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凡到过的人们都对这座美丽城市发出由衷的赞美。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城市范围上城区下城区(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等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城市总体规划一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南新城(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北部推进,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在钱江两岸建成城市商务中心。(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南城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城市总体规划二主城规划人口:185万下沙城规划人口:60万江南城规划人口:110临平城规划人口:50万义蓬规划人口:16万瓜沥规划人口:5万临浦规划人口:4万余杭规划人口:7万良渚规划人口:4万塘栖规划人口:4万(1)主城:湖滨(西湖)地区为旅游商业区,江滨(钱塘江)地区为城市新中心(商务中心)。(2)江南城: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3)临平城: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4)下沙城: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杭州地铁规划根据杭州地铁规划,杭州地铁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278公里。2011年前,杭州将建成快速轨道运营线路82.5公里,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建成1号线部分和2号线部分,1号线联结“一主三副”,服务临平城、下沙城、江南城、江干区、西湖区、下城区和上城区等城区的客流;2号线近期主要连接两个城市中心和西湖区、上城区、江南城及良渚组团。2020年前,建成1号、2号、3号、4号、5号线和7号线部分,形成杭州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体系。2050年,剩余6、7、8号线建成。地铁的建成将放大城市空间,从而为偏远地区的房产带来契机。城市十大新城13245678910扩张方向:城市东扩,北部推进,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杭州正在经历“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巨变。未来十座新城:1.江东新城2.临江新城3.下沙新城4.空港新城5.城东新城6.钱江新城7.钱江世纪新城8.滨江新城9.之江新城10.临浦新城城市规划与发展阶段规划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向东南发展,即钱江新城、滨江新城。第二阶段:城市向东、向北发展,即下沙、九堡区域的东部新城与北部大城北新城(以运河新城为先期开发,丁桥、田园版块两个综合体)。第三阶段:以钱江世纪城为首的沿江新城,包括江东新城、临浦新城等。重点发力即东部新城、北部新城、江南城三大核心。绿地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景观绿地:结合杭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山、湖、城、江、田、海、河”的城市生态基础网架,重点建设“四园(四个近郊森林公园)、多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廊(滨水绿廊、交通绿廊)”,形成“两圈(内外圈)、两轴(钱塘江、运河)、六条生态带”的生态景观绿地体系。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半景半城、景市结合”的城市格局,创造沿钱塘江两岸发展气势雄伟的新城景观。以江、湖、山、城为基盘,以绿色为基调,以主要河、路为骨架,重点建设五个景观面(西湖、钱塘江、运河、城市绿地、特殊地貌),五种景观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重要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雕塑、小品),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体系,充分表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举、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突出流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突出城市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布局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