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2.“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干涉世界各国内政3.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D.唯美国马首是瞻4.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说明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的支持③美国处于战略优势④苏美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A.B.C.D.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7在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写道:“一九六二年十月,苏联在加勒比海危机中和美国一度剑拔弩张,搞得十分紧张。”这里的“加勒比海危机”具体指的是A.美苏对中美洲的争夺B.拉美独立浪潮高涨C.古巴导弹危机D.美国对古巴的武装封锁8、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包括①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②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③美国、欧共体、日本三极格局形式④现在正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有人认为,眼下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是指下列哪两者的东扩()A.北约与华约B.北约与欧盟C.欧盟与北约D.恐怖与流感1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2.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已解体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一超多强局面形成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D.多极化格局形成13.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14.1979年苏联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持续78天的轰炸。其实质是A.高唱“人权高于主权”论B.实行“人道主义”干涉C.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5.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红底黄镰刀斧锤星)(白蓝红三色)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16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提出:“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若基于经济力量来考虑,这里可列入“多权力中心”的国家除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外,还应包括A.不结盟运动国家B.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D.中华人民共和国18.如图所示:当前,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反映了联合国在发展中的什么问题()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联合国面临着重大改革B.世界政治大国并起,联合国的作用已遭到削弱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D.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1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群雄并起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向20.2007年4月,普京再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④美俄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最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世纪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二1970年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37.89.4510.16.5100%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55.214.65.3100%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四共同体大部分原材料靠进口,而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原材料的主要供应者。第三世界国家还向共同体供应棉花等农产品,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的重要贸易对象┉┉进入70年代,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彼此协调立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共同体与之签定《洛美协定》。共同体同意在不要求“互惠”的情况下让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45个国家的工农业产品自由进入共同体国家,共同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建立和扩大原料加工业、制造工业和其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设施┉┉协定签定后,双方到1997年贸易额已达300亿美元,双方进出口基本平衡。───以上材料均引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2)根据材料二,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4)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洛美协定》签定后,双方贸易发展说明了什么?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史料研习、理论指导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对外关系。完成下列问题:(1)史料研习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材料二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请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理论指导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政策的制定还要考虑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外交方针、政策、原则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意义或作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改善中美关系美国: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的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国:应对苏联的威胁,同时也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问题讨论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要确定论文的题目,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新局面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24.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