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计划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登月计划人类登上了月球登月计划的开始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阿姆斯特朗打开“阿波罗”—11飞船登月舱舱门,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自此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登月计划。美国登月计划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的登月计划就是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俄罗斯登月计划•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发射24个月球号探测器,其中18个完成探测月球的任务。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二号,两天后飞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着陆,成为到达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实现了从地球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1970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16号,9月20日在月面丰富海软着陆,第一次使用钻头采集了120克月岩样口,装入回收舱的密封容器里,于24日带回地球。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天。1973年1月8日发射月球21号,把月球车2号送上月面考察取得更多成果。最后一个月球24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软着陆,钻采并带回170克月岩样品。至此,前苏联对月球的无人探测宣告完成,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了。日本登月计划•机器人登月宇宙开发战略总部事务局概述这项计划内容时披露,日本太空开发战略“当前一项重要目标”是利用一台可以两腿行走的机器人探测月球。这项计划设定,日本大致在202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所需技术支持和资金预算数额等细节内容将在今后两年内确定。共同社报道,事务局在3月一次调查会上提交这项计划草案。草案提议,日本2030年前实现送一名宇航员登月的目标。由于有人在调查会上建议“应把载人探月目标定得更为灵活”,事务局眼下淡化宇航员登月议题。事务局就宇航员登月说:“它的意义和目的将在一两年间得到研究。中国登月计划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计划于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近几年,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都成了许多人急切想知道的问题。而中国目前并没有明确什么时候把人送上月球,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根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利用我国现有技术和条件,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探测卫星将绕环月轨道运行,对月球进行遥感探测,除了探明月球上蕴藏丰富的氦3、铁、钛、水冰等能源和资源外,还将查明月球表面的环境、地貌、地质构造与物理场,争取对月球的形貌特征、资源性元素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前景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步,使用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脚踏实地地在月球上进行探测。第三步,机器人登上月球,在月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完成任务返回,为载人登月并且返回做准备。事实上,中国为探测月球所做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据了解,目前包括多家高校在内的研究机构,正在展开研制月球车的“竞赛”,一些研究机构因为月球车研制技术日益成了宣传,期望在日后的月球探测计划技术招标中,自己设计的月球车能够受到青睐。中国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机构,目前该中心已设计出多种太空机器人,其中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中国航天要把凯歌奏在应用上”、“遥感应用十二五将进入黄金期、北斗导航还要加快推广应用、中国探月工程‘落’的工作正在进行研制,‘回’的工作已经开始技术攻关和基础建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中国探月工程原总指挥栾恩杰院士,“两会”间隙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围绕中国航天发展和遥感技术应用等话题侃侃而谈。中国遥感应用进入“黄金期”栾恩杰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已决定将投入相当资金来提高遥感卫星的数量和品种,“中国遥感应用进入到一个‘黄金期’,这是非常好的机遇”:一是加强遥感科技基础研究,突破遥感关键技术,提升遥感技术及应用水平。通过“遥感中国”,为国家、地区和区域、城市和乡镇、农村等规划提供遥感数据服务。二是中国基础遥感应用队伍已基本建立起来,要发挥全国遥感力量,把过去积累的海量遥感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效反演,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三是组织专家开展遥感知识科学普及,让小学生们了解、理解遥感知识,感到“遥感并不神秘”;让中学生们了解“遥感就在身边”;使决策部门及相关单位都知道遥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大力“支持遥感发展”。“落”月正在研制登月“只是时间问题”在担纲总指挥圆满完成“嫦娥一号”中国首次探月任务后,栾恩杰退居二线出任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他说,“感到欣慰的是,‘嫦娥一号’完成之后,科研和工程管理一线大量启用年轻人,年轻人开展的‘嫦娥二号’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在‘嫦娥一号’基础上有很大改进,有很多技术创新”。栾恩杰表示,概括起来,中国探月工程“绕”的工作已圆满完成,“落”的工作正在进行研制,“回”的工作已经开始技术攻关和基础建设。“落”月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研制过程中,虽然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技术问题和难关,但科研人员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开展技术攻关。关于载人登月,“我只相信一点,中国航天人是出活儿的,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一定会办到,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栾恩杰说。中国航天国际地位还是“二锅头”几年前,时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委员发表演讲时,将中国航天的国际地位形象地比喻为“二锅头”(即在第二梯队中领头)。“现在还是这样,没有变化,因为航天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差距实在太大,不是一年、两年的差距,而是一二十年的差距,要承认这个差距,承认差距也是为了鼓足劲,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我们走得慢,差距有可能拉大。”栾恩杰提醒说,不进则退,要保住“二锅头”地位,中国航天还必须不断加快发展、持续发展。登月与遥感登月需要无线通讯技术获得质的提升,“阿波罗”登月带来的无线通讯技术并不能满足宇宙通讯的要求。登月对遥感技术、机器人技术更是提出了至高和必须的要求。而遥感作为一门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在航天探月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