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原文、注释、翻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过秦论---贾谊《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有“西汉鸿文”之称,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创作背景: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文章主旨:《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其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上篇----第一段: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1.秦孝公: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穆公十五世孙。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2.崤函(xiáohán):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固,险要的地理位置。3.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4.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5.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同义铺排。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下文的包囊同此。6.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7.商君:即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因封于商,号曰商君。先仕魏,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后入秦,相秦十九年,辅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富强。孝公死,公子虔等诬陷鞅谋反,车裂死。8.外:对国外。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连衡一句为虚笔,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后十年的事。9.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斗,使动用法。10.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11.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第二段:孝公既没(mò),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zhěn)、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yùe)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lù)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12.没:通殁,死。14.因:动词,沿袭。15.膏腴(gāoyú):指土地肥沃。17.爱:吝惜,吝啬。13.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16.要害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区。18.致:招致,招纳。21.约,结。22.离,使离散。衡,通横。19.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23.兼,兼并、统一.。20.四君: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他们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皆以招揽宾客著称。24.徐尚:宋人。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纵长。杜赫:周人。27.制:统领、统帅。28.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25.齐明:东周臣。周最:东周君儿子。陈轸:楚人。召滑(shào):楚臣。⑨楼缓:魏相。⑩翟景:魏人。苏厉:苏秦的弟弟.乐毅:燕将.26.吴起:魏将,后入楚。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29.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九国,就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逡巡(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据《史记·六国表》载,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不尽合历史事实。30.亡:丢失,丢掉。镞:箭头。31.制:制裁,制服。弊:通敝,困敝、疲敝。33.因:趁着,介词。利:有利的形势,用作名词。32.亡:逃亡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北:败北的军队,名词。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秦击六国杀伤人数史书皆有记载,如前293年击韩伊阙,斩首24万;前260年,破赵长平军,杀卒45万。第三段: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jì)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4.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35.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36.御:驾御,统治。37.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史称东西二周。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东周灭于秦庄襄王元年,不是始皇时事,作者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才这样写的。38.履至尊:登帝位。制:控制。39.振:通震,震惊(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42.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46.隳名城:毁坏高大的城墙。40.南:向南。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41.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顺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43.北: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44.先王:本文指的是秦自孝公以来六代君王。先,已死去的长辈。45.焚百家之言: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之言,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著作。言,言论,这里指著作。47.销锋镝:销毁兵器。销,熔化金属。锋,兵刃。镝,箭头。49.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48.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宫中。弱:使(天下百姓)衰弱。5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两个句子用了互文的手法,应当理解为,良将劲弩、信臣精卒,守要害之处,陈利兵而谁何。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何,通呵,呵喝。52.金城:坚固的城池。金,比喻坚固。51.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53.子孙帝王:子子孙孙称帝称王。帝王,名词活用动词第四段: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wèng)牖(yǒu)绳枢之子,甿(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4.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57.迁徙之徒:被征发戍边的人,指陈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征发戍守渔阳。58.中人:一般人。60.倔:通崛,突起(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阡陌(qiānmò),本是田间小道,这里代指民间。55.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贫穷。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绳子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61.赢粮而景从: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赢,担负。景,同影。56.氓隶:农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陈涉少时为人佣耕,所以称他为氓隶。氓,古时指农村居民。隶,奴隶。59.蹑足行伍(hángwǔ):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蹑足,蹈,用脚踏地,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第五段: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jī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shā)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cháo)同列,百有(yòu)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2.且夫:复合虚词,表递进,相当再说而且。小弱,变小变弱。65.及:动词,赶得上,追得上。66.絜xié:衡量。63.耰yōu:通耰(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棘:酸枣木。矜:矛柄,这里指木棍。64.铦xiān:锋利。钩: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铩:长矛。70.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67.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