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课时检测(十九)唯物论一、选择题1.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是基于()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④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①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③是能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原因,都符合题意,入选;②是实践的作用,④是意识的起源,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均不选。故选B项。2.对漫画《习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①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③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C漫画中的主人公,虽然下雨了,但是依然给花木浇水,这说明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要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④说法错误,按规律办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故选C项。3.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必胜信念,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胜利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要重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③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规律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第2页共4页解析:选D重视长征精神,说明要重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不属于哲学启示,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项。4.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也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科幻的魅力在于其()①具有独立性,能够离开科学事实而存在②具有创造性,基于并超越了科学事实③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再现真实的客观世界④能激发人们探索未来世界的欲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意识不能离开科学事实而存在;科幻是基于事实创造出来的想象中的世界,对科学事实有超越,②正确;③错误,科幻作品的创作发挥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科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科技发展对未来的影响,能激发人们探索未来世界的欲望,④正确。5.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①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调整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②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③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④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城市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②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①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项。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体会诗词之意境。诗词之意境在于它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一种令人意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的美。下列说法对以上理解正确的是()①“意”是指诗人对“象”的“妙悟”,是诗人本人修养的体现②“意”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第3页共4页③“意”具有自觉选择性④“意”与“境”难以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选A②表述错误,“意”不是诗人纯粹的主观想象。④表述错误,此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题目中,诗词之意境在于它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一种令人意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的美,“意”是指诗人对“象”的“妙悟”,是诗人本人修养的体现,“意”作为一种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①③正确,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问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论,然后考生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进行说明;其次可以从意识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最后可以从规律的属性的角度说明其符合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第(2)问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意义;然后可以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分析说明其重要性;最后可以从增第4页共4页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角度分析说明其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第(3)问属于措施建议类的解答题,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主题即可。答案:①“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体现了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了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③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③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它来自对祖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祖国文化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让“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挖掘其科学价值和文化意蕴;把“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应用到养生保健之中;开展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把“二十四节气”应用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