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选修1-2同步练习1.在核医学上,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放出的γ射线治疗癌症肿瘤,其原理是利用γ射线的()A.强电离作用,使肿瘤细胞转化B.强贯穿作用,导致基因突变C.高能性,直接杀灭肿瘤细胞D.热作用,可减轻病人痛苦解析:选C.γ射线贯穿性强,高能性,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用于治疗恶性肿瘤.2.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射线共有三种,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4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增加4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减少1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解析:选D.由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2,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故D正确.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衰期是指原子核中核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半衰期是指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半衰期是指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时间的一半D.半衰期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体总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解析:选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A、C错误;衰变后不等于质量减少一半,D错误.4.(改编题)北约在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时,大量使用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屑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铀238,密度为钢的2.5倍.贫铀炸弹的最大穿甲厚度可达900mm,杀伤力极大,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1)贫铀炸弹的放射性,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这是放射物的________作用,导致生物体产生变异的机制是________.(2)残留物对环境可长期起作用,不.正确的是________.A.爆炸的弹片存在放射性B.未炸的哑弹存在放射性C.铀的衰变速率很快D.铀的半衰期很长答案:(1)物理化学基因突变(2)C一、选择题1.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A.样品质量减少一半需要的时间2B.原子量减少一半需要的时间C.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要时间的一半D.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答案:D2.(2010·高考上海卷)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A.11.4天B.7.6天C.5.7天D.3.8天解析:选D.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剩余原子个数N=N总×(12)tτ,t是经历的天数,τ是半衰期,故11.4=3τ,τ=3.8天,D项正确.3.关于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不会有伤害作用B.对放射性的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里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C.γ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的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解析:选BCD.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伤害,A错.正因为放射线具有伤害作用,选项B、C、D均是正确的.4.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γ衰变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而发生的B.半衰期的大小不随外界的压强、温度及化学状态而变化C.某核放出一个粒子后,就变成了新的元素D.若某放射性原子核有1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下该放射性原子核只有5个解析:选D.γ衰变总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而发生的,A正确;半衰期的大小只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所处的物理状态及化学状态无关,B正确;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了变化,因此变为新的元素,C正确;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而言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是无意义的,故D错误.5.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A.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D.给怀疑患有甲状腺病的病人注射碘131,判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解析:选ABD.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是利用γ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因此选项C不属于示踪原子的应用.而A、B、D都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故选项A、B、D正确.6.原子核A经β衰变(一次)变成原子核B,原子核B再经α衰变(一次)变成原子核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B.核A的质子数减核C的质子数等于5C.原子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少1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少1解析:选CD.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衰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所以β衰变中子数减1,质子数增1.α衰变时原子核中同时释放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中子数和质子数各减32.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1)一次β衰变和一次α衰变共减少三个中子和一个质子,所以选项A、B错,D正确.(2)一次β衰变后的新核增加一个质子,新核的中性原子相应增加一个电子,选项C正确.7.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αF――→βG――→αH.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βQ――→βR――→αS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解析:选B.设同位素P,F的核电荷数为Z,质量数分别为A,A′,由衰变过程,则有A+4Z+2E→AZF→AZ+1G→A-4Z-1H,A′ZP→A′Z+1Q→A′Z+2R→A′-4ZS.由此衰变关系可知,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8.(2012·无锡一中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C.23994Pu与23992U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D.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解析:选A.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所造成的,所以半衰期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A正确;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各减少两个,B错;23994Pu与23992U有相同的核子数,质子数不同所以中子数也不同,C错.物质发生β衰变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产生的,不是核外的电子,D错.9.原子核238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90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解析:选A.因为经放射性衰变①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所以①为α衰变;经放射性衰变②、③时原子序数都是每次增加1,而质量数保持不变,故②、③均为β衰变,A正确.10.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目的,下表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元素射线半衰期钋210α138d氡222β3.8d锶90β28y铀238α、β、γ4.5×109y某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厚的聚乙烯薄膜通过轧辊把聚乙烯薄膜轧薄,利用适当的放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可利用的元素是()A.钋210B.氡222C.锶90D.铀2384解析:选C.对α、β、γ三种射线来说,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β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本题中要测定薄膜厚度是否均匀,要让放射线穿过薄膜射到探测器上,薄膜厚度发生变化时,透过薄膜的射线强度也随着变化,很显然α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够,γ射线的穿透能力又太强,用β射线较符合要求,但氡222的半衰期太短,衰变速率过快,其放射性持续时间较短,则应选锶90.二、非选择题11.(2011·高考山东卷)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1)碘131核的衰变方程:13153I→________(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2)经过________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解析:(1)根据衰变过程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可得衰变方程:13153I→13154X+0-1e;(2)每经1个半衰期,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经2个半衰期将剩余14,即有75%发生衰变,即经过的时间为16天.答案:(1)13154X+0-1e(2)1612.放射性元素22688Ra衰变成20682Pb,需要经过多少次α衰变和多少次β衰变?试写出其核反应方程式.解析:如果经过x次α衰变,新核质量数应减少4x,核电荷数减少2x;如果经过y次β衰变,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y.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226-4x=20688-2x+y=82解出:x=5,y=4所以22688Ra经过5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而变成20682Pb,其核反应方程是:22688Ra→20682Pb+542He+40-1e.答案:5422688Ra→20682Pb+542He+40-1e