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2018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一、默写(从8道题中选6道题。每空0.5分,共6分)1.①,,感慨系之矣。②,俶尔远逝,。③其西南诸峰,,,琅琊也。④然力足以致焉,,。⑤《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诗句是:,。⑥李清照《永遇乐》中,写词人此时潦倒落拓的诗句是:,,怕见夜间出去。⑦《八声甘州》中,表现清秋时节,冷雨过后,处处凋弊的诗句是:,。⑧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军士们阅兵前士气高昂,欢欣鼓舞的场面的两句是:,。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7题。(17分)材料一中国社会如何可以变好呢?多数青年着.眼到社会的黑暗一方面,在这问题前面彷徨、苦闷,以至于绝望。在他们看,这社会积弊太深,积重难返,对于每个人是一种推不翻的重压,纵然有少数人的努力也是独木难支大厦,这种心理是必须彻底消除的。我从前曾写过一段话,现在还觉得不错:“社会愈恶愈需要有少数【甲】(A.特立独行/B.一意孤行)的人们去转移风气。一个学校里学生纵然十人有九人奢侈,一个俭朴的学生至少可以显出奢侈与俭朴的分别;一个机关的官吏纵然十人有九人贪污,一个清严的官吏至少可以显出贪污与清严的分别。好坏是非都由相形之下见出。一个社会到了腐败的时候,大家都跟旁人向坏处走,没有一个人反抗潮流。势必走到一般人完全失去是非好坏分别的意识,而世间便无所谓羞耻事了。所以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他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物理的力不灭,精神的力更不灭,它能够由一人而感发十人、百人以至无数人。所谓“风气”就是这样培养成的。要复兴中国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道理原来很简单,分子不健全,团体决不会健全,我们的环境日渐其难,不努力决不能侥幸成功。现在许多人仍妄存侥幸的心理,以为我们在竞存的世界中,纵然没有能力,还可以卖老招牌,充空心大老倌,或是以为我们自己纵然无能,旁人也许会慷慨好施,助我们立国。这种心理最荒唐也最危险。将来我们的生存权必寄托于全民族每个分子的努力,这是确无疑义的天经地义。我们必须尊敬而且维护社会上一切环境困难而能挺身奋斗者,必须鄙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夤缘幸进者和颓废因循者。社会像生物一样,寄生虫愈多,也就愈易枯朽。无功受禄者与不才而在高位者都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日蛀蚀,夜蛀蚀,终久会将社会蛀蚀成枯壳。我个人深切地感觉到中国社会所以腐浊,实由我们人的质料太差,学问、品格、才力件件都经不起衡量。要把中国社会变好,须先把人的质料变好。我并不敢菲.薄现代青年,我总觉得现代青年大半仍在鼓里过日子,没有明白自己的责任,更不肯出死力去尽自己的责任,多数人徒以学校为进身干禄之阶,品格固不砥砺,学问也止于浅尝肤受。这种风气必须改变过,中国才真正有希望。改变风气是教育的事,但是教育却不仅是学校的事。学校以外的政教当局与整个社会也应该少给青年们以不良的影响。在过去,学校与社会都显然没有充分地尽他们的责任,应该自惭的地方甚多,彼此都需要严厉的自省与自责。我近来读了两部基督教会史,心里颇多感触。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与早期神父,除了圣保罗以外,大半出身下层社会,没有什么学问。他们处境又非常困难,内受犹太同胞的倾轧.,外受罗马政权的凌虐。然而在三四百年间,他们的势力遍于全欧,五六百年间,他们的传教士远达于中国长安,使耶稣教成为世界文化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没有一个更好的实例可以使我们明白少数人的努力能造成弥漫一世的风气。为着传布他们的信仰,他们【乙】(A.举步维艰/B.首当其冲),居隧道,饱猛兽;他们前仆后继,以牺牲性命为光荣。无论我们是否相信基督教,他们的精神确可令人闻风兴起。我们不必需要宗教,但必须有宗教家布道的精神。十几个犹太平民居然调动了全世界,难道十几个有为有守的中国人就不能把中国社会改善么?我们需要救世主,这救世主必定是少数人而不是全社会,而少数人却必有替人类2/5担荷.罪孽不惜牺牲身家性命的决心。亚门!(选自朱光潜《谈修养》,有删节)2.下列对材料一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下面加点词的读音分别是:着.眼zhuó菲.薄fěi倾轧.yà担荷.hèB.“相形之下见出”句中的“相形”与“相形见绌”词中的“相形”含义相同。C.根据上下文推测,“空心大老倌”替换为“绣花枕头”,语意变化不大。D.“进身干禄”中的“干”读gān,是“追求”的意思。3.文中【甲】【乙】两处适合填入的词语分别是:(填写序号)(2分)A.特立独行B.一意孤行C.举步维艰D.首当其冲4.有人认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是“不识时务”的表现,因为“当社会坏时,个人的努力是没有价值的”。对此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社会现实或者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3分)答:材料二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施一公出生于1967年5月。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清华园里的施一公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施一公注重全面发展,在高中期间,他就练习长跑,练过的项目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施一公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到1万米。他还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竞走项目的纪录。5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打破。施一公后来回忆道:“1万米竞走要绕操场走25圈,每走一圈都要打一次铃,提醒你必须要坚持。这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还是意志品质的锻炼,这种锻炼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受益无穷。”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施一公初到美国时,最先发现的差距就是英语不行。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背25个新单词。科研上,他勤思苦干,持之以恒。有一次,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生物物理学中重大理论,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施一公当场敏锐地指出导师在一个演算上的错误。从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毕业时,导师公开宣布“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学生”。自信心的重建,给施一公注入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的科研能力迅速提高。