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标文综37.T1[2011·北京卷]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1)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2)指出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选择要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序号资料1江南制造总局2“文学革命”3武昌起义4“自强”“求富”5三民主义6师夷长技以制夷7京张铁路8南京大屠杀9北伐战争10虎门销烟11中国同盟会12南昌起义课标文综37.T1[2011·北京卷](1)【答案】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解析】本题考查西周至秦汉政治体制的变化,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再准确表述。从最初“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到后来“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可以看出天下变局是统治阶层从出身世袭贵族到出身布衣。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变化主要应体现在地方上由分封制到郡县制,总体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2)【答案】基本原则: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作用:否定君权神授和批判君主专制;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法律文献的掌握情况。两者都体现了民主精神,但内容各不相同。1787年宪法主要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联邦制等原则,《人权宣言》主要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原则。作用应体现在对以往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新制度的开创性上。(3)【答案】经济政策:殖产兴业。具体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建立国营模范企业,扶持私人企业发展。推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化奠定基础。重视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忧患意识增长;仿效日本,维新变法。【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小问注意经济政策与具体措施的区别,较为简单。第二小问从内外两方面回答即可。外部即民族危机加深,内部即变法的需要。(4)【答案】选择主题示例: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序号:4,5,6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序号:3,5,11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序号:3,5,9,10,11,12补充的新资料:(略)简要阐释:(略)【解析】本题关键是找到贯穿某几条资料的主线或核心,然后将这条线索或核心表述清楚。补充的资料要贴近所找的主线或核心,稍加解释即可。课标文综13.T1[2011·福建卷]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课标文综13.T1[2011·福建卷]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土耳其社会习俗的变革。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传统力量仍然很强大,同时欧式帽尤其是鸭舌帽的流行又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所以整个材料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妥协。现代和传统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不存在真假的问题,B、C两项错误;百姓戴鸭舌帽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D项错误。课标文综41.T1[2011·福建卷]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T2.【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T4.【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课标文综41.[2011·福建卷]T1【答案】(1)内容: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差异: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政治制度。第(1)问,概括主要内容时要分开层次,把天皇的权力进行分类,如立法权、行政权和军权等。比较日本和英国时,首先要明确英国推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是个虚君,没有实权。比较时要主要强调双方国家元首权力的不同。第(2)问,注意“评析”的要求,要从原因和影响等多个方面入手。材料一与日本对外扩张的关系,要强调其专制性和军国主义特点。其对外扩张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T2【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的主要思想。第(1)问,其主要思想依据材料概括即可;“这一主张的背景”实际上也是维新变法的背景,问题转化以后就迎刃而解了。第(2)问,二人的相同点可从其阶级性上考虑,二人的不同点要仔细研读材料才可概括提炼出来。解题的主要关键语是“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T4【答案】(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原因: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及其法典。第(1)问,《拿破仑法典》保留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所以其向外输送的也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指的是被拿破仑侵略的国家进行反侵略斗争,据此可推断原因。第(2)问,材料二主要说明的是《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综述”实际上就是综合评价《拿破仑法典》。课标文综24.[2011·江苏卷][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T1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T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