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单元二综合测试(1)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心酸辛酸往事喻义寓意深刻B.一般略见一斑过度过渡时期C.无谓无私无畏家世处理家事D.明智淡泊明志灌注全神贯注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这本日记再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竭力使用毒气弹真相、进行欺骗宣传的丑恶行径。(2)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者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原用人单位相竞争的业务。(3)马加爵杀人事件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忽视这一问题,这样的悲剧会重演。A.掩饰中止否则/那么B.掩盖终止如果/还B.掩饰终止否则/那么D.掩盖中止如果/还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陈培德认为,在目前,中国足球必须打好三大战役,完成三项任务,打假、扫黑和反贪。B.打开笔记本电脑,无论在酒店的会议厅还是在咖啡馆的一隅,你都可以摆脱线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这样的梦想听起来很美。C.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你是否想过?不久的将来,房子的外墙可以是彩涂钢板,“蓝领”工作全部由机器人来做。D.2003年7月《光明日报》以《老师也不能抱“铁饭碗”》为题,对“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的情况作了报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既磅礴壮观又委婉细腻,扣人心弦的史诗性的长篇小说。B.沈从文心中具有神性的生命与谋生的艰难在现实中是那样的不可名状,时常两相对峙,从而演绎出一个个悲凉的人生故事。C.计算风格学现在在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一门饶有趣味的学科,尤其在判断作者真伪,考证作者疑难方面更是大显身手。D.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涵着“强大”的真实含义。二、(每小题3分,共9分)科学与艺术王禹民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既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做不停颠簸的运动状态。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在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宏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选自《中学生阅读》)5.解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这句话的含义最准确的一项是()A.科学与艺术各属的领域不同,但它们探究大自然的手段是一样的。B.科学与艺术研究天地自然的方式不同,但最后还是要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C.科学与艺术使用的语言不同,可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D.科学与艺术有许多不同,但它们的本质和使用却都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6.下面不属于“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区别的一项是()A.“布朗运动”是微观运动,“透纳运动”是宏观运动。B.“布朗运动”是用数学公式和物理概念表达的,“透纳运动”是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的。C.“布朗运动”可以显示分子运动的奥秘,“透纳运动”再现的则是大自然静止的奥秘。D.“布朗运动”表现的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壮丽,“透纳运动”表现的则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伟。7.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说布朗是“画家”,是因为他描绘了“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B.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所以人们运用起来只能让它们各司其职。C.因为科学与艺术相通,所以科学家要热爱艺术,艺术家也要热爱科学。D.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人才是完整、和谐与全面的人。三、(每小题3分,共9分)韩延寿字长公,燕人也。为颍川太守,俗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黄霸代之,因其迹而大治。延寿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诤,表孝悌有行,修治学宫。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劾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或自刺死。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日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由是入为冯翊(官名)。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讼田。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骨肉争讼,咎在冯翊。”是日,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兄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传相敕厉,不敢犯。8.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舍奸人:放走坏人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子:小子C.召见门卒,遂待用之待用:等待任用D.传相敕厉,不敢犯敕厉:告诫勉励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韩延寿治郡注重教化的一组是()①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②表孝悌有行,修治学宫。③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④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⑤令行禁止,断狱大减。⑥是日,闭阁思过。A.③④⑤B.①⑤⑥C.①②④D.②③⑥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延寿治理颍川期间,根据当地俗多怨仇的情况,教民以礼让为先,并制定各种法律,导民向善,使颍川得以大治。B.韩延寿重视人才,每至一处,广泛听取他人谋议,接纳诤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以整治州郡,因此辖区社会安定,奸人不敢入内。C.韩延寿对属下以礼相待,遇到有欺瞒或对不起自己的人,就先责备自己,致使下属伤心后悔,有的甚至以死谢罪。D.韩延寿对属县百姓的争讼,认为是自己不能宣明教化所带来的过失;他为郡县吏民树立榜样,深得民心,于是教化大成,民风肃然。四、(23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2)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3)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兄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12.(8分)移家别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哪两个动词运用得准确传神?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发白才知智叟呆,。,一分辛苦一分才。(2),,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工欲善其事,。五、(22分)美意朦胧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青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需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需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水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4.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6分)15.“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②、③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16.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