1997年4月,他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给他提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机制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施一公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2003年,由于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事业的成功也给施教授带来了优越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普林斯顿,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他拥有15亩土地。然而,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施一公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惊讶而敬佩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在他看来,“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在清华,施教授开始了事业的新征程。他现在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他说:“回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又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当你很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尽管清华已尽其所能地为施一公的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但仍无法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条件和环境相比。但这些毫不影响他回到祖国的兴奋与激情,他说:“从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到十大开国元帅中6位曾留学海外、23位‘两弹一星’元勋21位是‘海归’,海外留学人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他在博客中呼朋唤友:“虽然北京的空气还有污染,虽然中国的科技体制还不完美,虽然国内的文化氛围还不够宽容,但这里是你的家,你的祖国,这3/5里有你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他们对你充满了期望。而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正为施展你的才能提供了最好的舞台!。”(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5.根据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如果给施一公颁发一个奖项,下面选项最合适的是(2分)A.良才面面优B.拳拳赤子诚C.学业、事业卓不群D.意志、品质比金坚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施一公选择致癌原因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于2003年一举攻克这一难题,并因此荣获了“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B.施一公在求学期间注重全面发展,无论是练习长跑还是竞走,都为他今后从事的科研工作带来了益处。C.面对急需人才、急待发展的祖国,施一公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祖国,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D.海外留学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中国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恰好又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7.有人认为,施一公就是能够“使中国社会变好”的“人”,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三、完成下面两则选文,完成第8-9题(5分)【甲】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乙】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8.孟子云:教亦多术,是说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请你概括上面两则的教育之术分别是什么?答:9.如果你是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了下面这种情形,你会用上面哪种教育之术来教导学生,请结合化学课的具体情形讲明理由。在一节化学实验课上,一位同学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等到他做实验的时候,不是打翻了酒精灯,就是放错了化学药剂,他着急地向你求教……答: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2题(9分)倾杯柳永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①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②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③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注释:①切切:拟声词,蟋蟀的鸣叫声。蛩(qióng):蟋蟀。②鳞翼:鱼雁,古人以为鱼雁能为人传递书信。③争知:怎知。损:表程度,意为极。④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指酒宴上的欢愉和酒徒。10.在划线处填上正确的诗句。(每处1分,共2处,2分)柳永善写秋景,“高处不减唐人韵致”,意境高远,此词上阙即以秋雨蛩吟来烘托“离愁万绪”。其《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秋雨虫吟”的悲戚场景“,,。”此词下阙“想绣阁深沉”,想及家人闺中思我,和杜甫《月夜》起笔写妻子闺中望月思我“,”两句用了相同的笔法。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是(2分)A.词的上片写景,围绕“画出秋色”,描摹多种场景点染雨后夜泊的情状。B.“何人”二句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使词人思远之情油然而出。4/5C.“离愁万绪”点题,揭出词人内心活动,点明了这首词的羁旅行役题材。D.“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写自己像岸草、鸣蝉般孤独飘零,闲散无事。12.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首词下阙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5分)答: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8题(17分)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