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考变形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2.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C.若1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g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5.如下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A、HNO3或KNO3B、HCl或H2SO4C、BaCl2或CaCl2D、NaOH或Ca(OH)2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2SO4Ba(OH)2KClB、Cu(NO3)2NaClKNO3C、Na2CO3KNO3NH4ClD、MgSO4NaNO3KCl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2)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①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②生活中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三.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甲+乙→丙+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1)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________(2)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_________(3)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_________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四.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该溶液由和________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2)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①BaCl2+H2SO4=2HCl+BaSO4↓;②CuSO4+2NaOH=Na2SO4+Cu(OH)2↓(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______的反应(;)(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______;(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小明和小丽对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很感兴趣,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相关性质并对反应后所得物质进行分析和处理。(1)我能写出其中两个不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完毕,小明和小丽各自将三个反应所得到的物质混合、过滤,得到甲、乙两种无色溶液。小明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溶液呈紫色。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小丽对乙溶液进行了探究,发现乙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硫酸钾和氢氧化钾。她说:我能设计如下实验,在步骤①、②、③中每次用一种无色溶液除去乙溶液中一种物质,且每步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最后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下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4)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发生反应,请注明“不能”。(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3)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4)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在步骤⑦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步骤③、⑥所加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固体E的成分有_________。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金属B是________。(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填标号)。a.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_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实验。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2)我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三种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帮我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