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渝东六校联盟高2020级(高二)下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忠州中学审题学校:涪陵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陶器烧造上,人们都认为,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散布在亚洲、北非等地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瓷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唐代后期。国内外文献资料进一步证实,中国瓷器输出,在宋元两代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下得到快速发展,至明清时期登上巅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瓷器烧造技艺于17世纪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瓷器的海外市场开始走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鳌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就中国瓷器输出线路与范围而言,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在明代初期之前,中国瓷器以输往亚洲、北非等地为主,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虽然七次下西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当然,中国瓷器输往朝鲜和日本的时间更早、品类更全、数量更多。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这与欧洲航海家成功开辟新航路有关。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扩展和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瓷器输往欧洲、美洲呈现日益旺盛之势。就品类而论,瓷器输出基本实现“全品类输出”,甚至在生产与市场之间基本同步。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中国之所以成为瓷器发明国,与其深厚的“尚玉文化”关系密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玉”乃“石之美者”,且包含有“五德”。瓷器即追求“似玉”之美。因此,渝东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某种意义上讲,瓷器输出就是一种中国式审美文化的输出。中国精美瓷器,不仅被中国皇宫所器重,也得到欧洲王室珍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拥有青花执壶,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收藏有数千件中国精美瓷器,法国国王甚至在葡萄牙等地设代理人专门收集中国瓷器,王室收藏使在家中陈设中国瓷器成为欧洲风靡的时尚。英国作家迪福甚至有“如果没有中国的花瓶就没有第一流的住宅”的判断等。显然,有关瓷的审美已然成为一种世界性审美。历史证明,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是维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伴随中国瓷器大量输出的,还有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从元代后期开始,海外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品类、器形、纹饰等形成重大而直接的影响。青花瓷正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瓷器新品类。到明清时期,受欧洲市场巨大反作用力的影响,中国瓷器的欧洲审美特点凸显,珐琅彩、粉彩、洋彩等都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显然,域外文化已如血液般融入到中国瓷文化中,改变了中国瓷器审美取向,推动了中国彩瓷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这也是瓷器输出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对瓷文化、对瓷器输出史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学术研究,可谓恰逢其时。(摘编自《瓷器:中国审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发明了瓷器烧造,并且输送出国也很早,从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瓷片及国内外文献资料可知,从唐代后期已经开始输送了。B.欧洲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使中国瓷器突破了原来的范围,直接输往了欧美等地。C.中国瓷器输出路线遵循从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原则,于是,先输往朝鲜、日本等东亚地区,然后输往非洲、欧洲等地区。D.明清时期,欧洲审美特点在中国瓷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说明海外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瓷文化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到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属问题,然后重点围绕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的各种情况展开论述。B.文章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与中外贵族对瓷器喜爱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中国成为瓷器发明国的原因。C.文章论证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审美走向的影响,这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D.文章在论述中国瓷器与海外审美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方面,具有辩证意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瓷器烧造技艺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可以说明中国的经济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B.新开辟的新航路,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它对中国瓷器输出贡献巨大。C.从品类、造型、纹饰等方面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看出中国瓷器曾深受域外文化影响。渝东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D.