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及途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一、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式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其奉献才智。二是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树立师德楷模,让广大教师学习。三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四是育人和尊师的关系。我院领导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重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二、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正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属性,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首先,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以人格塑人格”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这些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表率、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师德的重要意义,以高尚的思想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一句话能让人受益终身,教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能影响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就如我有一个同学,在其小学时因为口吃而遭人歧视,因此性格变得很怪僻。但其班主任始终没有放弃他,不仅帮他慢慢地治疗口吃,而且还常常让他上台演讲,从心理上战胜口吃。同学最终治好了口吃,而且还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去年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去那些令人羡慕的大公司,而是走上了一所中学的讲台。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要把老师的留在我身上的爱永远流淌下去,绵绵不绝!”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又是教师自身良好人格的体现。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人样儿”,给人以学习的模范。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特征中。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师德建设不仅对学生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引领作用。教师在每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起了决定性作用。师德建设对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把师德建设提到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次,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中央电视台曾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一个在小学就得过全国奥林匹克大赛奖的学生,进入中学后一直名列前茅,广泛受到老师的重视。就在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学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一次中段考试却退到了年级的第三名。这个结果使他一下很难接受。可就在他调整好自己,下决心搬回的时候,老师的责备、批评,让他这个从未受过批评的人一时难以接受,但他还是默默接受了现实,并且下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换回老师对他的喜爱。可他的努力换回的却是第八名的惨痛。他几乎是崩溃了,可与此同时,老师的批评不仅变成了冷嘲热讽,更甚的是,竟然罚他站在了教室后面。这种羞辱让他感觉无脸再见同学们,于是走进了网吧发泄。没成想的是,这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他恋上了网络游戏,尽管他的父母多次为他转学,为他辞去了工作,专找没有网吧的学校上学,上下学亲自接送,但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风采。镜头前,面对母亲的眼泪,他也仅仅表现出自己的茫然。可见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教师和一个只注重成绩的教师塑造的学生的差别。三、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途径。关注问题学生,注重情感教育教师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对生活产生热烈的感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必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来激发积极认识和意志活动。“至诚感天地”。因此,教师要以育人为己任,要像爱护自己子女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差生”,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哪怕问题提得再幼稚和无知,也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她)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的每一人闪光点并给予表彰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增强毅力、鼓舞士气。同时要树榜样,带动一般。对屡教不改的,也切忌采用简单的指责、当面呵斥、讽刺挖苦,以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对立,结果事与愿违。如,发现某生上课分神,教师可巧妙地走近该生身边给予提示,课后找他谈心,发现问题及时帮其解决,使他感到教师确实爱护他、关心他,自己不努力学习是对不起老师。更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终身的影响。这从有关教育四大支柱的观点更能说明。第一,学会认识,即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第二,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参与和合作精神;第四,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以不断的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从教育的四大支柱的内容来看,它更多地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呵护孩子尊严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选择批评场合,原则上最好以一对一,避人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提出批评,免得使对方受自尊心的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把握最佳时机也很重要,即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在最有效最易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进行批评。如有个学生,经常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多次教育,效果都不理想,一次在上课时他起来回答问题,但是由于其他同学还在底下讨论,他非常不高兴地要其他同学安静下来以便我听清他的回答。我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对他说:“当你在回答问题时,你非常反感有人在底下讨论,老师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而我们有的同学喜欢私地下讨论,不管他人的感受,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尊重之上,这就太不应该了,你说呢?"他低头不语,似有所悟。自那以后,在上课他不但不讲话,而且还制止他人上课讲话.批评学生时心平气和教师批评学生,态度要蕴藏期望,表情要充满关怀,放下架子,用和风细雨般的言辞与学生谈心、交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记得有一则伊索寓言: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使披着斗蓬的游客脱掉斗蓬。冷风拼命地吹,狠劲地刮,游客反而死死抱着斗蓬不放。而暖洋洋的太阳晒在游客身上,只几分钟,那位游客便取掉斗篷,坐在树荫下纳凉去了。这则寓言充分说明了春光融融胜过狂风暴雨,委婉说服胜过粗暴。干涉,毋庸置疑,心平气和地启发、开导是中学生思想转变的催化剂。教师雨露滋润般的情感教育会感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21世纪的合格人才完善自我修养,做好学生典范我们的教育一再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一定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一名经常迟到、早退,违反校规校纪的老师,又怎能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呢!所以,教师要塑造人格魅力,就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做人的榜样,最值得信赖和尊敬。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刻意去模仿和学习老师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无论老师的主观意识如何,老师的思想作风、学识才能、言语习惯、举止风度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做教师,无小事。我们必须从小的细节做起,从言谈举止、衣着仪表到气质形象做起;从兴趣爱好到为人处事做起;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的教师,才是学生效仿和敬佩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感召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的教师,才会使学生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洁的镜子,教师的言行随时随地地照在他们心灵的镜子上,留下抹不去的印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师者艰辛知多少,许身孺子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