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质量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引例虚拟企业与质量管理概述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热点参考文献引例Dell公司的虚拟经营理念Dell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19年的发展,到2004年已经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414亿美元的跨国集团,排进全球财富500强的93位,其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虚拟联合的运作方式。Dell公司如何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优于竞争对手呢Dell公司的制造策略传统的计算机公司,如IBM、Digital等都生产所有必需的零部件,而要保证每个领域内都达到领先水平很困难Dell公司认为,与其同20个已经进入市场的生产者竞争,还不如同其中最优秀的企业达成合作来得更经济Dell公司与供应商、顾客的关系Dell公司供应商1供应商2供应商3网络服务顾客核心企业外围企业需求信息、质量功能信息等质量任务信息,成员企业能力信息等虚拟企业与质量管理概述虚拟企业——是为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如CAD/CAM,MRP,ERP,EDI等组建起来的动态联盟,是适应敏捷制造模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产生背景、驱动力、组织结构、运作机制等方面都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因此,虚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必然有着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的许多新特性。质量管理——总的来讲是在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中为使最终产品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不同主体(VE或传统企业)的这些活动必然有一定的差异。质量检验——质量检验起源于Taylor,F·W的“科学管理”的理论。随着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将产品的检查从制造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序—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Shewhart在1924年5月提出了第一张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1929年,Dodge,H·F和Roming,H·G则提出了抽样检验理论和抽样检验表,解决了对不能全数检验(例如破坏性检查)和不宜采用全数检查的产品进行统计抽样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信息技术时代的质量管理——在信息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下,出现了供应链模式下的质量管理、敏捷制造下的质量管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时代的质量管理的特征在信息时代下,质量管理也在不断的创新,主要的变化有:改变传统的、基于对供应商实行来料检查的质量控制方法。在供应链(或虚拟企业)动态联盟各个成员企业内部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按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和要求产品质量。将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延伸到各个联盟成员企业,使用质量功能设计方法设计配置整个(虚拟企业)供应链的质量功能,在核心企业(盟主)的领导下,各个联盟成员共同承担质量责任。重视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运用计算机网络将整个供应链(虚拟企业)动态联盟内各个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连接在一起,共享质量数据,实现质量过程的实时控制。强调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是CIMS的一个子系统,CAQ共享CIMS的有关市场、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同时也向CIMS提供质量方面的数据信息。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质量管理比较目标结构不同新产品开发制造的程序不同质量管理的方式不同质量管理的重点不同对顾客需求的考虑方式不同质量改进方式不同对任务执行者的要求不同应变能力要求不同传统企业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过程式管理,在实施中要保证每一涉及质量的过程都符合既定的标准面向模块的协调式管理,协调各成员企业完成其任务,并在此过程中为它们提供各种服务(信息、人力、资金及物资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事先制定出合理的标准文件,并在整个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过程符合既定的标准协调承担不同质量任务的成员企业的活动,为它们提供各种服务,从而确保各质量任务能按时、保质完成。顾客需求的考虑方式设计过程中考虑顾客需求,而在制造过程中仅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对顾客需求的考虑是持续不断的,将其融入产品的整个开发设计制造过程之中,甚至把顾客当成是它的一分子,使顾客参与整个过程。质量改进方式事后改进持续改进任务执行者的要求较低很高应变能力要求较低很高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由单个企业拓展到多个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各企业协调完成。质量管理侧重于为各企业提供质量信息和资源的服务,而很少涉及各企业内部管理。需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使顾客融于产品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持续改进。对质量管理团队要求更高,需要团队具有质量创新意识。结论由此可见:信息流在虚拟企业质量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流的质量管理成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由于虚拟企业的临时性使得它的质量管理不必涉及其成员企业的内部管理(成员企业也不必公开自己的内部过程),它只为各成员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其它资源(如人力、资金、物资)服务,以协调成员企业活动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工作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承担不同质量任务的成员企业的活动,为它们提供所需的服务。使成员企业明确其任务、职责、权利,并督促其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尽量满足它们的各项合理、必要的要求,如对信息及实物资源(人财物等)的需求;处理各种意外事件,如需求量突然增加,或某成员企业不能按时完成其任务,则虚拟企业应立即通知其它成员企业增加产量。虚拟企业质量信息研究质量信息是与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有关的各种情报或消息,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数据、报表、文件等质量信息应具备价值性、适时性、准确性、层次性和必要的可追溯性质量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生产的虚拟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因此,虚拟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信息乃是其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虚拟企业质量信息的类别市场质量信息——顾客对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现有产品及服务的评价与期望成员企业质量信息——成员企业的能力质量任务信息——设计任务,生产任务,销售任务产品质量特性结构信息——满足顾客需求的性质信息质量任务与成员企业的映射信息——质量任务在成员企业间的分配情况质量任务完成信息——任务起止时间,目前完成情况(如质和量两方面),预计完成情况(能否完成,何时完成)等质量指令信息——协调指令实物及其流动信息——人力、资金、物资的相关情况,包括:发生地点,试验、审核情况,流动情况,转变情况等。质量信息的过程质量信息的产生质量信息的发送质量信息的传递质量信息的接收质量信息的处理、分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虚拟企业组织体系顾客——虚拟企业的外部顾客,是构建虚拟企业的直接源泉。盟主/核心团队/ASC——发现市场机遇和掌握市场需求的核心企业,是组建虚拟企业的倡导者。核心企业/外围企业——质量任务分解后又两者分别完成。IPT/IPTL——面向横向流程的集成工作团队/领导虚拟企业信息流动市场需求信息——信息流的驱动源,包括产品功能信息、市场预测信息等。质量任务生成信息——盟主企业提出设计任务、制造任务、销售任务等指标。质量任务分配信息——包括任务指标信息、成员企业执行能力信息等。质量任务执行信息——IPT的组建、质量指令、任务执行进度等信息。质量任务完成信息——任务起止时间、完成情况等信息。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热点以CRM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信息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以CRM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整个虚拟企业以外部顾客的个性化、动态化需求为导向,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成员企业之间为完成分配的质量任务相互之间提供信息和资源的服务;成员企业必须为其内部顾客提供服务。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虚拟企业运作的一种基础形式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确保整个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质量任务的完成。如何对供应链上的质量活动、质量信息进行集成管理虚拟企业中的成员企业本身具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传统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它是成员企业完成其质量子任务的基础保障他们所用的质量管理的方法还是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如何评价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估计完成质量任务的能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信息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平台,使以上的理论体系能有效地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得以实现。建立能对虚拟企业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质量信息系统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徐学军.现代工业工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李维安.网络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冯良清,丁莉英.基于信息流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与应用研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9[4]许邶,苏秦.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工业工程.2002.3[5]冯良清,刘卫东,张文钰.基于联邦模式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开发与创新.2003.第6期[6]夏远强,张琰.信息时代下的质量管理.经济师.2003.9[7]许邶,苏秦.虚拟企业生产过程质量保证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9[8]杜苏,朱和平.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中国工业经济.1998.2[9]YYYusuf,MSarjadi,AGunasekaran.Agilemanufacturing:Thedrivers,conceptsandattributes[J].Int.J.ProductionEconomics,1999,62(122).[10]AGunasekaran.Agilemanufacturing:Aframework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J].Int.J.ProductionEconomics,1999,62(122).[11]KJkosnake,JGNell.StandardizationinISOforenterpriseengineeringandintegration[J].ComputersinIndustry,1999,40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