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1页(共9页)高二语文第2页(共9页)丰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二语文2019.01本试卷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涂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生态文明是当下热词,有研究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自觉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就其具体内容来说,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道德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等方面。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人类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采猎、农耕、工业三个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后,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一背道而驰的结果,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缺陷”的深刻反思。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只看到了劳动积极的方面,而没看到它消极的方面。”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反思达到了高潮,实现了飞跃,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是“三本书籍”和“三个会议”。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生动揭露和深入分析了滥用农药带来的生态破坏。书中指出,如果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人类将活在“幸福的坟墓”中。该书一问世即产生轰动,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生态论战,带来了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被公认为宣传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环保的划时代经典之作。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震动世界。报告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呈指数增长,如果这种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地球的支撑力将达到极限,世界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由于该报告高举生态保护大旗,后来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深刻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和平、发展、环境三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将它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国际文献。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探讨全球生态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会后,西方国家开始积极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标志着从理念反思走向了实际行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将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式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人类走出工业文明困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骤。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宗旨是促进各国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上采取实际行动,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会议产生了《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两项重要成果,这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高二语文第3页(共9页)高二语文第4页(共9页)(取材于程红等人的文章)1.下列对材料第一段“生态文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人类在生活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B.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经济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C.是通过采取生态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达成的人类文明新境界。D.可以改变和重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曾先后发声,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的忧思。B.《寂静的春天》谈及生态环境问题将使人类活在“幸福的坟墓”中,发人警醒。C.《增长的极限》认为人口增长等五项因素运行方式的增长定会使世界面临崩溃。D.《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将“和平、发展、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后,世界各国开始积极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标志着从理念反思走向了实际行动。B.“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了人类走出工业文明困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C.“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内容,这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D.“三个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表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间对于生态文明缺陷的反思是十分深刻的。材料二当今中国,物阜民丰....,但对环境问题的集体焦虑降低了公众的幸福感。建设生态文明是应天道、合国情、顺民心的世纪伟业,理应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自然也应贯穿教育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行必要调整,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设计、综合运筹、分类开展。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向来主张在两个方面同时着力:一曰正刑罚,二曰重教化。前者以律法禁令设置红线,违令必究、枉法必惩;后者以伦理道德引导美善,“公”者褒之、“能”者擢之。二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也须在这两个方面用力,刑礼兼施,法治与教育相辅相成,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因此,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常规化、系统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问题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广域性,因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众多学科共同参与、建设联合教学团队,而且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各类课程和教材。现实情况是,众多学科都有学者探讨环境问题并开展相关教学,但存在诸多差异,往往不免自说自话或“鸡同鸭讲....”。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突破学科界限,打造多学科交流平台,凝聚共识、融会思想、整合队伍、集中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知识的精练化、系统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当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时,还存在课程良莠不齐....、教材辗转抄编、思想彼此扞格、知识相互矛盾等问题。这就急需组织精干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而对于学生这个主体,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与学生培养不同,大众生态文明教育难以模式化、系统化,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目标导向。例如,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应着重引导他们,。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他们身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前沿,必须引导他们,。对其他社会公众,,。(选材于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高二语文第5页(共9页)高二语文第6页(共9页)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B.物阜民丰: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阜:(物资)多。C.鸡同鸭讲:形容两个人的语言形式虽不同,但是各自保有其特点。D.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在新的形势下,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教育工作做出必要的调整。B.我们只要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常规化与系统化,就能将生态文明建设好。C.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众多学科联合的教学团队和渗透其理念的课程与教材。D.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课程、学生三个重要的因素。6.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结尾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将不遗余力保护一方山水之美、万代生存之资作为自己应尽之责②同时助其学会环保技术方法,树立合理消费观念,形成绿色消费模式③树立绿色价值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原则,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④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广泛宣传法律、政策,增强其环保意识与参与精神⑤树立正确政绩观,时刻挂怀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健康⑥另外还要赋予其相应的环保义务,助其摒弃利润至上的经营理念A.⑤①③⑥④②B.①⑤⑥③②④C.⑤①④②⑥③D.①⑤②④③⑥7.材料二第二段,作者认为“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在这两方面....用力”。请你说说“这两方面”所指的具体内容,并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对作者这一观点的理解。(5分)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选自苏辙《栾城集·巢谷传》,有删节)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高二语文第7页(共9页)高二语文第8页(共9页)A.会.泸州蛮乞弟扰边会:聚集B.顾.妻子不免寒饿顾:考虑C.逾月不厌.厌:同“餍”,满足D.予愍.其老且病愍:同“悯”,怜恤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久之.业成,而不中第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B.乃.命存宝出兵讨之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C.予以.罪谪居筠州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D.闻者皆笑其.狂恨其.不用吾言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巢谷一向力气大,于是就放弃了他原来的学业,积聚弓和箭,练习骑马射箭。B.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有个叫韩存宝的,尤其和巢谷交好,巢谷教他兵法,两人彼此交往,成为生死之交。C.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我因为和他是同乡的缘故,从小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操,知道他是一个在情势危急时值得托付的人。D.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我不远万里徒步来看望您,也不曾奢望自己的心意能被您明白,如今我已到达梅州了。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巢谷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弃文习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