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总体规划批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大阳山,东至狮子山,北起锡陆公路-阳中路,南至桃源路,总面积5.6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以阳山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大阳山为空间载体,以阳山桃文化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以生态山水、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都市农业中心核。规划以中国园林拓扑向心的传统布局结构,依山抱湖安排各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主要为自然山体景区、宾馆区、商业街区、企业家会所、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生态社区、桃园社区、生态桃林观赏区等;主要用地为旅游设施用地、生态观光园用地、居住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宗教遗产文化的开发——以空相寺禅宗文化开发为例文化往往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因此也就成为了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塑造的一个核心所在。我们在对于这些拥有这核心文化的进去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这一核心文化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开发思路。本文将以空相寺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对于禅宗文化的塑造为例,对“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这样一种开发思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一、背景介绍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故又称熊耳寺,空相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寺院历代都有维护和扩修,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目前空相寺的建造主要是在1994年由释永信大和尚力促恢复空相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逐渐恢复建设的,目前已经完成山门殿、接迎殿、达摩殿、达摩墓的修建。二、文脉研究笔者认为对于景区核心文化的一个文脉分析正是文化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的一个必由之路。依靠对于这种文化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景区开发中始终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真实性,同时在这样一个文脉追寻、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进行有效扩展、剔除糟粕。一种核心文化往往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果对其全部进行开发设计,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够把握住文化的精髓,通过文脉研究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关键点上“顺藤摸瓜”最终挖掘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文化特征。在对空相寺禅宗文化文脉研究中,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点所在:(一)禅的起源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观,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实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禅诞生了,所谓因花微笑,由笑花开。如果将中国的佛教的禅与古印度的禅纳为一个体系的话,那么迦叶就是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是印度古禅的第二十八祖。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鸿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玄类意译为“静虑”即宁静安祥地深思。”另外,作为佛教三学‘戒、定、慧‘的内容之一“,亦指“由心意的安定、专注而获得智慧和超脱。总之,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智慧的结晶。(二)禅宗在中国的传播1.禅宗的发展: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乘商船到达广州。达摩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由于当时在南朝主要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与达摩理念不合,达摩遂“一苇渡江”至嵩山少林寺,于寺中面壁九年,传佛心印二祖慧可(公元487年——593年)、三祖僧璨(公元?——606年)、四祖道信(公元580年——615年)、五祖弘忍(公元602年——675年)、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唐高宗凤仪二年(677年),六祖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影响渐大。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洛阳的明定南北总是非大会上,惠能弟子神会辩倒其余宗派,使得禅宗树立了全国性的影响。此后禅宗在中国又分成“五家七派”,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8世纪,禅宗传入朝鲜。12世纪末传入日本。东南亚各国也受到了禅宗的影响。2.禅宗门派沩仰宗,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慧寂治所在栖隐寺(今江西宜春的太平兴国寺)。临济宗,由黄檗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寺(今江西宜春境内宜丰县)初露端倪,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创立。因临济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境内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在洞山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遂使宗风大举。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杨岐派,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3.达摩祖师在中国的游历(图解)(三)空相寺禅宗文脉的定位分析禅宗祖茔——达摩祖师眷顾的地方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卓锡得泉”、“断臂求法”的故事都发生在嵩山少林寺,作为禅宗的祖庭少林寺在禅宗文脉中的定位已经明确。然而与少林寺同在当年达摩传教区域的熊耳山空相寺一样有着关于达摩的神奇传说,达摩在少林寺弘法,却在圆寂之后选择了熊耳山安葬,这就足以说明熊耳山空相寺和嵩山少林寺在达摩一生中都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达摩在中国传法的最后一站,留下“只履西归”美丽传说的熊耳山空相寺将其定位于“禅宗祖茔”是最能直接表达其地位的一种定位,附加上“达摩祖师眷顾的地方”更能将达摩、禅宗融为一体。三、文化开发支撑体系在“忠于文化”和“挖掘文化”之后,景区的核心文化关键点已经十分明了。