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网ZXXK]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解析: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第五公理不是阻碍科学发展的陈腐理论。2.B解析:作者引用伏尔夫刚·波里埃写给儿子的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囿于成见的数学工作者因为缺乏披荆斩棘的革命胆识,遭受到的事业毫无成就的痛苦之深。3.A解析:B项说法太绝对。C项,违背常识的结论不一定就是阻碍科学发展的陈腐“理论”。相关内容:第2段“乍看起来,这条假设是与人们的生活常识相违背的。然而,正是从它与相对原理出发,爱因斯坦终于建立了轰动一时的相对论。”第5段“由于这种新几何学的结论违反人们的常识……这种几何学及其他的非欧几何学在天文学、宇宙论等中找到了应用。”D项“都经历了大破大立,建立在批判错误理论的基础上”不正确。文中“从这个新公理和其余的公理出发,他终于建立了一种崭新的非欧几何学”可以看出。4.C解析:“幸福和旺达一样自私,轻视他的‘沟长’工作”不正确。旺达只关心自己的私利,不履行个人应尽的职责,不关心大家的利益;幸福也关心自己家的收成,但属于个人对自家正当收入的正常关注,不与集体利益构成冲突。5.①“去年秋到今年春,雨水少得像猫尿。”说明自然条件不好,缺水。幸福上山时,看到自家的稻子像是营养不良的黄毛丫头。(1分)②“索姆的声音低低的,很没底气。”索姆回答幸福的问话时,有些迟疑,没有底气,说明他对自家稻田的情况不佳是心中有数的。(2分)③“到那时,大伙儿会怎么看我?”明知今年山上的水较往年小了许多,若是再不上心,稻子很可能要减产。但是比起自家的稻子,索姆更在意的是大伙对他的评价。(2分)6.①(情节上)旺达送稻谷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旺达虽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今年雨水不多,他家的收成却好,旺达对索姆的付出心知肚明;乡亲们都给索姆家送稻谷表示感谢,他也受到了感染。(2分)②(人物形象上)运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突出了索姆无私、勤劳、负责的品质。小说中的旺达自私、懒散,只顾个人私利,是作为索姆的对立面存在的。旺达送稻谷的行为,表现了他对索姆精神品质的认同和赞美,更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形象。(2分)③(主题上)升华小说主旨,更突出了乡村淳朴、和谐的人情之美。为大家着想的人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同和回馈,连旺达都送来了稻谷表示感谢。(2分)7.C解析:“反映了社会心态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解释错误。8.B解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在消费领域表现为,供给的产品质量不高、更多服务型产品缺乏,还落后于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9.(1)培养商业营销方面和互联网方面的人才。(2)相关产业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要。(3)进一步加大宽带网和基站建设。(4)打造智慧的物流体系和便捷的冷链运输。(解析:答案第(1)(2)点分别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概括;(3)(4)点答案从材料三中概括,第(3)点“基站建设”答不出或答成“物质保障”“提高网络渗透率”“普及率”等可酌情给分,第(4)点只要答出“发达的物流条件”“物流设备”即可给分。一共4点,每点1分。)10.D11.C解析:假指暂时代理。12.C解析:A项,“皇上当即接受了他的意见”错。B项,“会见粘罕后,还未返归朝廷”“受命辅佐”错。D项,“最终和谢宁一起壮烈殉国”错。13.(1)可是有关官员却遵循常规,要依照礼节追悼他,这不是用来平息公众的怨愤情绪的做法呀。(大意2分,关键词:有司,有关官员;所以,用来……的;靖,平息。1点1分。关键词和大意不重复扣分。)(2)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大意2分,关键词:聊,姑且;化,造化,指自然;乐夫天命,乐天安命。1点1分。关键词和大意不重复扣分。)参考译文: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原名李若冰。科举及第,担任元城尉(官职名)、平阳府司录(官职名)。靖康元年,李若水担任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官职名)高俅死了,按照旧俗,天子应当改变服饰表示哀悼,李若水上疏说:“高俅借助皇上宠幸占据高位,败坏政治军事,金国人长驱直入侵犯我国,他的罪过应该和童贯一样。他的死得以保全尸首(已经很幸运了),尚且应该追削他的官衔,抛尸示众;可是有关官员却遵循常规,要依照礼节追悼他,这不是用来平息公众的怨愤情绪的做法呀。”第二次上奏,皇帝才停止了这种做法。宋钦宗将要派遣使者出使金国,商议用金钱赎回沦陷的三镇,下诏选拔可以胜任使者的,李若水在候选人当中。皇帝征召会见了他,赐给他现在的名字(李若水),升迁为著作佐郎。出使金国,在云中(地名)面见粘罕(金国头领)。