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杭州市萧山区六、八、九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和座位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第Ⅰ卷(24分)一、(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百舸.(gě)召.唤(zhāo)慰藉.(jiè)面面相觑.(qù)B.摭.(zhí)拾炽.热(chì)给.予(jǐ)瞠.目结舌(chēn)C.褪色.(shăi)吮.吸(shǔn)载.体(zài)锲.(qiè)而不舍D.戕.(qiāng)害不啻.(chì)蛰.居(zhé)自怨自艾.(àì)[解析]A项中“召唤”的“召”应读“zhào”,B项中“瞠目结舌”的“瞠”应读“chēng”,D项中的“自怨自艾”的“艾”应读“yì”。[参考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饿殍犄角按部就班真知灼见B.藐视消谴出类拔粹入不敷出C.惆.怅暄响铩雨而归毛骨悚然D.甄别静谧至高无尚良辰美景[解析]B项中的“消谴”应为“消遣”,“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C项中的“暄响”应为“喧响”,“铩雨而归”应为“铩羽而归”;D项中的“至高无尚”应为“至高无上”。[参考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天已经有些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有几颗星星。(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40)(2)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要逐步__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78)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3)然而是归家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63)A.暗淡熟悉不管还是B.黯淡熟悉不管和C.暗淡熟习只要还是D.黯淡熟习只要和[解析]“暗淡”和“黯淡”,两个词语常通用,前者多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后者多指心理暗淡,不明朗。“熟悉”和“熟习”,前者表示了解深透;后者表示掌握熟练。“不管”和后面的“都”呼应;“还是”和前面的“是”呼应。“不管”表示充要条件,“只要”表示充分条件。“还是”表示选择关系,“和”表示并列关系。[参考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28)B、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60)C、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76)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21)[解析]A项“百无聊赖”,聊赖:依赖;指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B项“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C项“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D项“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D项“无可厚非”不合语境,应为“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参考答案]D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90)B.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决不是偶然而发的诳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78)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是总是含着悲伤。(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55)D.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学习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34)[解析]C项“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后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参考答案]C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现在想,正像当初狼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群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93)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41)C.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11)D.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不动。(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79)[解析]A项因主客颠倒而造成语序不当,“狼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应该改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C项成分残缺,“读过”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文章”或的“的书”等;D项成分赘余,“停滞”已有“不动”的意思,因而删掉句末的“不动”二字。[参考答案]B7.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5)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40)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曾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49)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84)[解析]C项中《茶馆》不是长篇小说,而是老舍的话剧代表作。[参考答案]C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P37)(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柳宗元当时谪居永州),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孤独的样子)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学而大遗.遗:丢弃B.辱书云,欲相.师相:互相C.仆道不笃.笃:深厚D.如是者数.矣数:多次[解析]B项中“欲相师”的“相”是副词(一说代词),有称代作用,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讲为“我”。全句翻译为:想要拜我为师。这种用法在初中课文中也有:“杂然相许”(代“他”)(《愚公移山》)。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及时相遣归。(代“我”)[参考答案]B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皆出于此乎?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则群聚而.笑之D.而耻学于.师又挈挈而.东月出于.东山之上[解析]C项中“而”,都表示修饰关系。A项中第一句的“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句的“之”,代词,代当老师的人。B项中第一句的“其”,副词,有揣测作用,相当于“大概”;第二句的“其”,代词,“自己”。D项中第一句的“于”,介词,“向”;第二句中的“于”,介词,“从”。[参考答案]C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日.与其徒上高山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解析]例句“又挈挈而东”的“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去”。B项中“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A项“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愚蠢的人”;C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D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参考答案]B11.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相与枕藉乎舟中。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D.时不我待也。[解析]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宾语前置句。D项“时不我待也”,宾语前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定语后置。C项“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为定语后置,即“州之有异态者山水”;“皆我有也”判断句。[参考答案]D12.对甲、乙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两文都着眼于对“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的批判。B.两文都侧重于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C.甲文偏重于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乙文着眼于颂扬韩愈抗颜为师。D.甲文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原因;乙文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解析]甲文(《师说》)主要通过三组对比,分析阐明“耻学于师”的原因;乙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先秦孟子的话,到魏晋以来的世风,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参考答案]D[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向你告白,承蒙来信说想要拜我为师。我的学问不深厚,文章著作亦十分浅薄,仔细回顾一下自己心中,没有什么可供你学习的。虽然常常喜欢谈谈学问,写写文章,却不敢自以为是。不料你从京都来到永州,竟然会看中我。我自己衡量并没有可取之处,假如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人家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都不敢了,何况是做你的老师呢?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追随老师学习,现在(唐)则没听说有人敢为人师;有的话往往讥笑他,认为是个狂妄的人。只有韩愈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违反世俗当老师。世人果然一起认为他古怪,(背后)用手指他,打眼色示意,相互拉扯,加油添醋地非议他。韩愈因此得了狂妄的名声;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孤独向东去,这种情形已经很多次了。第Ⅱ卷(76分)三(12分)13.请找出乙文中与甲文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相类的一句。(1分)[解析]这里主要是要理解“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陋习。关键词:“笑之”。[参考答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1分)1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②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解析]①句注意“卑”“谀”等词的落实;②注意“群怪聚骂”“牵引”“增与”等词的落实。[参考答案](1)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1分);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1分)。(2)世人果然一起认为他古怪,聚集起来辱骂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