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方针方针政策上逐渐实现了拨乱反正,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据此回答1~4题:1.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80年2.下列关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终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A.1977年邓小平复出时B.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D.拨乱反正工作进行过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取得了辉煌成就。据此回答5~8题:5.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6.下列对1953年开始实行的农业合作化和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C.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7.右图所反映的中共的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D.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8.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经济成果有①大亚湾核电站②鹰厦铁路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上海宝山钢铁公司⑤大秦铁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最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据此回答9~12题:9.最早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0.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17.B)A.改革开放B.经济建设不懈C.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文革”后第一次高考考场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11.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实行全方位联产承包责任制B.坚持发展外资及合资经济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大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12.党的十七大最突出的理论建树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小康社会理论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基础。据此回答13~15题:13.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C.享有高度自治权D.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14.右图所示历史事件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一国两制”的构想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葡萄牙国家实力削弱1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此回答16~19题:16.解放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其原因有①历史的原因②地理环境的原因③旧中国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④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排挤了当地的民族工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团结B.共同发展繁荣C.民族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18.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是在A.1956年后B.1952年后C.1958年后D.1960年后19.右图所示成就取得的关键是A.党中央民族政策的正确及进一步落实B.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财物力支持C.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身的不懈努力D.援藏干部的模范作用和正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了正确的外交政策,中国不仅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而且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据此回答20~25题:20.建国初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解放后西藏工业的迅速发展争C.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形成D.反帝斗争和民主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2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不包括A.“一大片”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2.右图所示历史现象能够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美和中日关系缓和的促使C.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其斗争D.抗美援朝和援越斗争胜利2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C.参加并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D.实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4.右图所反映历史事件得以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两大社会制度矛盾缓和B.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D.中国外交政策正确灵活25.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经济出现困难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解析及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历史图片形象地记录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仔细观察下列有关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在图1所示历史事件中提出了什么重大外交政策?它的提出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升起中日两国建交图1: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图2:尼克松总统访华图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2)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从美国方面看有哪些?(2分)(3)图3所示历史问题是怎样形成的?(3分)它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3分)(4)从三幅有关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中你可得出什么启示?(3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微型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摘自江泽民同导在中共“十六大”上的报告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奋斗史。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发展、创新,是我们党的一大特色。……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结合的好,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结合的不好,脱离中国的实际,我们的事业就受到挫折,甚至遭到失败。——摘自钟宣《深刻认识我们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请回答:(1)中共三代领导人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分别是什么?(3分)(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出现过哪三次严重挫折?(3分)其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纠正和结束三次错误的?(3分)从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2分)28.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据此回答:(10分)(1)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的开始之际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3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成功的调整和改革,简析其主要内容和作用。(3分)(3)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4)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以概括)(2分)29.“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追求的最大目标是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摘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一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材料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材料三、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命名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回答:(1)这三位伟大人物领导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2)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位伟大人物为谋求“人民共同富裕”提出的基本方案是什么?(3分)(3)毛泽东晚年在谋求“人民共同富裕”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教训?(3分)(4)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为谋求“人民共同富裕”而确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BCACADCBC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ADCABACACB26.(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2)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的守势地位。(2分)(3)形成:《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瓜分狂潮中英国强租整个香港地区99年。(3分)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一洗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3分)(4)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综合国力是外交成就的基础;重要人物的正确思想(决策)是外交成就取得的重要原因。(3分,相应表述即可)27.(1)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3分)。(2)挫折: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被迫长征;“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3分)主观原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社会主要矛盾及经济建设规律认识错误。(3分,相应表述也可)(3)纠正:“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遵义会议从组织和军事上结束“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启示: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先进政党。(2分,相应表述也可)28.(1)一是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规定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三是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分)(2)内容: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分)开始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高。(2分)(3)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所有制: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29.(1)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3分)。(2)孙中山:提出以“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主义”;毛泽东提出消灭剥削制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