等级以便考虑特种车辆和专用道路结构设计;改进了接缝设计及填缝材料的选型;完善了连续配筋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两个设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完善了材料试验方法并补列了材料设计参数经验参考值;提高了混凝土板错台量和接缝传荷能力的评级标准。(2)与国外水平对比通过本次修订,进一步提高了规范的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同时,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验算标准和基层疲劳断裂设计指标,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更趋完善,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3)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修订后的规范更加符合实际,对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和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规范经修订并颁布实施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原规范修订的必要性(1)原规范未能反映公路车辆重载超载情况公路车辆重载超载是导致混凝土路面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原规范没有反映这一状况,本次修订增加超重载设计标准和交通等级。(2)力学模型和温度应力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原规范力学计算模型在反算地基模量时,由于荷载作用位置的不同,反算结果相差较大,有必要进行完善;原规范采用查诺模图的方式获取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既不方便,也不精确,本次修订将增补温度应力系数的数值解,进一步完善温度应力分析方法。(3)旧水泥砼路面评级标准和处治措施需要进充实今后一段时期内,相当数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大、中修和改建。原规范关于旧路面损坏状况评级标准偏低,不利于控制加铺层的时机。需调整这方面的内容,以指导今后的修复和改建设计。(4)路面材料的试验方法及设计参数需进行验核、调整和完善;近几年路面材料试验方法及设计参数已有新的研究成果和使用经验应予吸纳。(5)需要吸收近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1)调整可靠度设计标准;(2)增加设计标准,以考虑基层和重载交通的影响;(3)增加极重交通等级及相关设计轴载规定;(4)改进力学模型和结构应力计算方法;(5)强化结构组合和材料组成设计;(6)改进连续配筋混凝土纵向配筋率设计标准;(7)修改旧混凝土路面损坏评定标准,增加加铺方案的选用原则;(8)完善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3主要修订内容规范组成和内容修订后的规范分8章和5个附录。1.总则2.术语、符号3.结构组合设计4.厚度设计依据5.接缝设计6.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7.材料组成和设计参数8.加铺层结构设计附录A交通荷载分析附录B混凝土板应力分析及厚度计算附录C有沥青上面层的混凝土板应力分析附录D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向配筋计算附录E材料设计参数经验参考值1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1结构组合设计原则◆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荷载、路基条件以及当地温度和湿度状况,选择及组合与之相适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并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使各个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及其组成材料性质满足各自的功能要求。◆应充分考虑结构层上下层次的相互作用、层间结合条件和要求以及组合结构的协调和平衡。◆应充分考虑地表水的渗入和冲刷作用,采取封堵和疏排措施,以减少地表水入渗和防止渗入水积滞在路面结构内,并选用抗冲刷能力强的材料做基层。1.2设计荷载交通荷载分级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设计车道设计轴载(100kN)累计作用次数Ne(104)①>1×106②1×106~20002000~100100~33注:①据交通轴载调查和分析;②承受特重轴载车辆或特种车辆作用的路面,按所选设计轴载计算累计作用次数。轴载换算按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进行结构分析时,以100kg双轮组荷载作为设计轴载。行驶特重轴载车辆或特种车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选用特重车或特种车中主导车辆的轴载作为设计轴载。各种轴型的轴载作用次数Ni累计作用次数nisiisPPNN116为了简化计算,对多联轴的轴载换算作偏保守处理,忽略邻轴的影响(应力降低作用),双联轴按2次单轴计,三联轴按3次单轴计1.3路基混凝土路面下路床顶面的荷载应力很小,对路基承载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路基出现不均匀变形时,混凝土面层与下卧层之间会出现局部脱空,导致面层板断裂。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小。为控制路基的不均匀变形,须在地基、填料、压实和排水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路基弹性模量按照交通荷载等级,路床顶的综合回弹模量值应分别不低于:40MPa(轻交通荷载等级),60MPa(中等或重交通荷载等级),80MPa(特重或极重交通荷载等级)。对于不能满足综合回弹模量值要求的路应采取更换填料、增设粒料层或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等措施。1.4垫层设置条件防冻垫层: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排水垫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土的质路堑1.5基层基层要求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适当的刚度极重、特重、重交通时设基层和底基层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上路床为细粒土时设粒料类底基层中等、轻交通时可不设底基层石灰生产、消解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基层、底基层使用石灰稳定类材料时需考虑碳排放问题建筑垃圾可供应用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类型底基层类型极重、特重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重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中等、轻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级配砾石,或不设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未筛分碎石适宜于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和底基层类型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应铺设沥青混凝土夹层,层厚不宜小于40mm。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基层应设置封层,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等,层厚不宜小于6mm。