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82017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追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民主的价值,应在一个社会价值体系中恰当定位并得到体现;民主的形式,是在与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有机匹配中内生性建构的。美式民主是世界上众多民主形式中的一种。它根植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与其相对超然的地理位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些因素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能拥有也不可能复制与模仿的。美式民主是维持美国既有强大地位的有力工具,这是政治现实。不过,这一工具主要不是甚至根本不是通过积极作为让美国更强大,而是通过让其他国家更虚弱、更动乱来维持其强大的。它的运作方式在于,把只适用于、有利于美国的美式民主包装成“普世价值”“必由之路”,向世界其他国家推销。当一些国家简单地把美式民主等同于国家强大并视之为灵丹妙药时,悲剧就已降临。美式民主扩张动摇他国的文化之根和价值之脉,美式民主不仅扰乱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动摇其文化之根、价值之脉。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中都孕育了自己的文化、积淀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不是单线的,文化发展更是多样的。只有这样,文化才有活力,才能生生不息,才会有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但美式民主的全球扩张改变了这种局面。当美式民主依凭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而在一些国家和民族粉墨登场时,这些国家和民族不能从历史发展逻辑与国际关系格局中认清自己落后挨打的原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无能,落后,不存在生命力了。美式民主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当一些国家和民族发现美式民主许诺的国家强大、社会安定、民众富庶无法实现,而是带来更多动荡、混乱、贫困和耻辱时,一种人们更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宗教极端势力反弹。这是经济政治上弱势的国家和民族对强势文化恶意侵蚀的病态回击。如果不是美式民主及其背后强势文化的粗暴干涉,改变其既有社会及其文化的演进轨迹,就不会导致其文化的病变。宗教极端势力反弹的初衷是针对美式民主及其价值观的,结果却对整个世界带来伤害。当美式民主偏执到走火入魔时,宗教极端思潮中就又多了一个品种:美式民主在全球扩张中那种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自恋心态,化区域经验为“普世”准则的自大心理,见不得差异、容不下不同的僵化作为,与宗教极端势力的所作所为有何差别?只不过是一个披着“文明”的外衣、装扮成“普世”的角色,一个肆无忌惮、赤裸裸罢了。美式民主在美国或许是橘,也许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可以留下一笔:但当它硬要走向全世界、包打天下时,就不可避免地变味为枳,甚至会变成为害世界的“恶之花”。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8(选自2015年6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植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美式民主,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形式和民主价值。B.美国把美式民主包装成“普世价值”“必由之路”,依凭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其他国家推销。C.一旦一些国家简单地把美式民主等同于国家强大并视之为灵丹妙药,其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D.只要美国不粗暴干涉,改变其既有社会及其文化的演进轨迹,就不会导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病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式民主口惠而实不至,给一些国家带来更多贫困和耻辱,造成极端宗教势力反弹。B.美式民主披着文明外衣进行扩张并偏执到走火入魔时,它见不得差异,容不下不同。C.经济政治上弱势的国家和民族对强势文化恶意侵蚀的病态同击,会伤害到整个世界。D.美式民主当它硬要走向全世界、包打天下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文明形成冲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标榜的民主,不是为了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一味照搬美式民主是行不通的。B.一些国家认为自己的文化不存在生命力,所以他们不能认清本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C.人类社会发展不是单线的,文化发展更是多样的;民主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D.美国如果一意孤行在全球扩张其民主,最终会搬起石头砸乱世界,砸伤白己的脚。【答案】1.D2.A3.B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8【解析】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D.“只要美国不粗暴干涉……”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如果不是美式民主及其背后强势文化的粗暴干涉,改变其既有社会及其文化的演进轨迹,就不会导致其文化的病变”。所以选D。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说法不准确,原文是“美式民主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当一些国家和民族发现美式民主许诺的国家强大、社会安定、民众富庶无法实现,而是带来更多动荡、混乱、贫困和耻辱时,一种人们更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宗教极端势力反弹”,所以选A。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因果倒置,原文是“这些国家和民族不能从历史发展逻辑与国际关系格局中认清自己落后挨打的原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无能,落后,不存在生命力了”。所以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季羡林:鲁青未了,懿范长存吕绍刚第一次知道季羡林,还是在上高一。当时读到一篇《赋得永远的悔》,怀念母亲和故乡的散文。年少之时,懵懂无知,世间各种情分,唯独对亲情的体味最浓。所以,一位老人的悔,比年轻人更平淡却来得更深沉的爱,瞬间击中了一位少年的心。第一次见到他,已经是若干年后。我在北京求学,学校举办《胡适全集》的发布会。他依旧穿着那套中山装,依旧精神矍铄,面带微笑,坐在主席台上。师长们曾对我说,季老最爱在未名湖边散步,带着他的猫,悠然自得。