文脉分析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正是景区文化开发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景区设计的一个核心思想所在。对于景区的核心文化的文脉分析,不是让规划者用景区的项目去附会核心文化,而是用这种核心文化始终去指导景区的规划设计。景区的全部建设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核心文化的关键点成系统的展开,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支撑这一文化的完整而有力的体系。(一)文化结构创意通过前面文脉分析中,可以得出空相寺景区核心文脉在于“禅宗”和“达摩”。从分区规划这个大的尺度上通过具有主题含义的项目的设置,形成这样两个文化空间结构。1.“禅宗”在表象禅宗文化上,我们通过对6个功能分区赋予不同的禅宗文化主题进行展开。表1禅宗文化分区解析表主题释义区域支撑项目“禅之宏”把握禅宗文化的宏大,表现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禅宗文化区七重空相寺、禅宗主题博物馆、幻影成像“禅之缘”禅之缘起中国禅宗之缘起综合服务区一苇渡江、临花笑、祥云广场“禅之哲”以禅宗的哲学指导:养身养心、养眼、养神天禅养生区禅宗饮食、禅宗思想、禅宗音乐、禅宗园林“禅之武”“以武修禅”,同时做到“修身”、“修心”武禅文化区禅学院、武林大会、中华武术广场“禅之宗”宗”主要含义即“宗师”圣山朝拜区圣山、达摩圣迹、禅音台、达摩圣山路“禅之寂”禅宗对于“生与死”的各种看法塔林祭祀区定林塔院、香溪别院、智慧林2.达摩达摩文化的展示上我们主要通过景区主游览轴线展开,通过主轴线上的景观节点建设来描绘达摩一生的传奇。表2达摩主题景观设计说明表名称内容位置表现形式王子初诞以达摩出家之前的故事为内容。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天竺问佛讲述达摩在天竺求佛、问禅的故事。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东渡来华达摩选择来华传教的故事。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武帝说法初到中土与梁武帝谈论佛道的故事。祥云广场西部壁画一苇渡江达摩一苇渡江前往洛阳及其周边传教。祥云广场中心汉白玉雕塑定林求法初到洛阳,在定林寺听法的故事。祖师大道西部牌坊九年面壁达摩在少林寺九年面壁悟禅。接迎亭碑刻少林弘法九年面壁之后以少林寺为核心弘法。祭拜台阶景观柱断臂二祖慧可雪中断臂求法。禅宗文化雕塑接迎亭求法广场禹门示寂达摩前往禹门千圣寺端坐示寂。禅宗文化广场景墙静卧熊耳达摩圆寂之后遵照其遗愿安葬熊耳山。禅宗文化广场景墙只履西归达摩圆寂之后空棺成佛的故事。空相寺东端青铜雕像武帝立碑梁武帝在达摩圆寂之后为达摩立碑著颂。碑林墨竹碑刻达摩武禅达摩在修行中独创的武禅修行。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子仪求佛唐将郭子仪许愿平反,还愿兴寺。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昔日光影空相寺历朝历代的兴衰历史。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空相春风目前空相寺每年举办的春季古庙会。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祭师盛会少林寺主持的每年一度达摩祖师祭祀大会。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二)核心形象塑造空相寺景区的主题定位于“达摩圣迹、禅宗祖茔”,针对这样一个定位,我们通过在项目设置中,严格的遵循这一构思,用不同的项目共同来支撑起这样一个核心的主题形象。1.禅宗祖茔2.达摩圣迹达摩圣迹塑造要通过整个景区的建设完成,而塑造达摩圣迹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简单的采用不同的项目、景点建设,我们在设计的各种圣迹事实上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圣迹”向“圣地”的转变。四总结笔者认为景区核心文化的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的开发思路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忠于文化:真实的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旅游开发是为了保护文化、弘扬文化,不是改造、更不是改变文化。文脉研究就是要还文化以原貌,在原貌中追寻文化的发光点。挖掘文化:文化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从丰富角度来讲,一个景区是不足以全面得展示一种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往往表现的是一个宏伟的全景,或者一个细致的方面;从深厚来讲,文化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因才挖掘文化在展现文化宏伟全景上可以补漏查缺,在表现文化的一个方面上又可以做到深刻透彻,从纵、横两个面上完善景区的核心文化。支撑文化:要从内涵和外在两个层次上建立其景区核心文化的支撑体系,做到不仅能够拔高文化,更能支撑得起这个文化。规划淹城——解决功能定位问题规划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完成,为此分阶段开发是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次规划在研究每一阶段的选址、项目内容以及投资方向等问题的同时,充分留有弹性,包括目标弹性、资源弹性、时间弹性,采用紧凑、集中、成组成团,达到每一阶段的相对集中、经济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并保障各个阶段的顺利衔接。一、春秋淹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一个景区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具有与其他景区相比的差异性,才具有竞争力。而淹城旅游区最大的特色就是春秋淹城遗址,淹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淹城旅游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原点。根据总体策划对整个旅游区以中国春秋文化品牌为依托的文化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和一回走千年,春秋在淹城的形象定位,我们认为在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中,应该突出淹城旅游区的吸引核心——淹城遗址公园,形成合理的旅游结构,以春秋文化为内涵,力争实现文化与环境有机融合,形成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并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完善旅游区的功能布局。因此,我们提出了春秋淹城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在有效保护遗址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淹城旅游资源,合理进行旅游布局和项目建设,理顺各功能区间的关系,引导和促进淹城旅游区的快速和持续发展,把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建设成国家5A级旅游区,进而成为常州市的城市文化名片。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图)1、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三层保护体系,圈层式开发淹城遗址属于国家文保单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春秋古城,三河三城的城市格局实属罕见。依据《文物保护法》和《淹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南京博物院,2007年9月),外城河外200米以内属于保护区,其外还划有建设控制带和环境协调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了一对矛盾。的核心吸引力及表现春秋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