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听听那冷雨》学案一、作者简介。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才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屡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在大陆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光中深爱中华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作为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二、词语:惊蛰(zhé)料料峭峭孺慕之情仓颉(jié)滂滂沱沱云气氤氲(yīnyūn)催心折骨如椽(chuán)粼粼千瓣潺潺(chán)泻下湿黏黏(nián)忐忐忑忑(tǎntè)若即若离苔藓(xiǎn)词解:料料峭峭:形容微寒。孺慕之情:指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蠢蠢而蠕:形容像虫子蠕动。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忐忐忑忑:心神不定。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三、课文研讨《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喝茶》之于周作人一样,文章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一)结构及内容分析:1.将全文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第一部分: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⑴“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比喻,通感。“黑白片的味道”比喻单调乏味。作者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文革后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⑵第二三自然段里,从哪几句话可看出作者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十五年,。。。。。。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比喻,拟人,移就。⑶“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两种。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强烈牵挂,二是因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困惑。⑷“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指什么?——“形象”,指中国的形象;“向心力”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表达了作者在担忧和困惑后对祖国的坚定信念。⑸为什么作者通过“汉字”坚定了对祖国的信念?——因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丰富的语言(从“雨”及“雨”部可看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只要这种语言不断绝,中国就永远挺立。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印象融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人非非。”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把真情实感与现实历史和谐地化为一体。作者不沉溺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作者通过对“雨”的联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担忧和信念。所以,听冷雨,就是作者在炽热的情思下对于现实历史的冷静思考。——第二部分: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⑴把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层次,注意找到过渡句。——过渡句是“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以此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雨可嗅,可观,表达对中国风景、中国文化的追思。第二层次写雨更可以听,表达作者漂流异乡的凄迷之感及得到的安慰。⑵第五自然段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叠字,通感,比喻,拟人。⑶写美国一段有何用意?——反衬。突出中国风景之美,表达对祖国的情思。⑷“一打”“二打”“三打”概括了作者怎样的遭遇?——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动荡;老年时,远离祖国。——第三部分: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⑴把此部分分成三层,并归纳层意。——写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写时光流逝,瓦屋不再,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并再次点题。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层,体会作者对雨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怀恋祖国的感情。⑶连系全文,谈谈你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的理解。——“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冷雨“之所以“冷”的主要原因。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在这部分,作者着重写了“听”雨。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已早已成为回忆。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连着自己可叹的一生,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二)写作特点:1.在千岩竞秀之中,时时流露博学和奇思,处处融入真情至性。2.在笔法上融贯古今,出入中外,冶各家于一炉。他的作品,除了惊叹其感染性强烈与意象丰富、思绪细密之外,兼具绚烂夺目的视觉美感与音节铿锵的听觉美感。(三)主题思想远离大陆的作者,通过在台北听雨及其产生的丰富联想,抒发了他对于祖国家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表达了他对祖国及其悠久文化的挚爱。四.习题解说。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本题旨在提升学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即通过某些关键的字词来把握整篇文章的意蕴。参考答案:文中的冷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故而使已使人都感到“冷”。具体感悟,可由学生依据自身体验作多元回答。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本题主要着重对文章写作技巧的训练和体察,要求学生通过对文章通感写作手法的领悟和把握,来体验作者奇特丰富的想象以及深沉的情感。参考答案: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训练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感悟文字背后的文化韵味,加深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参考答案:第一段主要从音乐、美术、诗歌、世俗文化等诸种层面来描绘雨给作者的文化联想。第二段则着重从国粹中的水墨画引发诗意联想,来描述雨给予作者的历史邈思和文化感悟。⑴第三段则从人生感悟、时光变迁出发来感慨雨带给作者的哲思。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本题旨在通过不同文体的阅读比较来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作出深入解读。参考答案:诗歌与散文在思想情感上都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赤子之心,抒情角度都借助一个个具体的物象展开联想与想象。不同之处,诗歌的思想感情相对单一,而散文则包含了多重的情感内质,从对故国的思念到对人生的领悟、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思等,呈现立体多角度的态势。在抒情角度上,诗歌比较直抒胸臆,而散文则通过多重的联想想象以及细节描述来曲折地表达情愫。五.相关资料。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我看余光中。余光中先生印象沈谦沈谦在《余氏文章,光耀中外》一文中认为,当代文坛上,最令人艳羡的是余光中,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偶尔伸出第三只手写翻译和评论。他认为,余光中最熟稔的文章是散文,读者最多的也是散文。余光中的学养丰富,阅历广深,而又具有高度的敏感与变幻无穷的想像力,形诸散文,在千岩竞秀之中,时时流露博学和奇思,处处融入真情至性。在笔法上融贯古今,出入中外,冶各家于一炉。他的作品,除了惊叹其感染性强烈与意象丰富、思绪细密之外,兼具绚烂夺目的视觉美感与音节铿锵的听觉美感。一篇篇散文,就像一颗颗有棱角的水晶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焕发出多样的光辉,令人目眩神迷。他认为,余光中不但散文创作美妙,对于散文的评论,也颇有独到之见。他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曾具体地提出现代散文的三点理想要件:弹性、密度、质料。所谓“弹性”,是指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文体和语气变化多姿,散文的弹性当然愈大;弹性愈大,则发展的可能性愈大,不致于迅趋僵化。所谓“密度”,是指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书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所谓“质料”,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这种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摘自《收获》2000~第4期》2.余光中的散文意境。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之后“听听那冷雨”,其实是听听那凄凄切切的诉说。诉说中带着“乡愁难搁的苦楚”,也带着“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的欣然。那一张黑白片的冷雨贯穿始终,大有一种灰蒙蒙、淅沥沥、潮湿湿的内涵叠加,于是“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即跃然而出。先是一种狭长巷子的永远延伸。这种富有张力的想象,从金门街到厦门街一直延伸,在“杏花春雨江南”的少年时代与“残山剩水犹如是”的时光影子里徘徊。“中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概念,但她只能在具体身影的冷雨的黑白片中找寻,即使嗅嗅、闻闻、舔舔,即使最有感性的薄荷香味,也只剩下一种回忆和希望的寄托。这种延伸的内容到达“美国”,更增添中国的一种神奇迷离之境,“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唯中国独具,这样的故土在世界上是找不到的。山隐水迢的中国,隔舍不掉中国文人墨客的奇境韵味,虽然疏雨滴梧桐,或者骤雨打荷叶,这种凄凉、凄清、凄楚会时时袭上心头,但雨打在树上和瓦上的清脆可听,便是古老中国的音乐了。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其共鸣的心总是一样的。再是在日式古屋里听雨的叹喟。霏霏不绝的黄梅雨,茫无涯际,那是一种“古屋顶上一夜盲奏”的肆虐,灰色中的凄怆,重压下的忐忑,春雨绵绵到秋雨潇潇,在惊悸中由少年听到中年,这是一种漫长的“雨夜”。诚然,对乡村无时不在的恋情,那江、那湖、那桥、那船,时时浮现,这种故土眷念之情怀每每随一点点雨滴而响动。请看一段描述:“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由阴云、灰云中,我们看到什么呢?只是那种无奈与悲情罢了,但影射出黑白片中更为灰暗的一幕,如此就自然勾起对故土的无限思念:那种“柔婉与亲切”、“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一种紧接一种的思乡之情怎能按捺得住。听听那冷雨,在凄凉中对故土回忆的温馨啊!三是一种惊人的发觉:时代性巨变与不变。文中不乏对浪漫情人的勾勒,点出与黑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白片中的另一幅色彩的逆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