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7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高一年级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016年4月A卷(共50分)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加点字语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玉枹‧(fú)慰藉‧(jí)衷心言笑宴宴B.脉脉.(mò)幽咽.(yàn)雾蔼视死如归C.樊.笼(fán)悄.然(qiāo)眷属忧愁暗恨D.青苔.(tái)悯.然(mǐn)虹霓信誓旦旦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辞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它的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具有楚地浓厚的地方特色。诗集《楚辞》是西汉刘向编录的。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或《诗三百》,现流传下来305首。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C.《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D.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既有“诗仙”李白,又有“诗史”杜甫,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诗歌流派,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的粗重和轻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人语响”反衬出傍晚深山的空寂,以此表现诗人心中的恬淡与宁静。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创作题材,“赋”“比”“兴”是创作手法。“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用了“比”的手法,“河水清且涟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了“兴”的手法。D.《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运用虚写的手法,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瑰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7丽神奇的世界。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画面,写出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自然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B.《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的优美意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了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C.《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体现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寄托着诗人屈原对祖国复兴的期望。D.《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位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胡瞻尔庭有县特兮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从之如搏景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B.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务必)C.甘心..匈奴(以......为快意的事情)D.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经验)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B.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女之.耽兮,不可说也C.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此臣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D.迁徙鸟举,难得而.制夫匈奴,兽聚而.鸟散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蚕.食天下,并吞战国B.迁徙鸟.举,难得而制C.禽兽..畜之,不比为人D.靡敝..中国,甘心匈奴二、本大题共五道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8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7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9.上文画线句运用类比说明和都是划时代的发现。(2分)10.文中“这个基础”是指。(2分)11.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中“相反”意思是说(2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2分)A.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B.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解决了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再去从事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活动。C.人类的思想意识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指满足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状况。D.认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可以从人们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入手。E.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决定着人们去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13、背诵默写古诗(共8分)(1),万里长征人未还。(2),使我不得开心颜!(3),池鱼思故渊。(4)银瓶乍破水浆迸,。(5),不尽长江滚滚来。(6),靡室劳矣。(7)诚既勇兮又以武,。(8)千呼万唤始出来,。三、微写作(10分)14.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春天已经来临,请写一段文字,描写在某一时刻你所面对的春景。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林冲(《水浒传》)马蒂尔德(《项链》)林黛玉(《红楼梦》)③小区里不少人遛狗时不牵,以至有人被咬伤。请您撰写一份倡议书,从狗咬人说起,号召大家文明豢养各种宠物。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7B卷(50分)四、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16.结合全诗,分条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0分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7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君子①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②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取材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注】①君子:指作者宋濂自己。②令后:好结局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师:以……为师。B.关吏絷.之絷:用绳索捆绑。C.闻晋约诸侯图.楚图:谋取。D.或可少售.其妄售:实现。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瑕客之.,问之如大夫久之.,乃得解B.尚得奠枕而.寝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问C.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贾人夏则资皮…以.待乏也1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无当”的一项是()(3分)①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②不祸楚国,无相见也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④是不可以空言白也⑤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⑤⑥20.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尊卢沙大言不惭,声称自己能游说楚王,因此一到楚国就受到楚国官吏的礼遇。B尊卢沙的大张声势和故作高深的表现,帮他先后几次过关,终获机会进见楚王。C尊卢沙以对晋等诸侯图楚形势的分析打动了楚王,并且很快就被楚王任命为卿。D尊卢沙大言无当以致于最后被劓鼻,作者认为他的引祸上身实际上是自作自受。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27题,共20分。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7材料一《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不得不佩服写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为是棍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