潮湿多雨地区,路基由低透水性细粒土组成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者承受极重或特重交通的二级公路,宜设置开级配配沥青稳定碎石或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排水基层下应设置密级配粒料或水泥稳定碎石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类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的结构层适宜厚度材料种类适宜层厚(mm)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120~200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150~200沥青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9.5mm25~40集料公称最大粒径13.2mm35~65集料公称最大粒径16mm40~70集料公称最大粒径19mm50~75沥青稳定碎石集料公称最大粒径19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75~100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100~150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级配砾石或碎砾石100~2001.6面层面层一般采用接缝设置传力杆的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接缝设置传力杆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其他面层类型可依据适用条件按下表选用。其他面层类型选择面层类型适用条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高速公路复合式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的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下面层设传力杆普通混凝土下面层碾压混凝土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铺层、桥面铺装混凝土预制块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服务区停车场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320320~280300~260280~240270~230260~220交通荷载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50~220240~210230~200220~190210~180面层设计厚度依据计算厚度加6mm磨耗层后,按10mm向上取整。1.7路肩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层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并使进入行车道路面结构中的水不被封堵。高速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肩宜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路面结构和厚度。选用薄混凝土面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基层用级配粒料或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路肩与行车道之间的纵缝应设置拉杆。2结构设计方法2.1设计标准混凝土面层设计标准:设计基准期内行车荷载和温度度梯度综合作用面层板产生疲劳断裂。验算标准:设计基准期内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用面层板产生极限断裂。rtprrtrprrffmax.max.式中σpr——面层板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σtr——面层板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σp,max——最重的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MPa);σt,max——最大温度梯度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温度翘曲应(MPa);γγ——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等级确定;fr——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可靠度设计标准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设计基准期(a)302020目标可靠度(%)9590858070目标可靠指标1.641.281.040.840.52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中中~高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设计标准:设计荷载产生疲劳断裂。brbprrf可靠度系数变异水平等级目标可靠度(%)95908580~70低1.20~1.331.09~1.161.04~1.08--中1.33~1.501.16~1.231.08~1.131.04~1.07高--1.23~1.331.13~1.181.07~1.112.2力学模型★弹性地基单层板模型——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层;粒料类基层及各类底基层和垫层,与路基一起视作多层弹性地基,以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表征;★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沥青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分离式混凝土面层;★复合板模型——两层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面层或基层复合板,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合式混凝土面层。面层板及基层的临界荷位均位于纵缝边缘中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2.3单层板应力荷载应力设计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pscfrprkkk最重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pmcrpkkmax,温度应力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疲劳应力.maxtrttk式中σt..max——最大温度梯度时面层板产生的最大温度应力(MPa);kt——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温度疲劳应力系数。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板最大温度应力ccc.max2gtLEhTB式中αc——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Tg——最大温度梯度;BL——温度应力系数。2.4双层板应力荷载应力30.65-20.94cbc1.45101psgsrhPDD面层板或上面层板的荷载疲劳应力及其荷载疲劳应力系数kf、应力折减系数kr和综合系数kc的确定方法,与单层板的相同,设计轴载Ps在上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94.0268.03/11041.1sbgbcbpsPhr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