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这样严峻现状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应具有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品质。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在目前创业泛滥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更要三思而后行。创业之前先审视下自己,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并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再优化自己,成功创业!关键词:创业精神个性发展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创业背景一.什么是创业精神在2006年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对创业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实际的创业动力并不高,而且创业精神、创新意识、资源获取能力、企业运作和市场知识等创业的核心能力不强,同时报告提出创业教育要注重加强针对性的观点。什么是真正的创业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其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因此,创业精神可以简洁的概括为:“没有资源创造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用有限资源去创造更大资源。”一个美国旅行团到澳大利亚旅游,飞机降落时,其中一个乘客看到当地居民的家门口有一堆堆黑乎乎的东西。抱着好奇心,下飞机后,他就去看个究竟。通过了解,他得知这些是由于政府重建城市而被挖出的大量朽木,并且是400多年前欧洲移民用来圈地用的。对这些垃圾,人们一直没有合适的处理办法。这位游客很快意识到有一个巨大商机就在面前:只要稍加处理,这些朽木就可以成为工艺品,而且一定赢得欧洲人的青睐。于是,他开始“白手创业”行动:首先与当地居民签订朽木的统一处理协议,不花分文就将这些资源据为己有;接着公开招标,请木器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第三步即面向英联邦国家召开销售订货会,结果订货商趋之若鹜,所有产品以每个14—18美元的价格被订购一空。这位旅行者净赚了一千多万美元。这位美国人有资金么?没有!他身上有资源么?也没有!他之所以能够“空手套白狼”、“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金”点子,更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能够迅速为自己创造、整合资源的能力,进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以,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能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创造资源或是进行资源整合,而这种能力也是衡量创业精神的核心指标。网景创始人、互联网最具传奇色彩的技术创新者和创业者安德森曾说:“创新通常非常简单,任何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完成。”虞锋不就是因为在美国等电梯时的偶然发现,由大楼内的显示屏而想到了国内的巨大市场,从而创立了“聚众传媒”。如今“聚众传媒”已经占领了全国楼宇视频传媒业务的一半以上,并正以每月1000个楼宇的速度快速扩张,亦然在强势打造着中国的第四媒体。所以,创业的“金”点子很可能就埋藏在你身边,只要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足够的警觉性能够识破它那虚伪的外衣,你就迈开了创业道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真正的创业者并不是追求个人的财富,而是追求自己的理想。真正的创业者把创业当作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创业者看重的是创业过程,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而这种提升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真正的创业者的激情来自于他的事业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选择了创业就是选择了面对更多困难、迎接更多挑战,而创业精神就体现在战胜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也有相应的要求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想创业,必须有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逐渐变化。这种理念在大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都存在,旨在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我们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和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三:创业者自身素养的培养显而易见,创业已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几乎每一学期,都会有较为大型的创业大赛;看看周围的人,总有许多在忙碌于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或创业的具体实施方案上。的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了自己创业道路上的探索。其中有许多被奉为榜样的创业成功者,例如创办“必特软件”且现拥有五家公司的上海海运学院的傅章强等,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因某种原因而创业失败的。纵观这波澜壮阔的创业大潮,失败的例子远远大于成功的案例。这不得不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鼓励,各大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大力支持,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们大多数同学的热情,但同时盲目创业跟风的现象也应运而生。大多数学生甚至在还没有明确好自己的方向以及没有完善好自己的创业规划的情况下,就唐突的投入资金着手实干,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又如何避免这些尴尬的局面、尽量减少创业道路上的坎坷而最终达到成功之巅呢?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那么大学生需具备哪些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呢?(一):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个人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必备的条件是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在琳琅满目的商业竞争中,我们如何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尤为重要。这时,就需要我们分析了解人们的需求,以人们的需求为基准点,寻找市场中的空挡或弱区或有潜力区,从而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更应时时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创造自己企业的特色等方面。当今创业案例中,大多数大学生都仅仅是盲目地复制别人创业的套路,缺少自己的思考及创新,以致于过早地夭折。我们应引以为戒。因而,我们需以一个思考的眼睛看着市场上的活动,寻找机遇、完善自我,向成功的终点迈进。(二):具备高效的执行力拥有了精而深的思考力后,我们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方向作出一定的规划,但涉及到具体的实施操作问题时,高效的执行力则十分关键。社会是在迅猛的发展着的,我们周围的事物也在瞬息不变的改变之中,我们不可能永久地停留在某点上或乌龟般的缓慢行驶着。时间与效率对于企业的竞争力的形成的关键作用已无可厚非。在这个世界里,人之所以有优秀与一般之不同,在于优秀者更有实现构想的能力。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另外,创业者也需有意识地开拓自己的交际圈,培养好自己的交际能力,形成一个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那些成功者肯定没有三头六臂,在创业过程中,也同样经常需别人的帮助,无论其个人能力多强,也不会一个人解决所有问题。譬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启动资金就完全来源于亲戚、死党朋友,其中还有几个人从杭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杭州,历经失败,却一直不离不弃。可见人际关系在必要时可以给一位创业者多大的帮助。因而创业者一定要培养好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三):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相辅相成。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创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训为先导,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为基础,通过高校以及社会的资源整合,营造适宜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创新创业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有创新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个体有创新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创新创业对个人来讲是一种生存方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同样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考验。创新创业是尽社会责任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在世界上就不可能有地位。继四大发明之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们能拿出来说一说的东西太少了。所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创新创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学习创新与创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创业创新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基础上融入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上,增强自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确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对于创业技能的学习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使学生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持续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市场机会相结合从而转变为社会财富的可靠保证,才有可能在社会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因此,必须在青年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从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