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罗斯福新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1页共6页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节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学习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影响。【学习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高频考点】1、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尤其掌握社会救济、福利等方面的措施;2、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新的含义;3、学会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4、归纳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的原因。5、学会纵向横向对比历史事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难点阐释【教学过程】(一)梳理课本基础知识一、经济危机(新政的背景)1、经济大危机(1)含义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爆发的。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2)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的相对过剩与广大人民的日益贫困使供求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①自由放任政策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自由放任、盲目生产、无序竞争)②过度的贫富悬殊,导致广大人民购买力下降(贫富差距过大)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分期付款、超前消费)④股票等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各种矛盾激化(股票投机过度)(3)爆发①时间:1929、10—1933年②地点:美国(纽约)→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殖民地、附属国③标志:纽约股市崩溃(4)过程(经济领域):股票—→金融—→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危机(5)表现:①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②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③工业: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各国失业人数剧增。④贸易:世界贸易剧减。⑤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6)特点:①来势凶猛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2页共6页②范围广(地域和领域)A、地域范围:美国爆发→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转嫁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B、经济范围看: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迸发、相互交织③持续时间长——从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④破坏性大---大萧条(7)实质:生产相对过剩(8)影响1对世界:①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②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a.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工农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抬头)b.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对美国: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和倒退。③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思考】这次危机从美国爆发,为什么会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①美国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②世界方面:(最主要原因)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胡佛反危机措施(1)反危机措施:前期:①政策:胡佛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否决国会的经济方案②措施:采用“自愿原则”对付危机,在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利益驱动科技支持过度贫富悬殊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胡佛:杯水车薪的改革危机为什么爆发和持久?分期付款超前消费狂热地股票投机加剧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自由放任主义社会购买力有限爆发持久、深刻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源)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3页共6页③结果:使美国的经济掉入了“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后期:举措: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三是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2)特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3)结果:胡佛竞选失败,也最终把美国的经济推向“病入膏肓”的境地。a.人民贫困,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b.半数银行倒闭,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d.农产品价格猛跌e、对外贸易剧减二、罗斯福新政◆何为新政?NewDeal,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以后,为挽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措施。1、准备工作:①组建“智囊团”,确保决策正确无误;②起用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③争取国会的授权与支持;④用“炉边谈话”的形式争取人民的支持等。2、内容:三个方面:“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3、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4、目的: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根本目的: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5、具体措施:领域主要措施具体内容目的作用金融《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成立联邦储备银行。解决货币饥荒;监管银行,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农业《农业调整法》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剩余的产品由政府收购、部分销毁或暂存仓库。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4页共6页三、对新政的评价1、新政“新”在:(1)新的经济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新的起点: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发展的新起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局限性:只是制度内部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5、作用(1)经济: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渡过难关—→重新回升(1939)—→彻底摆脱(二战)—→繁荣发展(二战后)(2)政治: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3)生活:初步建立了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4)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量等规则;规定工人的基本权利,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减少盲目生产,克服生产过剩;缓解劳资矛盾、扩大内需。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劳资矛盾有所缓和。社会福利和就业《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大力兴办共同工程,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水利工程等;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保护环境有助于社会稳定;缓解了就业压力;扩大了内需;保护了环境。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5页共6页(二)归纳提升1、经济理论:由自由主义向凯恩斯主义转变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1933年1933年-1973年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国富论》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内容资本主义经济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职能的“守夜人”角色。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调节商品供需矛盾,当供大于求时,刺激消费和投资;当供小于求时,限制投资与消费;在社会政策方面,主张建立社会福利制度。2、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经济思想和模式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重商主义工业革命之间:自由主义十九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4、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相同点:(1)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2)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实质:都是在维护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4)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同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导学案(必修2)第6页共6页改革开放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改革开放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5、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现代化史观:通过国家干预,调整美国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文明史观:开创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3)生态史观:减少农业耕种面积,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4)社会史观: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和了社会紧张局势。(5)整体史观: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三)学生整理(四)教学设计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