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4/24第I卷(单项选择题,50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回答1—5题1.三湾改编最重要的意义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C.确定土地革命的方针D.提出了枪杆里出政权的思想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A.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我们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因为A.全国大陆基本解放B.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4.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不同,它首先反对A.主观主义B.宗派主义C.官僚主义D.本本主义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B.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C.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村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发展。回答6—9题6.中共在民主革命各个时期之所以进行土地革命,根本原因是A.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B.中共是代表农民利益的革命政党C.土地革命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之一D.农民受封建压迫最深,易起来革命7.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改变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依据是A.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C.农民对土地的要求D.农民对中国革命态度的变化8.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与以往的有关土地政策的主要区别是A.限制和打击富农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中农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9.探讨党的土地政策不断演变的情况,我们从中受到的启示不包括A.党的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础C.中共一直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D.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回答10—12题10.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A.前提是都反对帝国主义B.结果是都获得完全胜利C.合作形式都是党内合作D.两党军队接受了统一整编11.国共两党两次分裂的相同点是:①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两党分裂后,都出现了大规模内战③两次内战结果都以国民党彻底失败而告终④两次内战期间,日本都加紧侵华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2.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A.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必须坚持两党地位平等D.不需要外国任何帮助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回答13—15题13.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建立的下列统一战线的先后顺序是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人民民主统一战线③革命统一战线④爱国统一战线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14.下列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由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而出现B.两者构成不同C.两者组织形式不同D.两者纲领相同15.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是A.完成现代化建设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中国近代观代史上,中共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不失时机的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回答16—19题16.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第一次在中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是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开始1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没有A.党的工作作风问题B.国家建设的总任务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问题18.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政权同反动势力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20—23题20.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主要成就的是A.武汉长江大桥B.沈阳第一机床厂C.第一汽车制造厂D.大庆油田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了A.中国航天科技奠基人钱学森B.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C.“两弹元勋”邓稼先D.水稻专家袁隆平22.新中国体育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是A.容国团B.陈镜开C.许海峰D.郑凤容2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4.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25.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第II卷(50分,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秋收暴动歌》(节录)“拿起武装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1)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这支起义队伍后来进军___________,建立了中国民主革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2)你对“秋收起义成了功”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27.1962年1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有700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书面报告并作讲话。在总结“三年困难”的原因时。他指出: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你认为,当时刘少奇同志提到的“缺点”和“错误”是指什么?(2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2)另一位中央领导则认为,造成“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尊重并干扰了毛主席的意见。你是否同意?为什么?(3分)28.阅读下列四幅图表并回答:(1)四幅图表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哪一幅?()(2分)(2)为什么“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7分)(3)“文革”期间我国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原因是什么?(2分)(4)“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表明的政治常识的道理是什么?(2分)29.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我国历史根本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趋势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主要表现。(10分)30.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等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试述每条基本路线制定的主要背景、核心内容及实施结果。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17分)参考答案:1.A2.C3.C4.C5.B6.C7.B8.D9.C10.A11.B12.B13.C14.D15.D16.A17.D18.B19.B20.D21.D22.B23.A24.A25.C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毛泽东(1分);井冈山(1分);答案一:歌词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起义军攻打长沙严重受挫。答案二:歌词含义正确。因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27.(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2分)(2)否。(1分)对造成三年困难的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作了自我批评。(2分)28、(1)C(2分)(2)1967、1968年“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多亿元。(1分)“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文革”中最好的局面。(2分)但“四人帮”掀起“批林批孔”运动,形势重新恶化。(1分)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回升。(2分)由于“四人帮”的猖狂反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发动,局势重新陷入混乱(1分)(7分)(3)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2分)(4)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发展巨大影响。(2分)29、趋势: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分)主要表现:①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②社会阶级结构由多种成份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③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④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分)30、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背景: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上日程。(2分)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结果: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分)(5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背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而提出。(2分)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分)结果:造成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5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倾错误得到纠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分)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争斗。(1分)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积极性,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大成就。(2分)(5分)原则: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合手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