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010.4)学科:高一历史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面)1.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局面。但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主要原因()A.周边外族侵扰破坏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外戚临朝擅政D.横征暴敛穷兵黩武2.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棉布寸土皆有,而制造尚松江,浆然尚芜湖。”这句流传于明清的话说明了当时()A.出现了专业分工的商品集散地城市B.松江和芜湖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城市C.不同的城市纺织工艺有较大的差异D.政府扶植松江和芜湖两地的手工业3.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健全,健全时期的科举考试科目很多,最受到重视的是……()A.明经B.明法C.进士D.秀才4.关于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高下的限制B.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C.专制皇权被有效地削弱D.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唐人赵瑕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里的英雄是指……………()A.中央征服官员B.地方各级官员C.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D.守卫边疆的将士6.“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唐太宗“得人”最主要的途径是…………………………()A.任人为贤B.开科取士C.善于纳谏D.宽政安民7.中国古代历史常以皇帝谥号、年号、朝代名称或干支等方式来简称历史年代。“贞观十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A.皇帝谥号B.皇帝年号C.朝代名称D.干支纪年8.下列对武周历史的评价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为政苛滥,户口流移C.有智有谋,千古一帝D.无字坟碑,前无古人9.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工部B.户部C.礼部D.吏部10.唐朝西部疆域拓展超过汉朝,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顺畅,唐朝设立了两个管辖机构,分别是……………………………………………………………………………………………()(1)安西都护府(2)西域都护府(3)西安都护府(4)北庭都护府A.(1)(2)B.(2)(4)C.(1)(4)D.(3)(4)11.许多学者把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称为“文化的哥伦布”,主要是由于他们()A.像哥伦布一样开辟了到中国的新航路B.在东西文化交往中的作用等同于发现美洲C.与哥伦布共同承担到中国传教的责任D.比哥伦布学识更渊博1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A.李白B.杜甫C.陶潜D.白居易13.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表明………………………()A.宰相权力不断增强B.君主制越来越开明开放C.宰相的权力走向分散C.君主与宰相矛盾尖锐14.北宋实行文臣做地方官的制度,其主要积极意义是……………………………………()A.提高了官员素质B.增强了官府职能C.消除了军人乱政的隐患D.减轻了人民负担15.“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流行的俗语,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的突出特点是………………………………………………………………………………………………()A.中央集权B.强干弱枝C.外患频仍D.文人政治16.观察右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A.“元祐更化”B.“杯酒释兵权”C.“玄武门之变”D.“靖难之役”17.北宋时期国家经济相当繁荣,但财政上却总是捉襟见肘,其原因是……………………()A.文官制度B.变法失败C.冗官冗兵D.科举制度18.清代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源主要为()A.“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B.“蛮夷觊觎中土时日已久”C.“郑氏后裔偏安于东南一隅”你们固然没有异心,但你们的部下贪图宝贵,一旦把皇袍加到你们身上,你想不干,能行吗D.“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9.“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相同的是………………………………………()A.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反对B.用人不当,殃及百姓,人民反对C.改革内容一致,危及百姓利益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20.强极一时的宋与扎据北方的辽采取对峙相守的政策,主要是实施下列哪一政策的结果?……………………………………………………………………………………………()A.集权中央,文人政治B.废除丞相,君主独裁C.签订盟约,岁币外交D.进行削藩,恩威并重21.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统一蒙古各部B.建立元朝C.创立蒙古汗国D.发动一系列征战22.岳飞《满江红》词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中的“胡虏”和“匈奴”是指……………………………………………………………………………………………()A.匈奴族B.契丹族C.党项族D.女真族23.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24.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蕾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络,皆宽民力也。”这段谕诣说明南宋政府……………………………………………()A.对官吏知人善任B.注意减轻人民负担C.重视海外贸易D.善于理财扩大税源25.宋代海外贸易扩大的直接原因是…………………………………………………………()A.宋代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宋代已出现最早的纸质货币C.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很快D.宋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26.“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中,……中国……旧世界因成熟过度而在慢慢腐烂之中。即使在1840年之后,中国也并未进入资本主义,而是进入了一个变态的社会。”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中“成熟过度”意指()A.农业经济高度发达B.专制统治空前加强C.康乾盛世臻于辉煌D.名物考据整理完备27.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著作是………………………()A.西晋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B.唐代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C.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D.元朝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28.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有三大发明在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被高度评价,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三大发明是…()A.火药、指南针、造纸术B.火药、指南针、印刷术C.地动仪、造纸术、指南针D.水运仪象仪、火药、印刷术29.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元朝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台湾,这一专门机构是………………………………………………………………………………………………()A.台湾府B.澎湖巡检司C.台湾省D.西域都护府30.在下列哪部著作中,对欧洲冒险家远航至东方起到重大刺激作用的是……………()A.《一千零一夜》B.《马可·波罗行纪》C.《物种起源》D.《海国图志》31.由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应的趋势是……………………………………()A.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C.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增大D.中央与地方关系越来越融洽32.元朝时“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下列属于“腹里”的是…………………()A.台湾B.西藏C.泉州D.大都33.明朝有一种机构,各时期名称不同,都具有“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职能。该机构是……………………………………………………()A.内阁B.厂卫C.刑部D.都省34.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共涉及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中朝B.设立丞相C.设立殿阁大学士D.设立军机处35.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国家分裂、国力衰退C.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D.经济停滞,文化倒退36.赵翼《檐曝杂记》说清代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此言表明军机处的职能特点是……………………………………………………………………………()A.修改奏报B.审议圣旨C.执行军务D.秉承圣意37.“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诗赞颂的是……………………………………………………………………………………………()A.努尔哈赤B.郑成功C.康熙D.乾隆38.在乾隆时期,有一项国家级的工程被誉为“文治之极隆而儒生之殊荣”,它是……()A.编撰《古今图书集成》B.编撰《永乐大典》C.修建避暑山庄D.编撰《四库全书》39.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A.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仅限广州一地C.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活动D.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稳定40.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地图的东方一角,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文化专制主义B.天朝上国心态C.自然经济、闭关锁国D.君主专制影响二、简释与问答题(共60分)41.在历史上南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指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指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荆城(指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指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四:汉至宋朝,南北人口比例的变化图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33476062.9%662429637.1%——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1)材料一中反应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分)(2)材料二中反应出南方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3)材料三说明当时的南方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怎样?(2分)(4)概述材料四所反应的中国人口变化趋势(2分)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42.中央集权制(共8分)秦朝中央集权制示意图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表示政令下达程序表示上下隶属关系(1)请根据秦朝与隋唐的政治制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内容。(4分)(2)从上面两幅示意图可以得出,中央机构发生了怎么样的演变?(4分)43.概述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巩固统一多民族政权措施。(12分)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南宋统治者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商人如能招致外商,可授一定官职;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吏如能发展通商关系,也可以得到晋级的奖励。〔材料2〕雍正五年上谕:“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皇帝太尉九卿皇帝中书省六部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清世宗实录》〔材料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材料4〕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