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典例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硫酸典例剖析[例1]向50mL18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解析:18mol·L-1的H2SO4是浓硫酸,在50mL中H2SO4的物质的量是0.90mol。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CuSO4+SO2↑+2H2O在“充分反应”的限定下,似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45mol,但是,事实上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逐渐消耗,而且有水作为生成物之一逐渐积累,而使得硫酸逐渐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硫酸不再跟铜发生反应,可见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解答本题的主要失误在于没有理解题意,没有按“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这一关键性的指导语去考虑问题。答案:A点评:本题通过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半定量判断,考查思维的严密性与整体性,题目本身并不是一个计算题,也不含有多少计算因素,考查的形式是一种逻辑论证。同时,解题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注意在“量”上,还必须注意“质”的问题,因为许多化学问题涉及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思维方法。[例2]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SO24。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方案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答:方案甲方案乙方案丙解析:三个方案可作如下分析:(1)方案甲先向试液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氯离子结合而生成的氯化银,一种是与钡离子结合而成的硫酸钡、亚硫酸钡、碳酸钡、磷酸钡(即试液中可能含有SO24、SO23、CO23、PO34)。上述沉淀中只有亚硫酸钡、碳酸钡、磷酸钡能溶于盐酸,因而此方案不能确证试液中含SO24离子。(2)方案乙先向试液中加入盐酸不产生沉淀,这排除了试液中含有Ag+离子的可能。然后再向此酸性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只有硫酸钡不溶于盐酸而呈白色沉淀,排除了其他离子的干扰,因而此方案是正确的。(3)方案丙与方案乙相似,不同之处是用硝酸代替了盐酸,用硝酸钡溶液代替了氯化钡溶液。由于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SO23离子氧化成SO24离子,因此不能排除SO23离子的△BaCl2溶液足量稀HCl足量稀HClBaCl2溶液足量稀HNO3Ba(NO3)2溶液干扰。答案:甲方案不严密,因为含有Ag+而不含SO24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乙方案严密,因为含有SO24的无色透明溶液才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丙方案不严密,因为含有SO23而不含SO24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点评:SO24检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检验和离子推断时一定要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本题兼顾考查同学们的文字表述能力。[例3]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3)热的浓硫酸分别与铜片、木炭和硫粉等反应。()(4)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8)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解析:(1)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易挥发。(2)磷酸是高沸点的中强酸,利用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制弱酸的原理制磷酸。(3)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将不活泼的金属铜转化成硫酸铜,不仅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了酸性。浓硫酸与碳、硫反应只表现强氧化性。(4)浓硫酸吸收混在上述气体中的杂质水蒸气。(5)常温下,浓硫酸和铝、铁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和浓硫酸继续反应。(6)浓硫酸间接吸收胆矾晶体中的结晶水,使之变成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7)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HBr、HI、H2S具有强还原性。(8)浓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又具有脱水性,可使有机物炭化。答案:(1)C(2)A(3)与Cu反应表现A、B;与S、C反应表现B(4)E(5)B(6)E(7)B(8)A、D点评:硫酸在化学中扮演多项“角色”,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无须“死记硬背”。[例4]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工业上却在废铜屑与热的稀硫酸混合物中,通入空气制硫酸铜溶液。(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利用铜制备硫酸铜溶液还有什么方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解析:在稀H2SO4存在的条件下,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CuO,迅速溶解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生成CuSO4。第二种方法是先将铜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生成CuO,再与稀硫酸反应。以上两种方法共同的特点是O2作为氧化剂,稀硫酸只起酸的作用。第三种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铜直接与浓硫酸反应,反应中硫酸不仅起酸的作用,还起氧化剂的作用,被还原为有毒气体SO2。