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劝学课堂实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堂互动1.师: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学不可以已。”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生: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生:比喻。师: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呢?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师:对。能不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生:“学不可以已。”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2.师:对第2段,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生: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师:对。第一层阐明了什么内容?生: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生:分总关系。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中的“物”暗指什么?生:学习。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生:比喻。师:用了哪几个比喻?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师:第1、2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3.师:第3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生:这一段主要论述学习的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生:比喻。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生:对比关系。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