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B.必须制定正确的政策C.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必须进行土地革命2.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军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次起义是指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A.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B.中国农村人口多C.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征D.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4.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导致蒋介石作出这一决策的根本原因是A.集中力量“围剿”红军B.寄希望于国联的合理解决C.中国军事力量的落后D.英美对日本的绥靖政策5.“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中心内容是A.坚持武装斗争B.建立苏维埃政权C.开展土地革命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6.1933年,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原因有①中共抗日主张影响②民族危机的加深③国民政府的退让④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7.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C.扶植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8.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召开B.越过雪山草地C.吴起镇会师D.会宁会师10.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转移B.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C.中国革命任务发生转移D.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1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国依据是A.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B.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C.确立了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及时发表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为日本强占东三省宣言》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13.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1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①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②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④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C.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6.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是A.开展游击战争的尝试B.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序幕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条件不包括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B.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8.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是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③蒋介石坚持“围剿”红军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9.二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日本一战犯说:“我们感觉在发动这个自治活动中,缺少一个明确的动机,乃选择‘反共’这个口号作为树立‘华北自治政权’的目标。”日本选择“反共”作为“华北自治”的目标,其主要原因是A.由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的B.便于拉拢蒋介石集团C.迷惑英美等西方列强D.西北红军力量强大20.“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丧,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中国21.导致从1931年到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兴起与高涨的根源在于A.日本加紧侵略B.蒋介石压制抗日活动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推动D.“一二·九运动”的推动2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贯穿始终的矛盾主要是A.国共两党的矛盾B.新旧军阀的矛盾C.中日民族矛盾D.国民党内部矛盾23.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D.西安事变2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25.西安事变体现的矛盾有①民族矛盾②国民党内部矛盾③国共两党矛盾④英美与日本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6.促成张学良一生中三件大事──东北易帜、退兵关内、西安事变发生的共同因素是A.国民政府的劝说B.朴素的爱国思想C.中日民族矛盾D.迫于蒋介石的压力2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探索开始于A.南昌起义B.文家市决策C.三湾改编D.广州起义28.1933年12月在中国存在的政权有①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③伪满洲国④南京国民政府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③④29.中共1927年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A.国内斗争服从国际斗争B.民族矛盾服从阶级矛盾C.中共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D.国共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30.抗战中的首次大捷是A.忻口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奇袭阳明堡31.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C.是否依靠军队抗战D.是否发动人民群众3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淞沪会战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二、材料分析题(33题15分,34题14分,共29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1935年10月《七律·长征》请回答:⑴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分)⑵长征中的哪两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是长征中的哪些军事行动?(3分)⑶诗中的“三军”是指整个工农红军,实际上参加长征的有三大主力红军,这分别是哪三大主力?它们的会师地点在哪里?(4分)⑷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是“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国革命也开新颜。试述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6分)34.阅读下列材料: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决议中说:“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种抗战可能存在着严重失败的可能。”毛泽东指出:“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请回答:⑴上述材料是否矛盾?为什么?⑵结合材料,概述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表现、抗战结果及原因。(14分)三、简答题(共7分)3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召开了两次重要的会议,一次是八七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两次会议的主要共同点。(7分)高一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A.5.C.6.A.7.B.8.C.9.D.10.B.11.D.12.B.13.D.14.B.15.C.16.C.17.D.18.B.19.B.20.C.21.A.22.A.23.C.24.C.25.D.26.B.27.B.28.A.29.B.30.B.31.D.32.C二、材料题33.⑴、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以及博古等人错误的军事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⑵、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3分)⑶、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甘肃会宁(4分)⑷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到达陕北的红军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成为以后进行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在长征途中,中共宣传了自己的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6分)34.⑴、不矛盾,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虽然比较努力,但执行的一条片面抗日路线,隐含着失败的危机。(3分)⑵、国民党在下面战场积极组织抗战,组织了几次大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分)但结果都失败了。(2分)原因是主观上采用了一条片面的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客观上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武器先进。(4分)35.⑴、国共十年对峙初期,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2分)⑵、都是中共中央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都纠正了当时的错误;毛泽东都提出了正确的思想或主张;都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都成为党和革命的一个转折点。(5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