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章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满分50分)1.关于生物防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防治的制剂产品稳定性很高,应用技术简单B.生物防治对生态和环境也有副作用C.生物防治可以全部代替农药D.治理生物性污染,生物防治是惟一途径解析:选B。生物防治要充分遵循生态学原理,应用技术复杂,稍有不慎,引进的天敌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产生巨大的副作用。生物防治不能全部替代农药,生物性污染治理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生物防治只是途径之一。2.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某生态工作者总结工作,为了加快当地生态资源的恢复,在过去的三年中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并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大量增加本地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B.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外来物种入侵该地区后可能会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外来物种入侵将丰富本地物种基因库解析:选C。不适当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二是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3.20世纪初,我国引入水葫芦,直至70年代,它作为水质净化植物推广,而现在被列为入侵物种。下列有关水葫芦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我国后缺少天敌B.在较短的时间内,因不适应环境而淘汰C.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解析:选B。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一般会缺少外来物种的天敌,从而使其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种群数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而入侵物种的大量繁殖,将会对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4.下列有关含有氮、磷的污水对水生生物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进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B.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但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C.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但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D.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解析:选C。含有氮、磷的污水可以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植物大量繁殖而使水质恶化,藻类死亡后遗体被细菌分解时会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水中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5.下列有关“富营养化”说法错误的是()A.富营养化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赤潮”D.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畜的饮水安全解析:选C。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和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过多,藻类等植物大量繁殖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富营养化的危害:一是藻类死亡后,遗体被细菌分解时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二是这些生物遗体被厌2氧型微生物分解时,产生出硫化氢,“赤潮”是指海水中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6.发生在湖泊和池塘中的“水华”是因为()A.有害农药污染所致B.重金属污染所致C.工业废水污染所致D.水体富营养化所致解析:选D。当水体富含营养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因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在水体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就是“水华”现象。7.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A.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B.将使原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逐渐提高C.将使原来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解析:选D。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往往呈“J”型增长,会导致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能逐渐变得简单;但不能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与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程度及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的“J”型增长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8.下列因素中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有关的是()①红外线②紫外线③SO2④CO2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如鼻、咽喉、气管和肺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十年来,由于车辆废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而集中,为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车辆废气和工业废气被称为一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主要是波长310nm的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臭氧、甲醛等二次污染物。当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形成了烟雾状的污染(光化学烟雾)。1952年英国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12000多人因受雾害而相继死去。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紫外线和SO2是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有关的因素。9.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提高汽油燃烧值B.降低汽油成本C.避免铅的化合物污染大气D.铅资源短缺答案:C10.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往往较低C.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选C。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沙尘暴、温室效应、人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人类密切相关。本题覆盖面广,跨度大,有较强的考查力。1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消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答案:C1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3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解析:选BD。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不会随之增强,因此可以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1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A.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B.实施退耕还林工程C.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D.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解析:选A。要快速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不仅要保护现有的森林,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十五”计划。14.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解析:选A。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习性,有时人类善意的“举动”会破坏它们正常的生长过程。研究者认为,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人的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引起的,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并且支离破碎,其质量也因污染而下降。因此,为了保护物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15.闹市区空气里细菌比绿化区多七倍以上,原因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A.抗生素B.抗菌素C.粘液D.杀菌剂解析:选A。考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森林有杀灭细菌的作用。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城市的绿化区少,所以空气中细菌含量多。16.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解析:选D。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外来入侵物种,因缺乏环境阻力(无天敌、生活环境优越等)而大量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其进化方向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7.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解析:选D。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否维持,在现在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受人的影响较大,所以要保护生态平衡,就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18.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4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解析:选C。引种应慎重,不能随意引种,否则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不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野生动物园有利于濒危动物的繁育。19.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选C。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解析:选B。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属于迁地保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满分50分)21.(12分)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施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据报道,1999年黄浦江水域的水花生等水草大量生长繁殖,给黄浦江的航道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航道障碍,环保工人每天的打捞量比1998年同期增加了7~8倍,持续打捞时间比1998年延长了1个多月。请就以上资料分析:(1)造成黄浦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