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B)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C)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A、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B、分组形式的选择C、组限的确定D、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0≤r≤1B、-1r1C、-1≤r≤1D、-1≤r≤06、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A)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7、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C)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变量值必须相等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8、某地区职工样本的平均工资=450元,抽样平均误差=5元,该地区全部职工平均工资落在440-460元之间的估计置信度为(B)A.2B.0.9545C.3D.0.99739、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A)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10、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A)A.576户B.144户C.100户D.288户11、已知变量X和Y的协方差为-50,X的方差为170,Y的方差为220,其相关系数为(B)A.0.86B.-0.86C.0.01D.–0.0112、假若销售量上升5%,销售价格下降5%,则销售额(C)A.没有变化B.有所增加C.有所减少D.无法判断13、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15、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算术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1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C)A9.5%B109.5%C1.85%D1.25%1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D)18、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B)A甲比乙好B乙比甲好C二者一样D无法比较19、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A归入下限所在组B归入上限所在组C上述二者均可D另行分组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20、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B)A.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B.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C.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D.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2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A)A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B同质性、社会性、数量性C同质性、综合性、数量性D同质性、大量性、数量性2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点是为(D)A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B确定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时限D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23、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C)A必须是间断的B必须是重叠的C即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D应当是相近的2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变异指标25、如果价格降低后,用同样多的钱可多购买商品15%,那么物价指数为(B)A85%B87%C115%D得不出结论2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的产量环比增长速度(A)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27.某校2001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毕业生人数1400人,上述两个指标是(D)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2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D)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29.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B)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30、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A)A.减少了0.62%B.增加了0.62%C.减少了0.7%D.增加了0.7%3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34、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C)。A、13%-11%B、C、D、3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1000qpqp中,1000qpqp表示(B)。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36、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C)。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C.职工的政治面貌D.职工的籍贯37.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38.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A)A.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39.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C)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40.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4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A调查总体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标志值42、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4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4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49、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5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5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5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53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B)。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54、调查时间是指(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55、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56、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B)。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推断总体数量特征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5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58、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59、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60、次数分配数列是(D)。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6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6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6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6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65、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66、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67、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68、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69、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70、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1、某工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A、5.5%B、5%C、115.5%D、15.5%72、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A、75%B、40%C、13%D、17%7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74、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75、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A、1B、0c、0.5D、-17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A、2倍B、3倍C、4倍D、1/4倍7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0≤r≤1B-1r1C-1≤r≤1D、-1≤r≤078、如果变量x和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