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题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题(十)一、选择题(4X12=48分)24.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渐形成了专制权力。中原各国的专制权力多由“卿室”主导,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国和秦国的专制权力则是由国君(“公室”)掌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西周分封的同姓诸侯集中于中原地区B.中原诸侯国更加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C.楚国和秦国传统的贵族势力比较薄弱D.宗法分封制在边缘国家首先遭到破坏25.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B.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26.下表为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研究成果。成果1关于当时宫廷的奢华、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行纪》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成果2《行纪》记载的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记载不符。成果3《行纪》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有大量准确而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和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成果4各种印刷本的《行纪》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可能是从波斯史籍中抄来的,也可能是马可·波罗只到了波斯。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该书是研究元史的重要资料B.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C.该书由阿拉伯人翻译并传播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27.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28.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撰文写道:“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民权者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这反映出A.对儒家思想不断否定B.梁启超转向革命救国C.革命比变法更得人心D.思想启蒙的发展历程29.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30.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该机构的设立A.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32.“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33.下表反映了各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变化,这说明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百分比)1750年1900年欧洲23.262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61.110.3A.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B.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C.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D.亚洲国家被排弃在世界市场之外34.1918年列宁向各地发出求援电报:“红色首都因饥荒而处于灭亡的边缘……我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要求你们毫不迟疑地支援彼得格勒。”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苏维埃政权还决定A.在彼得格勒发动工人、士兵起义B.没收地主土地并分配给农民使用C.农民必须按规定向国家交售粮食D.把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进行生产35.下图是1960年德国漫画家所绘的《戴高乐的欧洲之路》。漫画能够说明A.法德携手奠定了欧洲合作基础B.法国支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C.德国借欧洲联合提高大国地位D.法国促成了欧洲联盟的建立二、综合题(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保险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标准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2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摘编自蒋蔚《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和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我国借鉴苏联的模式,创建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5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职工提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的保障,奠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后,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停滞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重建。1993年后,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涉及社会救济、养老改革、住房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改革等多个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等保障制度政策的完善,扩大了各项保险的覆盖范围。——摘编自朱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同特点及作用。(12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晚清时期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批准者1882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光绪皇帝1884华盛纺织厂十年专利李鸿章1891天津自来火公司在直隶省境内享受制造火柴之专利权十五年北洋大臣1893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川东道1895张裕酿酒有限公司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掺夺。直隶总督1897汉口燮昌火柴公司先获准在湖北境内专利十年,后展限十年。湖广总督1899山东峰县中兴煤矿公司距矿百里内他人不得再用机器开采煤斤,十里内不许民用土法取煤。1900厦门电灯公司自股本集齐,禀明开办日起,专办二十五年。——整理自徐海燕《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研究(1859—1949)》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一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46、47三道题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标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宸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摘编自同礼《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9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明治政府,造就了“官报时期”。1875年,官方修订了报纸条例,其中就有“侮辱官吏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商业报刊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引起官方和民众的一致关注,它们大肆炒作对外战争理念,宣传对天皇的“忠”,以扩大销量。19世纪末,当权者吸收西方文化定位在德国的国家主义上,提出“和魂洋才”等口号。从1932年起,日本政府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禁止那些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同时逮捕文化人士多达3.4万人。为控制舆论,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1936年,政府将多家通讯社合并成立同盟通讯社,并规定:凡是新闻传播的电报,不论是发稿还是收稿,只授权于该社。太平洋战争时期,关于日方战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在整个战争时期,媒体被军方掌控,逐步走向法西斯道路。——摘编自陈力丹《论日本媒体“二战”时的法西斯化》(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媒体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的措施和影响。(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王导(276—339)出身于北方世家大族。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时,王导就与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西晋灭亡后,王导劝司马睿南渡江南。初到建邺,当地世家大族对司马睿的态度非常冷淡。王导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司马睿乘肩舆出游时,率领北方南渡的世族皆骑马随从。江南世族见到这种形势,就相率拜于道左。借此机会,王导劝司马睿重用顾荣、贺循等江南望族。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因此,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王导为丞相后,为了进一步获得江南世族的支持,向太尉陆玩请婚。当时南方大族在书法、语言等方面相效仿北方世族,中原语言是通行的语言,王导却主动学习吴地方言。为避免南渡的北方流民与当地世族产生矛盾,王导将他们迁至吴人世族力量较弱,人口稀少的会稽等郡。王导的这些举措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摘编自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在东晋政权建立过程中王导举措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导在历史上的贡献。(7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题(十)答案24.C25.C26.A27.B28.D29.B30.A31.D32.B33.C34.C35.A41.(25分)(1)背景:英国:有宗教信仰及教会慈善扶贫的历史传统;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6分)工人运动和社会大众争取正当权益的斗争。(1分)中国:新中国成立,政局相对稳定;受苏联社会保障制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