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二卷政治评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年甲卷(全国Ⅱ卷)政治非选择题分析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材料二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主观题解题步骤:审设问一要明确设问范围(既要明确教材模块,又要明确具体的知识点范围)二要明确设问角度(主观题设问角度一般划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问题——呈现方式:设问中出现存在什么问题、反映什么信息、概括什么特点等关键词。能力要求: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法:该类试题要运用归纳法,从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出发,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的观点即可。为什么问题——呈现方式:设问中出现原因、意义、作用、为什么、理由、分析合理性、分析科学性等关键词。能力要求: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法:该类试题可以从原因+意义、地位+作用、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予以解答,原因问题侧重于从过去回答,作用、意义问题则指向未来;意义类问题回答时坚持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此类问题必须联系材料作答。怎么办问题——呈现方式:设问中出现措施、建议等关键词。能力要求:侧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法:解答时一定要抓住主体,坚持由大及小,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联系材料。三要看分值,根据分值设置答题要点。一般情况下,14分、12分、10分的试题宜设置4个要点;9分的试题设置三个要点;8分的试题可以设置2-3个要点;6分的试题设置三个要点;4分的试题设置2个要点。•审材料一定要抓住材料的核心事件——某类主体参与某事件,重点分析其前因后果;出现引号的材料逐层分析即可。•回归教材根据设问及材料回归教材,尝试运用教材观点去分析或解决某类问题。•组织作答第一表述要言简意赅、层次分明;第二要注意答案要点间的逻辑性;第三要注意事理结合;第四要规范书写。38.【分析】(1)税收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征什么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等问题既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关系公民切身利益。党依法执政,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税收立法来完成税收管理体制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税收法定原则作为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宏观的角度看,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观层面看,能够促进税收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从微观层面看,能够保证税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而不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任意决定,从而达到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纳税人的权益。本题难度为0.371。•(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解析】38题:时政背景——依法治国第一问设问范围:政治知识,依法治国设问角度:为什么问题,可以从税收法定的必要性、重要性两方面予以解答。分值:12分——4个答题要点。该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答案】38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3分)有利于完善我国税收法律制度;(3分)可以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3分)有利于保护纳税人权益。(3分)38.【分析】(2)税收是重要的财政工具。论证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理由。包括原理(小微企业重要性)和现实(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两个角度,一是要指出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二是分析其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综合分析、说明扶持其的理由。本题难度为0.371。•(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解析】38题第二问设问范围:经济知识设问角度:为什么问题,可以从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现状、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的意义等方面予以解答。分值:14分——4个答题要点。该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答案】⑵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4分)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困难等问题;(4分)税收优惠可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3分)可以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分)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39.【分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题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形成的抗战精神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和回应这一重要大事,通过高考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9.【分析】(1)本小题是哲学题,问题指向具体明确,就是要考查学生对意识能动性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说明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抗战精神在战胜日本侵略者时的作用。回答该题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掌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要掌握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并对题干材料中有关抗日战争英雄群体、抗战精神及其作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提炼,要明确指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属于意识现象。在抗日战争中,抗战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激发了抗日的斗志,最终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简单地讲,一是把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阐发清楚,二是把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具体作用描述出来,就构成答案要点。【解析】39题:抗战胜利70周年第一问设问范围: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从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回答)设问角度:为什么问题。分析A事件对B事件的作用,可以运用分解思维,分别阐述A事件对B事件各个方面的作用。本试题中A事件=抗战精神,B事件=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社会实践。分别阐述抗战精神是精神动力;可以激发斗志和信心;可以克服困难即可。分值:10分——4个答题要点。该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难度:较难。【答案】39⑴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3分)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2)本小题是文化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解答本题可以分三步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正是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其次,要把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直接指出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最后,要强调,抗战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分析】【解析】38题第二问设问范围:文化生活知识,中华民族精神设问角度:是什么问题,可以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知识点回答即可。一方面抗战精神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分值:10分——4个答题要点。该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难。【答案】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3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2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2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分)(3)本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日本政界有人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企图。批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事实批驳,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铁证如山,罄竹难书。二是理论批驳,指出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言行的巨大危害,从价值判断上批驳,并能说明错误观点的危害性。用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暴行案例来批驳上述观点,对一个文科学生来讲这是不难的,也是对学生文科综合知识的一种检测,但仅仅用事实批驳还是不够的,得分不会高(参见评分量表)。所以,还要从世界公理良知、违背世界潮流、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破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和平和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等理论和价值的角度加以批驳。这里也涉及对学生政论文水平、理论视野、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等文科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中还是可以区分出学生文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差别的。这样,既用事实批驳,又从理论批驳,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论就站不住脚了。本题难度为0.405。•(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6分)等级水平分值等级描述分数解释水平35~6在水平2的基础上,指出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言行的巨大危害。掌握例证法,具有价值判断能力,并能说明错误观点的危害性。水平23~4在水平1的基础上,对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行从价值层面厚待分析批判。掌握例证法,并能对错误观点进行否定性的价值评价。水平10~2简要列举了一个相关历史事实,指出日本侵华的历史铁证如山,不容否认。能够使用例证法论证自己的观点。评分参考:【解析】38题第三问——开放性试题设问范围:生活与哲学设问角度:为什么问题,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等方面予以分析。等方面予以解答。分值:6分——3个答题要点。该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运用例证法予以解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难度:困难。【答案】⑶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制造使用生化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等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改变。(2分)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2分)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