刚一回来,金兵已经南下了,又暂时代理为徽猷阁学士(官职名),副官冯澥跟着前去(出使金国)。刚(从金国往回走)在中牟(地名)驻扎,驻守黄河的官兵大惊失措因为金兵到了,跟随的人都谋划从小道逃脱,冯澥问李若水“怎么样(是否可行)”?李若水说:“驻守的士兵畏惧敌人而溃乱,怎么能够效仿他们,如今只有以死报国了。”下令敢建议撤退的一律斩首,众人才安定下来。靖康二年,金国人再次邀请皇帝出城,皇帝非常为难,李若水认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跟随皇帝一起出发了。金国人发动事变,逼迫皇帝退位,李若水抱住皇帝大哭,骂金国人为狗。金国人把他从营帐里拽出来,打破了他的脸,李若水倒在地上晕倒过去,围攻他的人都散了,只留几十个骑兵看守他。粘罕下令说:“一定不要让李侍郎有什么闪失。”李若水绝食,有人劝他说:“事情已经没有办法了,您昨天虽然骂了许多话,粘罕并没有恼怒,现在你如果顺从他,将来肯定就富贵了。”李若水叹口气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怎么会侍奉两个君主呢!”他的随从也来劝慰他说:“您的父母年龄已老,如果稍微屈服,还有希望回去看望他们。”李若水斥责他说:“我不会再顾念家里的事了!忠臣侍奉君主,只有死没有别的。然而我的父母,你回去以后不要马上告诉他们,让我的兄弟慢慢的告诉他们就可以了。”过了十来天,粘罕召见他商量事情,问起他为何不肯向金国臣服。李若水说:“帝王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归罪自己向宗内禅位,如今皇上仁孝慈俭,没有过失行为,怎能够轻易的废掉?”粘罕说宋钦宗不守信约,李若水说:“如果说失信就是过失,你就是最有过失的。”粘罕下令把他押下去,李若水回头大骂更加大声。到了刑场上,对他的仆人谢宁说:“我为国而死,是我的职责,无奈却连累到你们!”又骂不绝口,监刑的官员打破他的嘴唇,李若水吐血骂得更加激烈,最后被刀断头并割下舌头而死,时年三十五岁。谢宁得以回来,把当时的情形都详细说了。宋高宗即位,下诏说:“李若水忠义气节,无与伦比,我听到以后,都为他落泪。”特别追赠他为观文殿学士,谥号叫做“忠愍”。14.C解析:A项,这是一首七言古诗。B项,作者先动后静。D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15.①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2分)②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2分)③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2分)16.(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7.B解析: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精益求精: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锲而不舍: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一通百通: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18.A解析:A结合语境“白天攻,晚上钻,梦中还惦着它们”、“反正不攻下来就没个完”可以推断出答案A。19.B解析:B项意为征召,A项,通避,躲避。C项,辟易,退走。D项,开辟。20.C解析:C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他项中没有活用现象。21.C解析:C项为被动句。22.(1)谢灵运(2)杀青(3)崤山以东(4)父母(每空1分)23.①开会的具体时间应该说明②围绕去掉或者去掉以……为[来源:学科网]③开展、筹备、策划应为策划、筹备、开展④此致敬礼应该去掉。(每处1分)24.作文解析立意分析:材料作文中有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应成为立意的关注点,这也就符合了材料作文立意的开放性的特征,但众多的立意并不是都是最切合题意的,这就有高下之分。那如何找到最佳的立意呢,很简单,就是分析材料的主旨,材料的主旨就是最佳立意。这则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中的对比关系“普通运动员”“舒适区”“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困难中”“未掌握动作”,从对比中可知命题的意图是肯定不畏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的,因此应该抓住“困难”、“练习未掌握动作”、“超越自我”等关键词,确定最佳立意。参考立意:①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②追求极限,超越自我③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④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变顶点为新起点⑤越努力越优秀评分标准:参见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时评范文: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来源:学&科&网Z&X&X&K]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