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OC注意:本课件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基本内容,不宜以之取代教学视频与教材的学习。要目从黄帝到神农氏,孕育出了中华原始的农耕文明;黄河、长江、珠江众多古文明地区并行发展,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多元的起源图谱;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正统;唐全盛时期,中国疆界辽阔空前;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与中国本土的道教一起对传统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时期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明代《天工开物》被誉为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代中国海上实力居当时世界第一,郑和曾带领船队七下西洋,在时间跨度、规模、里程上,都领先于哥伦布大航海;清朝建政之初,励精图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史称“康雍乾盛世”。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思想上,独尊儒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维护社会稳定;封建统治者也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维持专制统治。社会上,实行以宗族家长制为核心的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就整体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维护着社会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发展缓慢乃至停滞,形成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具体到十八世纪中晚期的中国,表面繁盛的中国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与困局呢?首先是人口问题:人口的急速膨胀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及自然资源等带来巨大压力。其次是行政层面或者说是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收受贿赂成为官员补贴生活的主要手段之一,攀亲结故、派系纷争日炽,行政无能、制度松弛、世风日坏。第三是民间社会的动荡:有清一朝,反清复明的诉求与抗争从未完全止息,民间“秘密会社”如雨后春笋。最后是思想文化上专制: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尊奉程朱理学为正统;康雍两朝“礼仪之争”,最终的结果是遣返耶稣会士,致使明清之际开始提升的中西之间文化交流阻断、西学式微。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续)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发起革命,逐步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也先后发生类似的革命或改革。这些国家利用国家机器,鼓励和保护资本,刺激商业,尤其是海外贸易和探险,与之相应的发明创造开始受到专利保护,学术研究、产业制造、商业贸易、军事政治开始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过程中,近代世界历史中两大互相联系同时又互相矛盾的潮流开始凸显出来:一是从前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各地区被整合为西方支配下的一体化的世界,相互之间联系和交往空前加强;二是世界在被整合为一体的同时又被分化为二,一是处于中心的、殖民的、侵略和掠夺的、日益富裕的资本主义列强,一是处于边缘的、被殖民的、被侵略和被掠夺的、日益贫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7至19世纪,在通往东方的路上,冒险性更强、野心更大的是英国和俄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先后派出卡思卡特、马嘎尔尼、阿美士德三个使团来华活动,所提要求基本相同,包括:派使驻京,在京设立商行,开放多处口岸贸易,以及割让珠山附近小海岛和广东省城附近地方各一处等。这些要求中侵略性极强,理所当然地为清朝政府所拒绝。俄国本来完全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16世纪下半叶,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17世纪中叶,俄国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和1727年,中俄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两国东段与中段边界。“十七世纪的大变动,不在传教或沿海的通商,而在全亚洲北部之更换主人翁。俄人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越乌拉山而侵西比利亚。此后勇往直前,直到太平洋滨为止。……俄国未占西比利亚以前,中西的接触仅在东南沿海一带,占领以后,中西的接触加添了北疆的长线。从欧亚关系史看,我们可以说:自17世纪起,欧人分两路侵略亚洲。一路自海洋而来,由南而北,其侵略者是西洋海权国;一路自陆地而来,由北而南,其侵略者是俄罗斯。两路的侵略,合起来,形成剪刀式的割裂。全亚洲,连中国在内,都在这把剪刀口内。这是亚洲近代的基本形势,诚数千年来未有的变局。”——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载《清华学报》九卷四期(1934年10月)蒋廷黻(1895-1965),湖南宝庆人,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的奠基人。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最先有实力用炮舰敲开中国大门的,是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一方面,英国国力迅速飙升:至182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取得垄断地位。另一方面,1825年和1837年,英国先后爆发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和缓和国内矛盾,英国进一步加紧了对外扩张和掠夺。而中国出口的丝织品、茶叶则给英国造成巨大贸易逆差。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了扭转巨大的贸易逆差,英国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从1800-1820年间,每年从印度等地走私到中国的鸦片约在4000箱左右,此后迅速增长,达到每年万余箱,1832年以后每年达到两三万箱,1838年以后更高达每年4万余箱。这其中,绝大多数是英国商人走私的。鸦片贸易不仅导致大量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国库空虚,物价腾飞,民生凋弊,也摧残了大量吸食者的身心,腐败了东南沿海的官僚队伍。林则徐等忧国忧民的官员呼吁严禁鸦片,并被道光皇帝采纳。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对华战争决定。同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的过程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通过签订《南京条约》及随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中国的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起到了促进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客观的催化作用。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最基本的依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续)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的通过发动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但是,中国毕竟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与连名义上的独立都没有、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为半殖民地。其二,封建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当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然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导致中国经济既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又有新的资本主义因素,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续)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所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概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这些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28-629.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奠定了阶级基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错综复杂,其中有,中华民族和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等。但在这些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有两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31页。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三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