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西城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西城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1-18课。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据此回答1-2题。1.“男耕女织”所反映的典型经济形态是A.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C.计划经济D.自然经济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洋布的大量输入C.民族工业的兴起D.洋务运动的影响3.下列对汉代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田庄内的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B.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备微型的社会C.田庄内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D.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下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C.和商品经济发生联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此回答5-7题: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7.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A.商周到宋元B.西周到明朝C.秦朝到清朝D.汉朝到元朝我国古代封建城市的功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据此回答8-10题8.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文能载史,文学作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据此回答11-14题。11.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卖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12.“举头铁索(铁线)路行空(横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反映了科技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A、电报电话B、化学工业C、高架铁路D、火车的发明13.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14.“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和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应该出现于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义和团运动后D.辛亥革命后15.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两个图,图一(清初)至图二(清中叶)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转变。图中某国指的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中国的民族工业自起步起发展困难重重,先天即不足,后天又畸形,据此回答16-18题:16.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B.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C.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17.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机,这个“黄金时机”主要是指A.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世界大战B.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进行C.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覆灭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18.下列有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C.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D.政府提倡国货,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回答19-21题19.下图中人物为开辟新航路做出了贡献,他应是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2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通过打败阿伯船队,确立了海上霸权,垄断亚欧贸易长达一个世纪之久C.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家D.通过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和发展银行信贷业,使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2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据此回答22-25题。22.英国工业中普遍出现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丝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明中23.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的是()A.达比父子B.约翰·凯伊C.托马斯·纽可门D.约翰·麦克亚当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钢铁部门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不包括...A.贝塞麦B.西门C.吉尔克里斯特D.李比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计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农与商的地位随着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材料一:图一仙鹤与松树图二喜鹊与梅花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图五(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图一至图四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一幅图用四字词组概括其寓意。(2分)(2)依据图五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一贾谊《论积贮疏》(3)材料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2分)材料三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欺压、勒索百姓等。于是一种新政策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图三花瓶与月季花图四大象与玉如意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入反而成倍增长。唐宋以来,这种新政策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转卖凭证。很多商人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尤其是盐商。材料四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导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4)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4分)材料五:图六: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图七: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材料六“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5)依据图六、图七和材料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以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巨变?(6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在中国如此,在外国也如此。移民导致的历史变化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材料一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段基本吻合。(1)将材料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表框中表示出来。(6分)→→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