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的六大特征一、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二、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学生沉默约1分钟。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学生再次沉默。师(有点不耐烦):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有效教学的五大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三、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四、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珀金斯描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有关知识的问题。一是“懒汉知识”。这种知识存在着,却不起任何作用,除非为考试所用;第二种问题是幼稚知识。回到早期对问题的错误理解;第三种是与模式化知识有关。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了解使用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识的表现。这些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又称为:脆弱知识综合症。有效教学就要分清这些“脆弱知识”与有价值知识的区别,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当前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一些阅读教学课中,师生所做的仅仅在寻找事实,并没有去探究意义。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中并不仅仅传授源于人类知识文化诸领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它同时也传递立场、自然观、社会观、人类生活的价值与目标,即世界观、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能把教学单纯地视为教养的手段,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为教养、教育的过程时,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完满地实现教学过程的课题。”纽纳和佐藤正夫所讨论的教学的价值与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通的。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这就区别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关注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有着一些误解。他们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教育的内容,并人为的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往往把原本蕴涵于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板块来处理。在分析完课文后,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赞美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教学以传授学科内容,即以教养为根本任务时,它所授受的学习内容及目的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本身,实际上会产生教育的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教育。六、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首先体现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的理解,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学实施重教师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热情鼓励、友善指正,学生虚心听讲、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是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生命过程。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同伴的真诚交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也都是课堂生命的体现。所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势必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以具有挑战性智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愉悦、积极地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得到的是知识建构,还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从有效教学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等无不围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有效教学的理念改变了我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两种课堂评价观,“教师为中心”的评价着重在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评价的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师课上得不错”,“这个教师上课水平不行”这是对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把对课堂的评价变成对教师的表演水平的评价;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是以知识传输的状态和结果作为评价的重心,评价教的知识有没有教好。评价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学内容有(没有)上好”,忽视了作为知识建构者是否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是否主动建构,还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是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常用话语是:“这堂课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需要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主动改造教学环境,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要,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还需观察和评价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否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堂课是否在一种自然、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等。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