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十)“变异与进化”课前诊断卷[选择题—高考考点练明]考点一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与判断1.(2017·广元市二模)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D.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C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如AA→Aa,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E2发生了碱基对替换,形成了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2形成E1时,E2中遗传密码发生了改变B.转运该氨基酸的tRNA是基因的转录产物C.基因E1和E2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或同一体细胞中D.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应的rRNA的碱基顺序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E2是基因,不含密码子,密码子位于mRNA上;转运该氨基酸的tRNA是基因转录形成的;基因E1和E2是一对等位基因,正常情况下,配子中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控制rRNA形成的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所以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变。3.(2017·德州模拟)下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①和③为同源染色体、④和⑤为非同源染色体B.④和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①、②、③、④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D.②和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联会解析:选C①含有的基因是fghj、③含有的基因是FGHJ,两者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说明①和③为同源染色体。④含有的基因是FGHK,⑤含有的基因是JmnO,④和⑤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且为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①、②、③、④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其中①、②为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③、④也是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⑤为非同源染色体;②与④有同源区段,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会发生联会。4.(2017·日照模拟)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B.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突变性状对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解析:选B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A变为I后,I不能与T配对,突变后的DNA分子中A—T碱基对被替换;因只一条链上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所以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两次复制后,有1/2的DNA分子仍含原基因;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即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突变的性状有害还是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5.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解析:选C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突变体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6.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如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是由于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B.②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C.③是由于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D.④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解析:选B①是由于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体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③是由于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④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考点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7.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培育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野生型青蒿,筛选可能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B.选择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再连续自交,筛选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C.提取抗病基因导入易感病高产青蒿体细胞中,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D.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得F1,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解析:选D通过人工诱变,可以使青蒿植株的基因发生不定向突变,其中可能会出现抗病和高产的突变,通过筛选就可以获得所需性状的个体;通过杂交可以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再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可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新品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植株,还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再通过人工选择,才能获得所需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8.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以两种方法进行育种试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传粉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C.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D.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基因型频率相等解析:选C该育种过程仅关于一对等位基因,不涉及基因重组;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D基因频率逐渐增加;第一种育种方法后代能更早地获得符合要求的品种,育种效率更高;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1中Dd的基因型频率相等,第一种育种方法F2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2/5,第二种育种方法F2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1/2。9.(2017·西安模拟)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二倍体),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经③处理获得的是由染色体加倍而成的多倍体植株D.经③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约占1/4解析:选C在杂交育种中,通过反复自交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由于F1中植株的基因型是相同的,故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由于该番茄植株是二倍体,故其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而培养成的是纯合的二倍体植株。育种要求是获得高蔓抗病番茄植株,F1产生4种类型的花药,故经③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约占1/4。10.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c的二倍体小野果。下图为某科研小组以基因型为aa的野生猕猴桃种子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无籽猕猴桃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过程④⑦可能都用到秋水仙素C.过程⑤的两个亲本存在生殖隔离D.过程⑥得到的个体没有同源染色体解析:选D过程①产生了基因A,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过程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发育着的种子或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④是先使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AA的幼苗;过程⑤的亲本是AA和AAAA,两者杂交的子代为AAA,不可育,说明这两个亲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过程⑥是将外源基因导入三倍体中,获得的AAAB还是三倍体,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11.(2018届高三·郑州检测)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甲种A1A1×a1a1―→A1a1(植株Z)植物红色白色粉红色×―→植株X不可育――→①植株Y可育乙种A2A2×a2a2―→A2a2植物红色白色粉红色A.植株X有3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解析:选C基因型为A1a1和A2a2的个体杂交,产生的植株X的基因型有4种:A1A2、A1a2、A2a1、a1a2,比例相等,即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X含有14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有28条(14对)染色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形成1个四分体,共形成14个四分体;由于“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故甲植物与乙植物的配子形成的合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联会,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也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植株X可通过低温处理或者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植株Y;如果对植株Z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基因型变为A1A1a1a1让其自交,由于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3种及其比例为1/6A1A1、4/6A1a1、1/6a1a1,所以子代开白花的植株(a1a1a1a1)占1/36。考点三生物的进化12.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解析:选A种群越小,种群数量减少时,对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因此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生物的变异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会导致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降低,由于隐性基因可以在杂合子中保存下来,因此不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新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只是对变异起选择作用。13.(2017·合肥质检)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解析:选B据题意知,A的基因频率为0.3+1/2×0.4=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