答案:(1)方法一:2Cu+2H2SO4(稀)+O2=====2CuSO4+2H2O(2)方法二: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方法三:Cu+2H2SO4(浓)=====CuSO4+SO2↑+2H2O第一种方法最好。若制得1molCuSO4,第一、二种方法只需1molH2SO4,而第三种方法则要用2molH2SO4,而且生成的SO2又造成大气污染。第一、二种方法比较,第一种方法在溶液中反应较易进行,且进行得充分。从以上分析可知第一种方法处理废铜屑最好。点评:选取制备方法的原则一般是:①操作便利;②原料用量少且经济易得;③没有污染。[例5]将质量分数为p%的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得到质量分数为q%的硫酸。则下列关于p、q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p<2qB.p<2qC.p=2qD.p≥2q解析:水的密度当视为1.00g·mL-1,硫酸溶液的密度必大于1.00g·mL-1。令题给q%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g·mL-1,显然ρ>1.00。设将VmLp%的硫酸溶液与VmL水混合。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0.1%00.1%11pVmLmLgVmLmLgpVmLmLg依题意有:%00.1%qp即有:ρp=ρq+q即:qpq=ρ>1q>p-qp<2q。显然,若ρ<1,则p>2q。本题也可巧解:设加入与p%H2SO4等质量的水,加入后必然使q%=21p%。但因水的ρ(H2O)小于ρ(H2SO4),故等体积水的质量必然小于H2SO4溶液的质量,加入后导致溶液浓度大于21p%。答案:B点评:通过本题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密度大于..1.00g·cm-3的溶液被等体积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大于..稀释前的21;而密度小于..1.00g·cm-3的溶液被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小于..稀释前的21。[例6](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试用下图6—3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①②③④装置图6—3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B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可验证的产物是,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解析:(1)浓硫酸有氧化性,加热时氧化性更强,木炭粉有还原性,两者相互反应,浓硫酸被还原成SO2,木炭粉则被氧化成CO2,反应得到的三个气态产物是SO2、CO2和H2O。(2)实验的目的是要将三种气态产物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④是反应发生器;①中有品红溶液,可联想是用来验证SO2;装置③中装有某种水溶液,显然③可用来验证CO2;②是反应管,②可验证水蒸气。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水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气,所以必须先用②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SO2和CO2,不然就不能确证水蒸气一定是反应产物;由于SO2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因此从②出来的气体必须先经过①验证和除去SO2后再进入③验证CO2,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连接顺序应当是④②①③。(3)A瓶中品红溶液褪色,可证明产物中有SO2,C瓶溶液不褪色说明进入C瓶的气体中已没有SO2,从而推断出B瓶的溶液作用是氧化吸收从A瓶出来的气体中全部SO2,因而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这时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4)因为②是验证水蒸气的,所以其中固体药品必是可与水结合,而且有可观察到明显现象变化的物质,中学生熟悉的是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或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粉红色。确定②装置位置的理由如(2)中所述。(5)由于从①中C瓶出来的气流中已确证没有SO2,因此③中所盛溶液必定是澄清石灰水,用来验证气流中的CO2。答案:(1)2H2SO4(浓)+C=====CO2↑+2H2O↑+2SO2↑(2)④→②→①→③(3)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将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4)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5)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CO2(二氧化碳)点评:用题目给定的零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用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主要考查实验的总体设计,所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确定装置位置的理由,所给试剂的作用,判断装置中未指明的固体药品或溶液的名称,各部分装置可验证的产物,以及所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因综合性较强,要求能力也较高。[例7]现有Na2SO3溶液和稀H2SO4两种溶液。设计一个实验区别它们。所用试剂只有BaCl2溶液,仪器只有试管。试写出鉴别过程和△结论。解析:若向两种溶液中均加入BaCl2溶液时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没法根据该步的现象加以区别,再考虑:①生成沉淀的性质不同,一种能溶于酸而另一种不能溶于酸,②除生成沉淀之外,另一种产物分别为NaCl溶液和稀盐酸,故可借助于此产物加以鉴别。答案:取两支试管,各加入两种试样,然后向里面各加入足量BaCl2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取一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到另一支试管的沉淀中,若沉淀溶解,则取清液的试管中盛的为稀H2SO4,另一支盛的为Na2SO3;若沉淀不溶解,则结论相反。点评:只把注意力集中在BaSO3和BaSO4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此题则无法鉴别。但隐藏在反应之后的物质却能帮助解决。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