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龙岩市非一达标校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非一达标校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大盂鼎因作器者是西周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下图为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青铜铸造以生活用具为主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宣扬殷周易代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A.材料看不出,铸造青铜是以生活用具为主。B.当时的文字应该是大篆。C.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不是占卜的卜辞。D.材料是强调周文王,周武王创立国家,体现了西周取代商朝的合理性。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要求学生结合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商周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两者的共通之处是()A.主张克己复礼B.通过教化使人从善C.批判无道君主D.认为“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可知,孟子、荀子虽然关于人性论的观点相反,但都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的主张,也就是都认为通过儒学的教化功能可以使人从善、成为圣人,故B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思想,排除。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是孟子的人性论观点,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据此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儒学的()A.理论化B.神学化C.功利化D.思辨化【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该思想将儒家思想神学化,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需要掌握天人感应思想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的分析理解,结合天人感应思想的特点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天人感应思想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答案】C【解析】A.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体现不出本国,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B.材料没有体现出中朝平等的外交关系特征。C.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次的书籍以儒家经典居多,而儒家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到了朝鲜,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D.朝鲜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思想。材料中看不出开始接受的特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对外的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代中朝关系的特征,还要搞清楚中华文化的载体的特点。5.王守仁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答案】D【解析】A.王守仁是明朝的心学代表,仍然属于传统儒家思想,不属于近代民主思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也没有史实证明王守仁的观点“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排除;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四民异业而同道”即古代的士农工商,只是从事职业不同,他们道是相同的,结合所学知识,王守仁是明朝心学代表,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王阳明的观点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本题以王守仁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6.蒲松龄指出,明代中后期“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起始)于此”。钱大镛的《明文在•凡例》中有言:“古书俱系能书之士,各随其字体书之,无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由此可知()A.宋体字是宋代所创的一种汉字书写体B.刊本起始于明代中后期C.书工的出现推动了印刷字体的形成和发展D.活字印刷在明朝开始出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起始)于此”、“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书工的出现推动了印刷字体的形成和发展,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活字印刷术发明在北宋,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明朝印刷术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起始)于此”、“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印刷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如图为明代彩绘的《圣迹图之退修诗书》。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A.春秋私学的兴起B.孔子编订六经C.明代的绘画艺术D.明代书院讲学之风【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明代彩绘”、“直接证据”和图示可知,该绘画可以直接用来研究明代的绘画艺术,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直接证据”,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需要掌握明朝绘画史实。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彩绘”、“直接证据”。本题考查对明朝绘画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8.在李贽眼里,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因此他告诚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这表明李贽()A.否定“君权神授B.反对君主专制C.主张人民主权D.反对崇拜权威【答案】D【解析】“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因此他告诚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表明李贽反对崇拜权威,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因此他告诚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9.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人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中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人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中矣”可以看出李时珍在索中求实创新的精神,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需要掌握李时珍的成就和精神。解题的关键是对“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人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中矣”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李时珍的成就和精神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0.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曾积极主张“保教”,立儒学为国教,作为安法的重要理论根据;后失败流亡日本,公开反对保教,告诫其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梁启超思想的西化C.意识到思想自由的重要性D.儒学主张违背时代的需要【答案】C【解析】“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曾积极主张“保教”,立儒学为国教,作为安法的重要理论根据;后失败流亡日本,公开反对保教,告诫其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表明梁启超意识到思想自由的重要性,故C正确;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曾积极主张“保教”,立儒学为国教,作为安法的重要理论根据;后失败流亡日本,公开反对保教,告诫其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梁启超的思想,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通俗新颖,富有哲理性。11.《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部分标题:一、“天下”的破灭,华夏中心的“天下观”,中国不“中”,体制屈从近代国际体系,“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这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有利于()A.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B.消除民族危机C.深化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D.巩固朝贡体制【答案】A【解析】“一、“天下”的破灭,华夏中心的“天下观”,中国不“中”,体制屈从近代国际体系,“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有利于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一、“天下”的破灭,华夏中心的“天下观”,中国不“中”,体制屈从近代国际体系,“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12.孙中山指出,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这说明其主张()A.调整国民革命策略B.致力中国民生建设C.一般平民共享民权D.开始实践三民主义【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可以看出孙中山主张一般平民共享民权,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涉及的是民权,没有体现民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的实践,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民权主义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民权主义的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3.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重视群众的力量B.逐步完成中国化C.开始关注中国国情D.正在指导中国工人运动【答案】D【解析】“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表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中国工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对“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的分析理解。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14.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在1937年9月的《反对自由主义》文章中,指出自由主义源自“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强调在“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这反映出()A.自由主义不符合国情B.民族危机压缩自由主义空间C.日本全面侵华促成国共合作D.中共主张反对自由民主【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中毛泽东明显强调要反对自由主义,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