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Ⅰ卷共9页,Ⅱ卷共3页。共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二卷请答在答案纸的指定位置上,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血液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H2CO3/NaHCO3是血液中最主要的酸碱缓冲对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人体内的各种消化酶都只有在中性条件下才能具有正常的活性2.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0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成的C02可经呼吸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3.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对于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下列与此病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至使患者丧夫免疫功能B.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2~20年的潜伏期C.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D.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4.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就引起免疫反应5.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的排出量减少C.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D.当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K+的重吸收增加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一定能产生大量的抗体B.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有人常患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机体不能产生抗体D.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7.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能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B.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只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C.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异)反应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8.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葡萄糖和盐分的量出现的生理变化依次是()A.两者均未增多B.盐增多,糖未增多或没有C.盐增多,糖未增多D.糖增多,盐未增多或没有9.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10.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⑥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⑦骨骼肌战栗⑧代谢活动增强⑨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①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⑤⑥⑦C.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⑦⑧11.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0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低;高B.低;基本一致C.高;高D.高;基本一致12.如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B.M、N结构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C.该图中的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D.真核细胞中都含有M、N,原核细胞中都不含M、N13.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下面是涉及观察过程与观察结果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C.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14.叶绿体基粒由若干个囊状结构堆叠而成,下面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囊状结构膜、叶绿体内膜、外膜所含各种成分的比例相同B.囊状结构薄膜上分布的各种色素都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光能转变成电能,进而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完成D.水的光解无需酶的催化,所以基粒囊状结构上不含有酶15.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离体的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在叶内检测到淀粉的存在B.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少数叶绿素a将光能转变成的电能C.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溶液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02,可进行光合作用D.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光能、传递光能16.将一株C3植物和一株C4植物放在同一钟罩内,钟罩与外界隔绝,并每天光照12h,一星期后,C3植物死亡。这是因为()A.C4植物在夜间的呼吸需氧量较少B.C4植物能抗旱C.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D.C4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3植物晚上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CO2都利用了,因而使C3植物死亡17.下列关于高粱、玉米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围绕着维管束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②因为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所以水的光解发生在叶肉细胞③NADPH储存了能量,并具有还原性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18.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根瘤菌和圆褐固氮菌能将N2转化为NO3-,这属于生物固氮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③正常的植物转入不含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缺乏症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的N、P量大于排出的N、P量A.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1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成为最初的电子供体,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水B.电子流一旦产生,就可以形成持续电流,不再依赖太阳光能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D.光反应阶段完成了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的转换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苋菜的“花环型”两圈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酶系统和功能均相同B.将C4植物的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C.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就可提高豆科植物产量D.用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于土壤中,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21.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下能使其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B.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22.“中耕松土”可大大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这是因为该项措施可以()①促进根系大量吸收水分,保证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②促进硝化细菌的大量繁殖,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氮的利用率③增加好氧型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的分解,为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CO2④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根吸收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⑤保证根瘤菌的正常代谢,提高土壤中的含氮量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23.下列有关RNA聚合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编码区的下游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转录成RNAC.RNA聚合酶能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D.转录完成后,RNA链释放出来,RNA聚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下来24.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源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25.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2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B.人类基因组共有30亿个碱基对C.单倍体基因组由23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的DNA组成D.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绘制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27.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28.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供体剪刀针线运载体受体A质粒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大肠杆菌等B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的生物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质粒大肠杆菌等C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大肠杆菌等D大肠杆菌等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质粒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B.细胞质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分离比C.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是由母本决定的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30.某种蛋白质的基因有1700个碱基对,其中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能编码146个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翻译蛋白质的信使RNA碱基数量多于438个②三个外显子的碱基数量约占整个基因的26%③非编码区是两个基因之间没有遗传效应的区段④内含子将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隔开⑤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⑤31.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内含有人奶的主要蛋白;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以下有关叙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目的基因有内含子②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表达是不可缺少的③转基因棉花的培育属于基因突变④重组DNA分子中碱基个数远远大于六倍的氨基酸个数⑤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A.②③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