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想要其影响力持久不衰,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必不可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萧红带我回到身后的村庄孙惠芬①遇到萧红,是1986年。这一年3月,我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小窗絮语》,小说写一个青年在城里读了两年书之后再回到乡下家里的烦恼心绪,她闻不惯乡村恋人身上浓烈的化肥气味,听不惯奶奶、父母、哥嫂随地吐痰的声音,更不接受原来有着远大理想的闺中密友已结婚生子、被活生生拉进泥土的现实……想不到,小说发表之后,一个读者专程驱车从大连开发区来庄河见我,还带来一位热爱小说的朋友,那位朋友送给我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②与慕名而来的朋友究竟说了什么,全然记不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把他们送走后,封皮上“呼兰河传”四个字向我闪烁着急盼盼的眼神。在那个遮蔽了窗帘的昏暗的宿舍小屋,我彻夜无眠,像吸附在一块磁石上的铁屑,随着磁石的移动微微颤抖:一到冬天就裂了口子的大地,一到春天就陷进泥浆的马车,只有秋天才热闹起来的山野,还有漏雨的粉房,荒凉的草房人家,还有祖父、祖母,还有在大街上自由窜动的蜻蜒、蚂蚱、小燕子,分布在小城街头的金银首饰店、布庄、茶庄、彩纸铺……我不知道是被游走在文字里自由自在的灵魂打动,还是被镶嵌在荒蛮大地上的孤独寂寞感染,我一经走进去,便再也不能自拔。第二天早上,当我睁着一双熬红了的双眼爬起来上班,我的眼前,已经站立起另一个村庄。她坐落在盆地中央,前后街两排草房,她前边有两条细长的河谷,河谷两岸长着丰沛的野草,她就是生我养我的辽南乡村山咀子。③1986年,通过萧红,我看到了自己的村庄。我的村庄一直都在,它叫庄河,庄河,庄庄有河,所有的河谷都通着大海。我故乡的河谷,两岸长满了野草,顺着长满野草的河谷向东南方向走,不出一小时就能走到海边小镇,那小镇叫青堆子。在乡下待得寂寞厌倦时,被父母管束得喘不过气时,我就顺河谷小道逃往青堆子小镇,叛逆的情绪往往随着河谷岸边的野草一起摇曳。我初始写作,抒写的就是这种急于逃离的叛逆情绪。虽然在这种情绪中,也触及到村庄的人和事,也描绘过大街、土地、山野、草丛,可我的情感是厌恶的,憎恨的,我对村庄人事景致的书写是下意识的。朋友喜欢《小窗絮语》,或许是他看到了那里边下意识的部分;朋友的朋友送来《呼兰河传》,或许是觉得我下意识书写的村庄和萧红笔下的村庄有点像,可他们不知道,他们唤醒了我对属于自己的那个河谷村庄的感情——那天早上,当我满眼都是我故乡的村庄河谷,河谷两岸丰沛的野草,一股挚热的溪流涌进眼角,我一瞬间热泪盈眶。④伤害也同样来自于1986年。这一年5月,我从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成了天天在文化馆上班的文化人,可是野草一样在山野里长大的我,对按时上下班,对程序和秩序有着天然的抵触;尤其受过教育的小城文化人的假模假式,为一件小事反复争议不断重复的无聊会议……我备感压抑,甚至得了严重的失眠症。就在这个我失眠最厉害的时期,《呼兰河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河谷村庄——无异于让一株在乡野上摇摇晃晃生长了20多年的野草,回到了那片自由的土地。⑤我不知道,当年驱车而至的来访者,是不是心灵的自由在喧嚣的开发区备受压抑,才在我无意识写到的村庄里找到寄托?也不知道,那位送我《呼兰河传》的朋友,是不是从我的作品里了解了我的压抑,才有意让萧红带我回到身后的村庄?或者,是他们觉得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知道我是谁,我的故乡在哪里,才能在文字里建立起一个自由的艺术渝东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王国?我只知道,在我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有陌生人专程为我送来萧红的书,是老天的眷顾,是上帝的垂青,是命运的奇迹。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记叙了作者对自己故乡情感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厌恶、憎恨到后来转而进行赞美。B.《呼兰河传》所描写的村庄蛮荒又充满生机,其间有自由自在的灵魂在走动,作者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被深深感染。C.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所描写的村庄,和作者故乡的村庄很相似,作者在《小窗絮语》中所描写的村庄正是这样的。D.文章最后用排比句强烈地突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呼兰河传》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照应了开篇,首尾圆合。5.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6.作者为什么要说“1986年,通过萧红,我看到了自己的村庄”?(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伊始,校园欺凌的恶性事件又接连刷爆朋友圈。1月3日江西某校一女生被七名女生踩头,踹背,打耳。1月15日人民日报官微又报道某地一女中学生被同学连续掌脸事件。据统计,近年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又呈现出上升之势。截至2018年3月31日,日本各地私立和公立学校的霸凌事件数量高达414378件。这个数字较去年大幅上升,新增91000多个案例。“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容易留下阴影且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而言,也往往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来言,危害也显而易见,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校园欺凌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摘编自网络新闻及《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对策》)材料二:各年级段认为暴力行为的分布统计选项1—3年级4—6年级初中高中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取笑、作弄、侮辱690419.2%673418.7%560715.6%26757.5%威胁、恐吓同学888724.7%836023.3%832423.2%33229.2%同学间发生言语争吵413811.5%387210.7%29328.2%15434.3%同学间发生肢体冲突908225.3%861223.9%845623.5%32439.0%渝东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第5页(共10页)使用文具、棍棒、刀子等攻击同学925625.7%871424.3%857923.9%32238.9%抢劫同学财物847523.6%811422.6%803722.4%29448.2%联合同学孤立看不顺眼者616317.1%588116.4%507814.1%21005.9%在网络上发帖攻击或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辱骂同学620017.3%555715.5%537414.9%22636.3%将同学被欺负的视频上传到网络591816.5%554015.4%587216.4%23746.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与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材料三: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