我没有亲见,但我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成为了北大精神的一种象征。他一生求知不已,学问渊博,视野高远,深刻地契合了北大守正创新,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主义情怀。他待人和蔼,与人为善,为文恬淡,意境悠远,代表着北大的博大与平和。他一生以学术为业,以师者为尚,桃李满园,是百年北大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典范之一。时至今日,在北大,默默无闻、甘为人梯、勤奋笃学。涵养深厚的老师们还有很多,是他们扛起了中国文化脊梁的一角。季老广为人知,源于他一系列的回忆散文、学术谈片。即使是一位普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8通的老人,走过了近100年,总有些东西,可圈可点。季老的不普通之处,在于他见证了百年中国知识流变史。跟同时代人相比,他的学术成就或许并非顶尖。然而,他以健康与乐观,见证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从留德十年,到解放前夕回国,创建中国第一个东方语言文学系,再到如今提倡传统文化,他的经历几乎可以符号化地阐述中国近现代以来,几代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从西出洋关,到洋为中用,再到反求诸己,树立中国意识,甘苦备尝的艰难历程。总理曾去看望他。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他却依旧关心天下时事,每天坚持听助手读《人民日报》,并写下《病榻思绪》,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位老人的智慧。他曾经与朋友相约,“何止于米(八十八岁),相期以茶(一百零八岁)”。后来又修改了目标,“要活到150岁!因为中国国富了,民也强了。”这份赤子之心,令人感佩,也传达出每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于是,我在思考,一个人如何才能长寿。除了先天的身体素质和后天的养生保健,恐怕还需要一股浩然之气,一种博大的胸怀,一个远大的理想,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与民充分结合的果决。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得住岁月的磨洗,才能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不放弃自己的初衷,才能在泰山压顶的时候,也能超越一己之私,积极进取,进而拥有一个豁达、丰沛的人生。从这层意义上说,季老不仅是北大的财富,是文化的财富,还是国家的财富。他的远去,是一份巨大的损失,这是一个渴望大师的时代,虽然,季老公开撰文请辞大师的头衔。可以料见,他的逝去,类似中国如何才能产生大师的话题,又将浮现在公众面前。渴望大师,也是渴望知识,渴望一份在浮躁的时代里能让自己心如止水的景仰。这样的一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然而,正如季老坚信“只要我们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悲,我们是大有可为的”一样,我们应该看到,还有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正在以奔涌的热情、坚韧的意志、踏实的工作、默默的牺牲,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披荆斩棘,肝脑涂地。多年后,再回首,人们会发现,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大师的时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局与长足发展,注定了这一点。季老曾写过一首《泰山颂》,“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表达着对中国发展与文化命运“屹立东方,亿万斯年”的相信。相信,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相信。如今,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在纷纷扰扰的百年之后,他终于可以放心地歇下来了,一个人,安安静静。相关链接:①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8‘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②“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③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季羡林·学术大家》)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羡林的亲情体味和平淡而深沉的爱打动了我,使“我”对这位跟同时代人相比学术成就或许并非顶尖的老人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感受。B.“鲁青未了,懿范长存”这是季老一生的写照,时时提醒我们以奔涌的热情、坚韧的意志、踏实的工作、默默的牺牲,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披荆斩棘,肝脑涂地。C.当今时代,是一个渴望大师的时代,也即渴望一份在浮躁的时代里能让自己心如止水的景仰,季羡林的离世,对当今社会,是一大损失。D.季羡林留德十年,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期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东方语言文学系,走上了东方学研究道路。5.文章前面说季羡林“要活到150岁”,结尾又说“他终于可以放心地歇下来了”,为什么?6.“鲁青未了,懿范长存。”联系文章概括季羡林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答案】4.D5.前面说季羡林想要活到150岁,是因为他有一份赤子之心,虽然国强了,民富了,但仍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智慧;结尾说“他终于可以放心地歇下来了”是因为他对中国发展与文化命运“屹立东方,亿万斯年”的相信。6.①求知不已,笔耕不辍,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②有信仰,有梦想,将个人命运与国与民充分结合;③有博大的胸怀,能放弃一己之私,有浩然之气,敢说真话;④待人和蔼,与人为善。【解析】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8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分析的每一个重点,注意结合语境,注意语言表述的不同。D.“留学德国期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东方语言文学系”错误,原文是“到解放前夕回国,创建中国第一个东方语言文学系”,所以选D。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此题的相关信息在第五段和后两段。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此题可筛选文中对人物评论性的语言,相关信息是第三段和“相关链接①”中温家宝对季羡林的评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赵古泥邵孤城赵古泥自幼学印,得虞城名家李翰章点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