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29-131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5分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研究什么?板书:(鸡兔同笼)昨天已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鸡兔同笼,顾名思义,就是把鸡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师: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就像刚才同学讲的,这是一个数学问题。板书:问题师: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古人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也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在一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2.理解题意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头是谁的头,脚又是谁的脚,怎么脚比头多,这么幼稚的问题。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你能解这道题吗?还真有!师:对于大多数同学很有难度,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课本130页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样就简单多了。师:现在进入本课第一环节:目标导学,胸有成竹。生读目标导学:自读课本130页,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例题1的意思吗?2.你是怎样想的,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或者用表格、或者用图示法表达出来吗?3.解这道题,最多你有几种方法?请列举出来。二:自主学习3分师:对照目标导学,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本130页,现在进入本课第二个环节:自主学习,专心致志!好,看谁最专心。三、合作探究5分师:刚才在自学中,我发现所有同学都很认真、专注,我提议把掌声送给你们,并给你们每个小组加上1分。师:现在进入课堂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请小组长作好分工,组员轮流交流意见。四、展示赏学师:刚刚进行的小组交流中,同学们交流的很到位,我也参加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感觉受的很多启发,请各小组做好展示准备。现在进入课堂第四个环节:(展示自我,精彩呈现)学生分小组展示解题方法,每小组重点选择一种方法展示。每个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到前台展示。其他同学思考,你的方法跟他一样吗,如果不同,不同在哪里?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适时板书:方法应有:1.假设法,点拨,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少了26-16=10只脚,需要把鸡换成兔,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假设全是兔,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师: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就有4×8=32只脚,这样比实际的脚数多了32-26=6只脚,需要把兔换成鸡,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这多的6只脚就需要把3只兔换成3只鸡,这样就有6÷2=3只鸡,也就知道有8-3=5只兔了。2.列表法,点拨,师:如果先猜有8只鸡和0只兔,就有几只脚;和题目中26只脚相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怎么办?如果再猜有7只鸡和1只兔,就有几只脚,脚的只数怎样?(还少);如果把兔的只数再增加1只,鸡变为多少只,脚有几条?发现了什么了?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鸡和兔的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的总只数增加2只;反之,每减少1只兔,增加1只鸡,脚的总只数减少2只。这个2是怎么来的呢?按照这样的方法试下去,能不能得到鸡和兔的只数呢?你们感觉这种方法怎样?鸡3兔5时,还要往下列举吗。3.图示法。点拨,这三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方法,生:假设法。当头和脚的只数较多时,用列举法,图示法不容易找出答案。4.看来例题1我们是弄明白了,而且我们还总结了解题方法,接下了该干嘛了呢?对呀,我们要解决的其实是这个问题:出示鸡兔同笼。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这题的吗?抬腿法。5.介绍古人用的抬腿法:(见书第114页)小结:古人所用的“抬腿法”其实也是假设法中的一种思路,可见古人的解题思路是多么的巧妙。算术法: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6.老师查过资料,日本人也研究鸡兔同笼,他它不好意思叫鸡兔同笼,仿学我们叫龟鹤算。请看题:出示龟鹤算。思考: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出示:鹤-------------鸡(2只脚)龟-------------兔(4只脚)(学生解决“龟鹤同游”问题)古人法:112÷2-40=16(只)……龟40-16=24(只)……鹤假设法:(112-40×2)÷2=16(只)……龟40-16=24(只)……鹤“龟鹤同游”就是“鸡兔同笼”。7.人狗同行问题:一队猎人一队狗,两列并成一队走。数头一共五十五,数脚共有一百九。提问:看了“人狗同行”的儿歌,和“鸡兔同笼”比较,你有什么话想说?显示:猎人-----------鸡(2只脚)狗-----------兔(4只脚)提问:回想一下,从“鸡兔同笼”到“龟鹤同游”,再到“人狗同行”,你发现了什么呢?(再次显示:“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在课题上加上双引号),它就好像是一个模型!(板书:模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它的影子。想想看,鸡兔同笼问题还可以变化成什么问题?生:鸭和老虎;袋鼠和老鼠;提问:那鸡、鸭行不行?牛和马呢?五、检测评学。8分原来“鸡兔同笼”代表的是一种模型,那么这个模型在生活中有没有作用呢?下面进入本课检测环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分的机会来了,各小组准备抢答。哪个小组举手人数最多,就哪个小组回答。请看题:1、停车场停放了一些两轮车和三轮车。一共36辆,数一数轮子共有88个,两轮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2、课件出示)工地运来长度分别为8米和5米的水管25根,用它们一共铺设了173米长的管道。运来两种水管各多少根?3、篮球比赛中,投中进一球可记3分或2分。在一场比赛中,张鹏总共投进9个球,得了21分。问,张鹏投进了几个3分球?六、拓展延伸;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七、全课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本节课都有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问题——方法——模型——应用,遇到问题,先降低难度,然后寻找解题方法,形成解决这一类型题目的模型,最后学以致用,把它应用到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